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治勞傷崩漏

膠艾四物湯,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或崩漏不止,及妊娠胎氣不安,或因損動,漏血傷胎者,亦宜。

白話文:

膠艾四物湯,用於治療勞損血氣,月經過多、或崩漏不止,妊娠胎氣不安,或因損傷流產、漏血傷胎者,也適合使用。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阿膠(炒成珠),艾葉(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各一錢,阿膠炒成珠,艾葉各一錢。用甘草五分,炙用。

上銼。水酒各半煎,空心服。(與奇效四物少異,彼用黃芩,此用甘草,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溫涼不同如此)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上等粉末。水和酒各半煎熬,空腹時服用。(本方與著名的「奇效四物湯」配方略有不同,奇效四物湯使用黃芩,而本方使用甘草,奇效四物湯以水煎熬,而本方則以一半的水和一半的酒煎熬,所以兩者的性質,一溫一涼,截然不同)

當歸芍藥湯,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泄。

白話文:

當歸芍藥湯,用於治療女性經脈異常出血不止,出血顏色鮮紅。此病症通常由勞累過度導致,脾胃功能虛弱,呼吸急促不暢,自汗不止,身體發熱煩悶,厭惡飲食,四肢疲倦,大便時有泄瀉。

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泔浸去皮),當歸身,白芍藥(各一錢),陳皮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甘草(炙,各三分),柴胡(二分)(據見證悉屬脾胃氣虛,當用補中益氣為主,今此方不用人參升麻何也,蒼朮氣悍燥散,其色鮮紅,又何用之?況與地黃同用,豈不為時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證立方,但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試病也)

白話文:

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用泔水浸泡後去掉外皮)、當歸身、白芍藥(各一錢),陳皮、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甘草(炙製的,各三分),柴胡(二分)。(根據見證完全屬於脾胃氣虛,應當以補中益氣為主,為什麼現在這個方子不用人參、升麻呢?蒼朮氣勢強勁,燥熱而發散,其顏色鮮紅,為什麼還要用呢?而且與地黃同用,難道不會被世人嘲笑嗎!要知道古人都是根據證據來制定方子的,只追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泥於方劑來實驗病情。)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熱服。(東垣為一婦人制此方,一服之後,諸證悉去。予族一婦,因勞役下血,每來兩旬不止,醫者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芩連,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昏迷不醒,急以問予,予用此藥一劑,少頃頓醒,過兩時血遂止,後常用此藥,其病遂不復作。

白話文:

將藥材製成一劑藥,加水煎煮,在空腹時熱熱地服下。(東垣為一位婦女配製此方,此方劑服用一劑後,各種症狀就痊癒了。我的堂兄弟的妻子,由於勞累而導致下血,每次都連續二十天不止,醫生拘泥於血熱的理論,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治療了很多次都沒有治癒。有一天血量大,昏迷不醒,急忙來問我,我用此藥一劑,沒多久就醒來了,過了兩小時血就止住了,後來經常服用此藥,其病就不再復發了。

蓋血虛須兼補氣,嘗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此藥黃耆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神效。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為表而出之也)

白話文:

血虛需要同時補氣,可以將血比作水,將氣比作堤。堤岸堅固,水就不會漫天沖決;氣血強盛,血就不會妄行。這是自然的法理。這個藥中,黃耆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療效很好。一般的醫生不理解這個道理,專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卻不知道寒涼的藥物會傷害胃氣,吃久了就會讓正氣更加虛弱,血又怎麼能固守住呢?所以我特別寫出來駁斥這種看法。

歸脾湯,治婦人思慮傷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或心脾傷痛,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此為氣猶夫也,血猶妻也,血隨氣升,夫唱婦隨之道耳。夫營出中焦,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是營血失其夫矣,此方益營助脾,而以氣藥為君者,正此意)

白話文:

歸脾湯,用於治療婦女因思慮過多而損傷脾臟,導致無法攝血,從而出現妄行、健忘、怔忡、驚悸、失眠,或心脾受損,怠惰嗜睡,不思飲食等症狀。(脾氣猶如丈夫,心血猶如妻子,心血隨脾氣升降,如同丈夫唱曲妻子隨之起舞。脾氣在中焦運行,如果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這就等於心血失去了丈夫。因此,此方以益營助脾的藥物為君藥,正是基於這一道理。)

