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齒痛

牙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也。又手足陽明之支脈入於齒,故骨髓之氣不足,與夫陽明之脈虛,風冷乘之而痛者,謂之風痛。蟲居連翹,侵蝕不已,傳受余齒而痛者,謂之蟲痛。若足少陰脈虛,不能榮養於骨,因呼吸風寒,或飲嗽寒水而痛者,謂之腎虛齒風痛。風痛者,齒齦多腫,或赤,得風則痛愈甚。

白話文:

牙齒是骨骼的末端,骨髓負責滋養牙齒。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的支脈進入牙齒,所以當骨髓之氣不足,或者手足陽明經脈氣虛時,風寒乘虛而入,就會引起牙痛,稱為風痛。如果蛀牙或牙周病等問題導致牙齒疼痛,稱為蟲痛。如果足少陰腎經脈氣虛,不能滋養牙齒,因呼吸風寒,或飲用冰水而引起的牙痛,稱為腎虛齒風痛。風痛的症狀是牙齦腫脹,或發紅,遇風則疼痛加劇。

蟲痛者,齒齦有竅,甚則搖動宣露。虛痛者,悠悠慼慼,無甚大痛,而亦久而不已也。亦有腎虛陰火上衝作痛者,其候手足冷,腰膝軟痛,氣上衝,頭面熱色赤,頸筋粗大,舌不大赤,齦不甚腫,七味湯骨碎補、牛膝治之。一服如神。

白話文:

因蟲子引起的牙痛,牙齦會有縫隙,嚴重時還會搖動露出。因身體虛弱引起的牙痛,像有悠悠慼慼的感慨,痛感不強烈,但時間會很長。還有一種情況是腎虛陰火上升引起的牙痛,症狀是手腳冰冷,腰膝痠痛,氣往上衝,頭面發熱發紅,頸部肌肉粗大,舌頭不特別紅,牙齦也不至於太腫,可以用七味湯加上骨碎補、牛膝來治療。一副藥即可見效。

【去風之劑】

皂莢湯

白話文:

【祛風之方】

皁莢湯

皂莢(一挺,去皮子,炒令黃色),露蜂房(一枚),鹽(一分)

白話文:

皁莢(一枚,去除果皮,炒至呈現黃色)、露蜂房(一顆)、鹽(一分)

三味掣銼,分為三帖,每帖以漿水煎,熱漱,冷吐。

當歸連翹飲

白話文:

三味掣銼,分為三帖,每帖以生薑汁煎服,熱漱,冷吐。

當歸連翹飲

當歸川芎連翹,生地,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黑山梔,枳殼甘草細辛

白話文:

  • 當歸: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滋潤腸道等功效。

  • 川芎: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止痛等功效。

  • 連翹: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散風熱等功效。

  • 生地:一種中藥材,具有養陰清熱、涼血止血、滋補肝腎等功效。

  • 防風:一種中藥材,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利尿消腫等功效。

  • 荊芥:一種中藥材,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消炎止癢等功效。

  • 白芷:一種中藥材,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通竅、消腫止痛等功效。

  • 羌活: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舒筋通絡等功效。

  • 黃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清肝明目等功效。

  • 黑山梔: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等功效。

  • 枳殼: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健胃、消積導滯、破氣止痛等功效。

  • 甘草:一種中藥材,具有補中益氣、益氣補虛、清熱解毒等功效。

  • 細辛:一種中藥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通竅、溫中止痛等功效。

水煎服。

東垣蠍梢散

白話文:

東垣(張從正)[蠍梢散]

水煎服

麻黃(一錢),白芷,羌活,防風,藁本柴胡升麻(各五分),當歸(六分),蠍梢(少許),生地(一錢半),細辛(三分),草豆蔻(一錢),羊脛骨灰(二錢)

白話文:

  • 麻黃(6克)

  • 白芷(3克)

  • 羌活(3克)

  • 防風(3克)

  • 藁本(3克)

  • 柴胡(3克)

  • 升麻(3克)

  • 當歸(3.6克)

  • 蠍梢(少量)

  • 生地(9克)

  • 細辛(1.8克)

  • 草豆蔻(6克)

  • 羊脛骨灰(12克)

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淨,後搽之,其痛立止。一方有熟地黃連吳茱萸

白話文:

