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5)

1. 馬刀門主論

《靈樞》云:腋下其癰赤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汪省之曰:馬刀專屬肝膽二經,其形頗長,堅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或肩上沿至脅下,甚至胸前累累,經年累月,有作瘡而不破,有破爛而膿血不止者,其證幾危矣。(《理例》)

白話文:

汪省之說:刀狀硬結是專屬於肝膽二經的徵狀,其形狀頗為細長,堅硬如石頭一般,或是在耳下直達缺盆穴,或是在肩膀上沿著脇下,甚至是在胸前成串的分佈,歷經好幾年,有的會形成化膿的瘡口而不會破裂,有的會破爛而膿血不停的流出,這種症狀非常危險。(《理例》)

馮魯瞻曰:若在胸旁,或兩脅結長核者,此名馬刀。(《錦囊》)

周文採曰:馬刀瘡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癧。但初起其狀如馬刀,赤色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不然多成危殆也。(《集驗》)

白話文:

馬刀瘡生長在頸項和腋窩之間,跟淋巴結腫類似。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它的形狀就像馬刀一樣,呈現被燒紅的烙鐵烙過般的紅色,疼痛感非常強烈,這種瘡十分兇猛,必須立即治療,不然很可能會危及生命。(《集驗》)

胡公弼曰:結於胸前及胸側連脅者,名馬刀。此足少陽膽經候也。初生小,後必大。若疼痛破爛出膿,膿孔受風,決成漏證,斷不易治;惟年壯氣血盛者,治之易痊。(《青囊》)

白話文:

胡公弼說:長在胸前靠近肋骨的部位的叫做馬刀瘡。這屬於足少陽膽經的位置。初期很小,後來一定會變大。如果疼痛、潰爛、流膿,膿孔受風,就會變成漏管。這個時候就不容易治好了。只有年青力壯、氣血旺盛的人,治起來才容易痊癒。

陳實功曰:馬刀瘡形長如蛤者,是生於項側耳下,肩上缺盆腋下。(《正宗》)

蔣示吉曰:馬刀結核,其硬如石,乃手足少陽經起。若失而不治,不守禁忌,漸延至陽明,頰下頰車俱到,壯實者,潰堅湯;不足者,滋陰散堅湯主之。(《說約》)

白話文:

蔣示吉說:馬刀結核,它硬得像石頭一樣,是由手足少陽經引起的。如果不及時治療,不遵守禁忌,漸漸蔓延到陽明經,面頰和頰車都出現,身體強壯的人,用潰堅湯;身體虛弱的人,用滋陰散堅湯治療。(《說約》)

澄曰:馬刀生於缺盆之上,由胸腋而至脅,本由痰核瘰癧時,潮熱時作,氣血已枯,精神短少,兼之醫治不善,釀至膿血大潰,腫勢日堅,更有潰流血水,毫無膿汁,復有累如巖穴,脹而不痛,外撐車頰,內阻咽喉,飲食妨礙,筋脈拘攣,收引疼痛,腿足牽扯,甚則怒火上衝,迫血從毛竅溢出,變而為馬刀矣。馬刀名之者,何義?謂之馬,其行疾。

白話文:

澄說:馬刀長在脖子跟胸膛之間,是由於痰核瘰癧開始的,潮熱的時候發作,氣血已經枯竭,精神短少,再加上醫生治療不當,導致膿血大潰爛,腫脹日漸加重,還會潰爛流出血液,卻沒有膿汁,並且堆積如巖洞一樣,腫脹但不疼痛,向外撐著臉頰,向內阻擋咽喉,飲食受到阻礙,筋脈拘攣,收縮疼痛,腿腳牽扯,嚴重的話怒火上衝,迫使血液從毛孔溢出,就變成了馬刀。說它叫馬刀,是什麼意思?稱它為馬,是因為它發作迅速。

