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6)

1. 喉癰門主論

王肯堂曰:喉癰當結喉生,又名猛疽,以其毒勢猛烈可畏也。屬任脈及手太陽、手少陰經積熱憂憤所致。若過時不治,潰穿咽嗌者死。(《準繩》)

白話文:

王肯堂說:喉癰應當在喉嚨處生長,又叫猛疽,因為它的毒性猛烈可怕。它是任脈和手太陽、手少陰經積熱憂憤所致。如果超過時期不治療,潰爛穿透咽喉的就會死。(《準繩》)

《靈樞》云: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白話文:

《靈樞》說:癰瘡生在咽喉中,叫做猛疽。猛疽不治療,就會化膿;膿如果不排出,阻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如果化膿了,就把豬油和膿混合在一起,用冷水服食三天就好了。

朱丹溪曰:喉癰生於結喉之間,名曰海門第一關,最為惡毒。乃心肝火焰於脾肺,毒氣攻喉,切忌刀針。

陳實功曰:咽喉紅腫,瘀塞作痛,此屬標病,膿自出愈。當以金鎖匙吐出痰涎,推蕩積熱,膿脹痛者開之,損而痛者益之,其患自安。(《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咽喉紅腫,瘀塞作痛,這是標誌性的疾病,膿水自己出來就會痊癒。應該用金鎖匙吐出痰和口水,推散積熱,膿水腫脹疼痛的就開導它,損傷疼痛的就滋補它,疾病自然就會安好。(《正宗》)

經曰:喉癰不放膿,治皆非法。

蔣示吉曰:喉癰生於咽外正中,腫痛妨礙飲食,紅腫發熱,如必欲潰膿,軟而脹痛者針之,內服補托之劑,玉紅膏搽貼其肌完口。又有腐潰內通,湯水隨孔出者,曾治數人,俱亦無妨。(《說約》)

白話文:

蔣示吉說:喉癰生長在咽喉的外面正中,腫痛妨礙飲食,發紅腫脹並且發熱,如果膿汁一定要潰爛,膿汁已經軟化並且脹痛的話就用針刺破,再內服補益扶託的藥劑,並用玉紅膏塗抹敷貼在皮膚完整的部位,讓傷口癒合。另外還有一種腐爛潰破內部相通,湯水從小孔流出的,曾經治療過幾個人,也都沒有問題。 (出自《說約》)

竇漢卿曰:積熱喉癰,其腫如黃糖李微黃,上面紅絲,外證項上痛齒痛,此胃經受熱。胃氣通於喉嚨,故患喉癰,患痰法同,吹藥加元明粉,煎藥加當歸黃耆,倍片芩。(《全書》)

白話文:

竇漢卿說:積熱喉癰,腫脹情況像黃糖李一樣微黃,上面有紅血絲,外在證狀有頸部疼痛、牙齒疼痛,這是胃經受到熱邪。胃氣通於咽喉,所以患有喉癰,治療方法與痰病相同,敷藥時加入元明粉,煎藥時加入當歸、黃耆、加倍的黃芩。

又曰:喉癰,此毒因七情鬱結而成。毒生喉間,若不速治,恐毒氣內攻喉骨。若潰必致口內出膿,雖不傷命,即成冷瘻,終身之痼疾也。

白話文:

又說:喉嚨生腫瘡,這是因為七情鬱結所致。毒素在喉嚨中繁殖,如果不趕快治療,恐怕毒氣會攻入喉嚨骨頭。如果膿瘡潰爛了,必定會從口中流出膿水,雖然不至於致命,但也必會變成難以治癒的冷瘻,成為終生的痼疾。

汪省之曰:喉癰雖腫,而咽門半塞半開。其病雖凶,而喉道又寬又緊。此皆凶證,雖重無妨。(《理例》)

奎光曰:喉癰因過食辛辣灸煿,厚味醇酒,感熱而發,屬肺。喉間無形,但紅腫而痛,虛者亦發熱,四五日可愈。

白話文:

奎光說:喉嚨瘡是因為吃了過多辛辣燒烤、油膩醇酒,感熱而發作,屬於肺部疾病。喉嚨之間沒有固定形狀,只是紅腫疼痛,虛弱的人也會發燒,四五天就可以痊癒。

又曰:⿸广⿱八彖舌、喉癰,肥人感熱性燥者多患此。凡舌下生如小舌為⿸广⿱八彖舌,連喉腫痛即發癰。大抵兼者勢凶。

白話文:

又說:舌下腫瘤和喉嚨腫脹,肥胖的人容易因為燥熱而患上這種疾病。凡是舌頭下面長了一個小舌頭的,稱為舌下腫瘤,如果連喉嚨都腫脹疼痛的話,就會引發腫脹。大多數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人,情況都比較嚴重。

又曰:治喉癰用碧丹金丹少許,內服膏子藥煎藥。(方載咽喉門。)

白話文:

還說:治療喉嚨腫脹可以用碧丹加入少許金丹,內服膏藥湯劑。(方劑記載在咽喉科。)

又曰:凡患⿸广⿱八彖舌、喉癰,如大便秘,煎藥內加元明粉、大黃,小便不利,內加六一散治之。

白話文:

還有,凡是患有口舌生瘡、喉嚨腫痛,大便不通暢,要將元明粉和大黃加入藥中一起煎服;小便不暢通,要將六一散加入藥中一起煎服。

又曰:⿸广⿱八彖舌、喉癰用加減犀角地黃湯,舌用金丹吹舌根及兩旁,莫間斷。喉用碧丹、金丹,頻頻吹入。

白話文:

還有一種說法:舌頭上的癰腫,可用加減犀角地黃湯治療。舌頭可以用金丹吹向舌根和兩側,不要間斷。喉嚨裡的腫瘤可以用碧丹、金丹,頻頻吹入。

2. 喉癰門主方

治喉癰喉癬口疳

鳳蛻(即抱雞蛋殼燒存性),兒茶,橄欖核(燒存性,各等分)

白話文:

鳳蛻(將抱雞蛋殼燒製而成,並保存其藥性),兒茶,橄欖核(燒製而成,並保存其藥性,各類別均等分量)

共研細。每一錢加冰片三分,吹。

咽喉懸癰舌腫塞痛(《外科秘寶》)

五倍子,白殭蠶,甘草(各等分)

研末。用白梅去核,搗丸如彈子大,噙噬,其癰自破。

3. 喉癬門主論

書云:喉癬即肺花瘡。

馮魯瞻曰:陰虛咳嗽,久之喉中痛者必有瘡,名曰肺花瘡。用坎離湯加元參、桔梗甘草。不可用冰片吹藥,恐辛散瘡轉潰也。(《錦囊》)

白話文:

馮魯瞻說:陰虛咳嗽,時間久了喉嚨疼痛的患者必定有瘡口,名為肺花瘡。使用坎離湯加元參、桔梗、甘草。不能使用冰片吹藥,擔心辛散會讓瘡口轉變成潰瘍。(《錦囊》)

陳實功曰:凡痰火勞嗽,咳傷咽痛者,無法可治。(《正宗》)

汪省之曰:肺花瘡,即俗謂喉生魚鱗刺也,難救。(《理例》)

奎光曰:喉刺多因先患癆病重證,既多虛火上升,榮血已枯,其喉上齶有紅點密密如蚊蚤咬者,死勿治。

陳遠公曰:人有生喉癬於咽門之內,以至喉痛。其證必先作癢,面紅耳熱而不可忍,後則嚥唾隨覺乾燥,必再加嚥唾而後快,久則成形作疼,變為楊梅紅瘰,或疼或癢,而為癬矣。夫癬必有蟲在咽喉之地,此因腎水之耗,以致腎火上衝而肺金又燥,兼治殺蟲以治癬,庶幾正固邪散,蟲可盡掃也。

白話文:

陳遠公說:有些人會在咽喉長出淋巴結腫大,導致喉嚨疼痛。這種症狀通常會先出現搔癢、臉紅耳熱、難以忍受的情況,之後就會感覺到唾液乾燥,必須不斷吞嚥口水才能緩解。久而久之,淋巴結就會腫大成瘡,疼痛或搔癢的情況也會加劇,演變為楊梅紅瘰。

這種淋巴結腫大是由於腎水不足,導致腎火上衝、肺金過燥引起的。治療時,需要兼顧驅蟲和清熱瀉火,才能使邪氣散去、蟲子被徹底消除。

化癬神丹:元參、麥冬各一兩,白蘇子白薇、甘草、紫菀、鼠黏子、白芥子各一錢,百部三錢,水煎服,二劑疼少止,又四劑癬蟲盡死。換用潤喉湯熟地、麥冬各一兩,薏仁五錢,桑白皮、生地各三錢,山萸肉四錢,貝母、甘草各一錢,水煎服,十劑癢痛俱除矣。方中再加肉桂一錢飢服,為善後之計,萬舉萬全也。

白話文:

化癬神丹:

元參、麥冬各6公克,白蘇子、白薇、甘草、紫菀、鼠黏子、白芥子各3公克,百部9公克。水煎服,二劑疼痛會減輕,再服四劑則癬蟲會全部死亡。

潤喉湯:

熟地、麥冬各6公克,薏仁15公克,桑白皮、生地各9公克,山萸肉12公克,貝母、甘草各3公克。水煎服,十劑後又痛又癢的症狀會消除。

在方劑中再加入肉桂3公克,有益於輔助治療,是萬全之計。

(《辨證冰鑑》)

奎光曰:喉癬,乃虛火上炎,肺金太旺,致攻牙關,生如哥窯紋樣,又如秋葉背後紅絲,飲食阻礙,咽痛雖不致殞命,久則咽喉失音而不救。

白話文:

奎光說:喉癬,是虛火上炎,肺金太旺盛,導致攻擊牙關,生出來的疹子像哥窯瓷器的紋路,又像秋葉背後紅色的絲線。飲食時會感到阻礙,咽喉疼痛。雖然不至於致命,可是時間久了,咽喉失音,就難以挽救了。

又曰:喉癬用碧丹吹,不時服膏子藥,再服煎劑加大貝母下氣,守戒一月愈。(方載咽喉門。)

白話文:

另外,喉嚨癬塗碧丹吹製藥物,不固定吃丸藥,再吃加貝母的煎劑,同時謹守法戒一個月就可以痊癒。(詳見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