以上為細末,首先用溫水漱口洗淨,然後塗抹它,疼痛立刻停止。另一方有熟地、黃連、吳茱萸。

【補腎去風之劑】

地黃丸,治腎臟虛,食冷熱齒皆痛。

白話文:

地黃丸,治療腎臟虛寒,不論進食生冷或熱食,牙齒都會疼痛。

生地黃(一兩),白茯苓,防風,獨活枸杞子山藥(各半兩)

白話文:

生地黃(60克),白茯苓、防風、獨活、枸杞子、山藥(各30克)。

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煎棗湯下十丸至十五丸。(《聖濟》)

白話文:

將六味藥搗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空腹時以煎好的棗湯服用十到十五丸。(出自《聖濟總錄》)

張文仲療齒根欲脫方

生地黃搗,以棉裹貼齒根,常含之甚妙。

地骨皮湯

白話文:

將生地黃搗爛,用棉花包住貼在脫落的牙根上,經常含著它,效果非常好。

【地骨皮湯】

地骨皮,生乾地黃(各一兩),細辛(半兩),戎鹽(一分)

白話文:

地骨皮、生曬的生地黃(各半斤),細辛(二兩),戎鹽(四錢)

每用五錢,水煎三五沸,熱漱冷吐,為瘥為度。

地黃湯

生地黃(二兩),獨活(一兩)

每用五錢,以酒一盞浸一宿,煎十餘沸,熱漱冷吐,以瘥為度。

【殺蟲之劑】

白礬散,治齲齒,根腫出膿汁。

白話文:

每用五錢,用清水煎煮三到五沸,熱熱漱口,冷了吐出來,以疾病痊癒為止。

生地黃湯

生生地黃(40 克),獨活(20 克)

每次用 10 克,加一小杯酒浸泡一夜,煎煮十幾沸,熱熱漱口,冷了吐出來,以疾病痊癒為止。

殺蟲劑

白礬散,治療齲齒,牙根腫脹膿汁流出。

白礬(燒灰),熊膽(各一分),蟾酥雄黃麝香(各半分)

白話文:

白礬(炒成灰),熊膽(各一份),蟾酥,雄黃,麝香(各半份)

上為散,每用半錢,敷牙根。一方有干蛤蟆半分。

牛膝散,治風齲疼痛,解骨槽風毒痛。

牛膝(一兩,燒灰)

每以少許末,著齒間含之。

又方,郁李根一握,水一盞,煎至六分,熱含之,吐蟲長六分,黑頭。

又方,大醋一升,煮枸杞根白皮一升,取半升,含之蟲立出。(《肘後》)

【補腎之劑】

地黃丸

白話文:

牛膝散:治療風性蛀牙疼痛,解除骨槽風毒疼痛。

牛膝(一兩,燒成灰)

每次取少許細末,敷在牙根上。

其他方劑:

郁李根(一把)和水(一碗)煎煮至六分之一,趁熱含在口中,吐出一條六分長,黑色頭部的蟲子。

大醋(一升)和枸杞根白皮(一升)煮沸,取半升,含在口中,蟲子會立即吐出。(出自《肘後備急方》)

補腎之劑:

地黃丸

人參,山萸(各四兩),生地(五斤取汁),白蜜(一升),枸杞根(三兩),白茯苓(二兩),酥(少許)

白話文:

人參、山茱萸各四兩,生生地黃五斤取汁,白蜜一升,枸杞根三兩,白茯苓二兩,酥少許。

上將參、苓、杞、萸為末,以好酒一斗煎至三升,去滓,入地黃汁酥蜜同煎至可丸,即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日三服,漸加至五服。

白話文:

將人參、茯苓、枸杞、山萸肉四味藥材研成粉末,加入一斗好酒煎煮至三升,去除渣滓,再加入地黃汁和酥蜜同煎,直至可以製成丸劑。將藥丸搓成小豆大小,每次服用20粒,用溫開水送服,每日服用3次,逐漸增至5次。

白話文:

八味丸

此方由八味藥材組成,具有補益腎臟,強健筋骨,改善腰膝痠軟,增強陽氣的作用。

安腎丸

此方由多種藥材組成,具有溫補腎臟,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尿頻尿急,耳鳴眩暈等症狀。

2. 咽喉

咽者,咽也。喉者,候也。咽接三脘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臟以系肺,故以之候氣。氣候谷咽,皎然明白。《千金》謂喉嚨主通利水穀之道,咽門主通臟腑津液神氣,誤也。