人參,黃耆(炒),白朮,白茯苓,當歸,遠志(去心),酸棗仁(炒,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龍眼肉

白話文:

  • 人參

  • 黃耆(炒過)

  • 白朮

  • 白茯苓

  • 當歸

  • 遠志(去掉心)

  • 酸棗仁(炒過,各一錢)

  • 木香

  • 甘草(炙過,各五分)

  • 龍眼肉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心脾氣虛氣結者宜之),加柴胡、山梔,名加味歸脾湯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用水煎服。(適用於心脾氣虛氣結者),加入柴胡、山梔子,稱為加味歸脾湯。

柏子仁湯,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白話文:

柏子仁湯,用於治療婦女由於憂思過度,導致勞傷心經,失去藏血的功能而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香附子(炒),芎藭,鹿茸(燎去毛,酒蒸焙),茯神(去木),當歸(各一錢半)川續斷(二錢),阿膠(炒),遠志(去心,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 柏子仁(炒):具有平肝益腎、安神斂汗的功效。

  • 香附子(炒):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 芎藭: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 鹿茸(燎去毛,酒蒸焙):具有補氣益血、強筋健骨的功效。

  • 茯神(去木):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的功效。

  • 當歸(各一錢半):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川續斷(二錢):具有續筋接骨、活血止痛的功效。

  • 阿膠(炒):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

  • 遠志(去心,各一錢):具有益智安神、明目補心的功效。

  • 甘草(炙,五分):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上作一服,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此《濟生方》也,而立齋加柴、梔以清厥陰之火,以升甲膽之氣。鹿茸乃陰中至陽,陰體而陽用也,非血脫氣衰者不用)

白話文:

做出一劑藥,生薑五片,水煎,空腹服用。(這是《濟生方》的方子,立齋增補柴胡、梔子來清除厥陰的火氣,提升甲膽之氣。鹿茸屬於陰中至陽之物,陰性體質卻有陽性功效,不是血氣不足的人不用)

養血平肝散,治大怒經血暴下。

當歸(酒浸),白芍藥(炒),香附(炒黑,各二錢),青皮(醋炒),柴胡,川芎,生地黃(各八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當歸(用酒浸泡過)、白芍藥(炒過)、香附(炒至發黑,各取二錢)、青皮(用醋炒過)、柴胡、川芎、生地黃(各取八分)、甘草(取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服。(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芍藥、甘草、川芎,緩肝疏肝,升提肝氣;當歸、生地,養血榮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

這個方子是專門針對大怒的人開的,所以取名叫做「平肝」。方中的香附、青皮、柴胡、芍藥、甘草、川芎具有緩緩疏肝、升提肝氣的作用;當歸和生地具有養血榮肝的作用。但是這個方子最主要針對肝氣大怒的情況,所以才會有此處所列的這些藥物。

2. 治崩漏氣陷

益胃升陽湯,血脫益氣,古人之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長,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也,故先理胃氣,人之一身,內谷為寶。

白話文:

益胃升陽湯,是指用來治療氣血虛脫的方劑,這是古人留下的治療方法。首先要補益胃氣,以幫助身體生長,所以說「陽生陰長」,各種甘味藥物是首要選擇,大家都認為甘味藥物可以補氣,殊不知甘味藥物也能生血,這就是「陽生陰長」的道理。所以,首先要調理胃氣,因為胃是人體的寶貝。

黃耆(二錢),人參(有嗽去之),神麯(炒,各一錢半),白朮(三錢),當歸身(酒浸),陳皮甘草(炙,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五分),生黃芩(二錢,瀉盛暑之伏熱刑金肺逆,秋涼不用)

白話文:

  • 黃耆(二錢):增強免疫力,補氣血,利尿消腫。

  • 人參(有咳嗽去除之):補氣血,增強免疫力,鎮靜安神。

  • 神麴(炒,各一錢半):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補氣血。

  • 白朮(三錢):健脾益氣,補氣血,利尿消腫。

  • 當歸身(酒浸):補氣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燥濕化痰。

  • 甘草(炙,各一錢):補氣血,清熱解毒,緩解疼痛。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解毒,退燒止痛。