謂之刀,其器利。既疾且利,人將奚敵哉。故《靈樞經》云:馬刀挾癭,宜急治之。雖然人雖垂死,猶有可生之法,若坐視不救,豈仁者之心哉。外宜艾灸,或可回生,如肩井、肺俞、膻中、風池、百勞、曲池穴,各灸三壯;內服益氣養榮湯,開鬱清痰,和氣消核之劑,首尾肝脾兼固,氣血雙扶,灸後用萬靈膏調理一年,恬淡靜養,尚可保全性命。若妄治追蝕於外,攻伐於內,則死亡立待矣。

白話文:

所謂的刀,是指它的器械鋒利。既快速又鋒利,人將怎麼抵擋呢?所以《靈樞經》說:在馬刀柄上纏繞腫瘤,應趕緊治療。儘管病人即使危在旦夕,仍然有可以救活的方法,如果坐視不救,豈是仁慈之心呢?外在應艾灸,或許能起死回生,如肩井、肺俞、膻中、風池、百勞、曲池穴,各灸三壯;內服益氣養榮湯,開鬱清痰,和氣消核的藥劑,讓首尾肝脾兼固,氣血雙扶,艾灸後用萬靈膏調理一年,恬淡靜養,尚可保全性命。如果亂治在外追蝕,在內攻伐,那麼死亡就會立刻等著了。

2. 𤷍癧癰門主論

王肯堂曰:𤷍癧癰生項腋兩乳旁,結核或兩胯軟肉處腫塊,屬手少陽三焦經。其發緩慢,是冷證非熱證也。宜回陽玉龍膏敷貼。(《準繩》)

白話文:

王肯堂說:癧癰生長在頸項、腋下、兩乳旁,結核或兩胯軟肉處腫塊,這些都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病變。這種病發展緩慢,是寒證而不是熱證。應該用回陽玉龍膏敷貼。(《準繩》)

澄曰:此證生於項脅,形類結核,髮長緩慢,漸增焮腫,色紅,乃心包絡寒痰,脾氣鬱結而成。治宜溫和,舒郁化堅。

白話文:

澄說:這種疾病發生在脖子和肋骨之間,形狀像甲狀腺腫瘤,頭髮緩慢生長,逐漸腫脹發紅,這是因為心包絡有寒痰,脾氣鬱結所致。治療時宜溫和舒暢,使堅硬的腫塊消散。

3. 蠹疽門主論

申鬥垣曰:蠹疽即發歷瘡,乃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生於缺盆二穴之分,在肩下乳上,如再生四五頭,子母大小者,又名歷瘡。十日可刺。如無膿者,名曰石疽。(《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蠹疽就是發歷瘡,是足陽明胃經氣血過盛,生長在缺盆二穴的分界處,位於肩下乳上,如果有再生四五個頭,大者小者互相嵌套的,又叫歷瘡。十天後可以刺破。如果沒有膿,叫石疽。(《啟玄》)

4. 鈕釦風門主論

陳實功曰:鈕釦風,乃風濕凝聚生瘡,久則搔癢如癬。不治則沿漫項背,治以冰硫散搽。(《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鈕釦風是一種由風濕凝聚而產生的瘡,時間久了就會瘙癢如癬。如果不治療,就會蔓延到頸部和背部,可以用冰硫散來擦拭治療。(出自《正宗》)

5. 鈕釦風門主方

冰硫散(《正宗》)

樟冰,明礬,川椒(各二兩),硫黃(三兩)

上為細末,先用蘿蔔一個,挖其內,將藥填滿腹,將原皮蓋之,濕紙包三四層,灰火內煨半時,待冷取開,用藥同熟豬油調搽患上,自愈。

白話文:

研成細末,先準備一個蘿蔔,挖出中間的瓤,將藥物填滿蘿蔔內部,將原來的蘿蔔皮蓋回去,用潮濕的紙包上三四層,放在灰燼火裡煨半個時辰,等蘿蔔冷卻後拿出來,將藥物和熟豬油混合,塗抹在患處,即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