白話文:

咽喉,就是咽喉。喉嚨,就是喉嚨。咽喉連接三脘而通向胃,所以用它來吞嚥食物;喉嚨通達五臟而與肺相連,所以用它來呼吸空氣。呼吸與飲食都通過咽喉,十分明顯。《千金方》說喉嚨主導水穀通過的道路,咽喉主導臟腑津液神氣,這是錯誤的。

喉以納氣,故曰喉主天氣。咽以納食,故曰咽主地氣。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謂心主,一陽為三焦,二脈並絡於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

白話文:

喉嚨是呼吸的通道,所以說喉嚨主管天部的氣。咽喉是食物的通道,所以說咽喉主管地部的氣。陰陽結合,叫做喉痹。陰是指心臟為主管,陽是指三焦,這兩條經絡都連接在喉嚨,熱氣在內部聚集,所以形成喉痹。

喉風喉痹,皆由膈間素有痰涎,或因七情不節而作,火動痰上,壅塞咽喉,所以內外腫痛,水漿不入,言語不出,可謂危且急矣。

白話文:

喉嚨痛和喉嚨堵塞,都是由於橫膈膜間本來就有痰液,或因為七情失控而發作,火氣帶動痰液上升,堵塞咽喉,所以內外腫脹疼痛,水和食物都無法吞嚥,連話都說不出來,可謂十分危險且緊急。

兩寸之脈,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脈微而伏者死。

白話文:

長度兩寸的脈,浮出而且洪大滿溢,這是喉嚨腫痛的徵兆。脈搏微弱且隱藏,表示死亡。

熱結咽喉,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纏喉風。纏喉風之症,先兩日胸膈氣緊,出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頃刻不治。纏喉風多屬痰水,其咽喉內外皆腫者是也。

白話文:

熱結在咽喉,腫脹蔓延到外部,既麻且癢,腫脹變大者,稱為纏喉風。纏喉風的症狀,先於兩天前胸膈氣緊,呼吸急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腳冰冷,呼吸不通,片刻間無法治療。纏喉風多屬痰水,咽喉內外皆腫脹的就是。

喉痹之症,宜速用針法、吐法以救之。若懸雍垂,則不可刺破,刺則殺人。懸雍者,生於上齶,音聲之關也。臟腑伏熱,上衝咽喉,則懸雍腫長下垂也。

白話文:

喉痹疾病,宜迅速使用針灸的方法、吐藥的方法來搶救。若是懸雍垂,則不可刺破,刺破就會致命。懸雍,生長在上顎,是聲音的關卡。臟腑蘊藏熱邪,向上衝擊咽喉,則懸雍腫大下垂。

乳蛾,俗名也。古方通謂之喉痹。以一邊腫者為單蛾,兩邊腫者為雙蛾。然雙蛾易治,單蛾則難治。

白話文:

乳蛾,亦稱俗名。古方醫書上皆稱之為喉痹。單邊腫痛稱為單蛾,兩邊皆腫稱為雙蛾。然而雙蛾較易醫治,單蛾則較難醫治。

嗌痛者,咽門不能納穀與唾,而地氣閉塞也。喉痹咽痛者,咽喉俱病,天地之氣並閉塞也。蓋病喉痹者,必兼咽痛,病咽痛者,不必兼喉痹也。

白話文:

聲音嘶啞疼痛的人,咽喉不能吞嚥食物和唾液,這是地氣閉塞造成的。喉嚨疼痛的人,咽喉都生病了,天地之氣都閉塞了。患有喉痹的人,一定兼有咽痛,患有咽痛的人,不一定兼有喉痹。

凡咽喉痹,不可純用涼藥,目前取效。上熱未除,中寒復起,毒氣乘虛入腹,胸前高腫,上喘下泄,手足厥冷,爪甲青紫,七日後全不食,口如魚口者死。

白話文:

凡是咽喉腫痛,不可以只用涼藥,看起來很快就痊癒了。但是體內的積熱沒有完全消除,反而虛寒復起,毒氣趁虛進入腹部,胸口高高地腫脹,上面喘不過氣,下面拉肚子,手腳冰冷,指甲青紫,七天後完全不吃東西,嘴巴像魚嘴一樣的人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