  • 生黃芩(二錢,瀉盛暑之伏熱刑金肺逆,秋涼不用):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止咳化痰。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或五錢,如食添,再加之,如食減,已定三錢內更減之,不可多服,每服二錢,水煎,去滓熱服。如腹痛,每服加白芍藥二分、中桂少許;如渴口乾,加乾葛二分;如嗽,去人參。如服此不止,卻服後方柴胡調經湯,大舉大升之也。

白話文:

上等的以粗末為佳。每劑三錢到五錢,如果食用後感到身體狀況改善,可以再次增加劑量,如果感到身體狀況變差,應在三錢內進一步減少劑量,不可服用過多。每次服用二錢,以水煎煮,去渣後加熱服下。如果腹部疼痛,每次服用時加入白芍藥二分、少許中桂;如果口渴乾燥,加入乾葛二分;如果咳嗽,則去掉人參。如果服用此方後仍然沒有好轉,請立即服用後面的柴胡調經湯,以大舉大升之勢調理身體。

柴胡調經湯,治經水不止,鮮血,項筋急,腦痛,脊骨強痛,不思飲食。(要知鮮血不用清涼,而用升舉,當在不思飲食上揣摩)

白話文:

柴胡調經湯治療月經不止,鮮血、頸筋僵硬疼痛,頭痛,脊骨疼痛厲害,沒有食慾。

(要注意月經鮮血不能使用清涼藥物必須提升陽氣,應該從沒有食慾這個症狀來思考。)

羌活獨活藁本,升麻(各五分),蒼朮(一錢),柴胡(七分),葛根,當歸身,甘草(炙,各三分),紅花(少許)

白話文:

羌活、獨活、藁本、升麻(各 5 分),蒼朮(1 錢),柴胡(7 分),葛根、當歸身、甘草(炙,各 3 分),紅花(少許)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熱空心服,微汗立止。(外症屬太陽者多半,而方藥又兼少陽、陽明、太陰、厥陰,且君以蒼朮,少加當歸、紅花,引入血分,以升陽氣,乃為之大舉大升,此從陰用陽之義也)

白話文:

上方的中藥劑量為一整天。把藥材以水煮過後,過濾掉渣滓,趁還微熱時空腹服用,您就會很快停止冒汗。(陽症在外多半屬太陽經,而此藥方又兼用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的藥物,再加上蒼朮為君藥,輔以當歸、紅花,引入血分以提升陽氣,這是一種大力的升舉方法,符合「從陰用陽」的理念)

調經升陽除濕湯,治女子漏下惡血(前曰鮮,此曰惡,二字有別,當細思之),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酒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逆急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榮周身者也,心主血,血主脈,二者受邪,病皆在脈。脈者血之府也,脈者人之神也,心不主令,胞絡代之,故曰心之脈,主屬心系。心系者,胞絡命門之脈也,主月事。皆由脾胃虛,而心胞乘之,故漏下血水不調也。況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當除濕去熱,益風氣上升以勝其濕。又云:火鬱則發之。

白話文:

「調經升陽除濕湯」方藥用來治療婦女的漏下惡血(新鮮血液是鮮血,而惡血是黑色的,這兩個字是有分別的,應該要細心地思考),月經不調,或是月經突然崩漏不止,大量流出水漿狀的東西,這些都是由於飲食沒有節制,或勞累傷身,或原本就有心氣不足,又喝酒勞倦,導致心火侵犯脾臟,人就會怠惰嗜睡,四肢酸軟無力,疲倦無力,沒有力氣 двигаться - 動,呼吸短促,喘氣,逆氣急速往上衝,脈搏緩慢而弦急,按壓起來卻洪大,這些都是中焦脾胃受到邪氣侵犯的緣故。脾臟負責滋養全身,心臟主導血液,血液在脈絡中運行,這兩者受到邪氣侵犯,病症都會出現在脈絡上。脈絡是血液的倉庫,也是人體的精神所在,心臟無法主導,胞絡便會取代它,所以說心臟的脈絡,是屬於心繫的。心繫就是胞絡命門的脈絡,主導月經。月經不調漏下血水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心胞被邪氣侵犯的緣故。況且脾胃是血氣陰陽的根本,應該要除濕去熱,促進風氣上升來勝過濕氣。也有說:火氣鬱積就發洩出來。

黃耆,蒼朮,羌活(各一錢半),防風,藁本,升麻,柴胡,甘草(炙,各一錢),當歸(酒浸)獨活(各五分),蔓荊子(七分)

白話文:

黃耆、蒼朮、羌活、防風、藁本、升麻、柴胡、甘草(炙)、當歸(酒浸)、獨活、蔓荊子。

  • 黃耆:1.5錢。
  • 蒼朮:1.5錢。
  • 羌活:1.5錢。
  • 防風:1錢。
  • 藁本:1錢。
  • 升麻:1錢。
  • 柴胡:1錢。
  • 甘草(炙):1錢。
  • 當歸(酒浸):0.5錢。
  • 獨活:0.5錢。
  • 蔓荊子:0.7錢。

上㕮咀。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稍熱服。空心服藥畢,待少時,以早膳壓之,可一服而已(土陷則濕,故怠惰嗜臥,木鬱則熱,故氣逆上衝,緩為濕之徵,弦為木之象,鬱而不伸則熱,此心火乘脾之意也,其脈按之洪大者,火在下也,見中之下者,土之位也,胞絡為相火,寄於命門,為多血之經,病從火治。心火以藏德為神,相火聽命於心,三焦主氣,胞絡主血,故血分之火。

白話文:

把上層藥材咀嚼後,加入五碗水,煎至一大碗,去掉渣滓,稍微溫熱後服用。空腹服完藥後,等待一會兒,用早餐壓住藥效,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土屬濕,所以懶惰嗜睡,木屬熱,所以氣逆往上衝,緩脈是濕症的徵兆,弦脈是木的象徵,鬱而不伸就產生熱氣,這是心火乘脾的意思。脈搏按起來洪大的,是火在下焦,在中焦見到的,是土的位置,胞絡為相火,寄居在命門,是多血的經絡,病症從火治。心火以藏德為神,相火聽從心的命令,三焦主氣,胞絡主血,所以血分之火。)

專主胞絡,氣分之火,專主三焦,鬱則火不得遂,炎上之性,迫於血分,故陰絡傷也。此方以蒼朮、升麻發太陰、陽明之濕;柴胡、防風達厥陰、少陽之本,羌活、藁本以升舉少陰、太陽下部之郁,所謂下者舉之也。是皆升散之物,過則氣耗而傷金,故又以黃耆以保肺,當歸引血,使各有所歸;甘草和氣。

白話文:

本方劑專主胞絡,氣分之火,專主三焦,如果鬱積於內,火氣不得宣發,具有炎上之性的火氣被逼迫至血分,因此就會損傷陰絡。此方藥以蒼朮、升麻發動太陰、陽明經的濕氣;柴胡、防風通達厥陰、少陽經的根本,羌活、藁本升舉少陰、太陽經下部的鬱氣,所謂下部(少陰太陽)的鬱氣要升舉疏發。這些都是升散性質的藥物,如果過量服用,就會使氣耗傷金,因此又用黃耆來保護肺氣,當歸引血,使氣血各有所歸;甘草調和諸藥的藥性。

蔓荊涼血,此四種者,又制亢害之法也。其曰可一服已,何其神哉!讀者當得此意)。如灸足太陰脾經中血海穴二七壯,或三七壯,立已。

白話文:

蔓荊涼血,這四種藥物,又是抑制亢盛、克服傷害的方法。說它一服就能見效,多麼神奇啊!讀者應該懂得這個道理。比如灸足太陰脾經中的血海穴二至七壯,或三至七壯,馬上就會見效。

此藥乃從權衡之法,用風勝濕,為胃氣下陷,而氣迫於下,以救其血之暴崩也。若病愈,經血惡物已盡,主病雖除,後必須以黃耆、甘草、人參、當歸之類,數服以補之,於補氣升陽湯中,加和血藥是也。若經血惡物下之不絕,尤宜救其根源,治其本經。只益脾胃,退心火之亢,乃治其根蒂也。

白話文:

這種藥是從權宜之計中得來的,用風勝濕的方法,針對胃氣下陷,導致氣血迫於下部的情況,以此來挽救血崩的緊急情況。如果病情好轉,經血惡物已經排盡,雖然主要病症已經消除,但之後必須以黃耆、甘草、人參、當歸等藥物,多次服用以補足元氣,在補氣升陽湯中,加入活血藥物即可。如果經血惡物仍然不止,就更應該救治其根本,治療其根本經絡。只要增強脾胃功能,退卻心火的亢盛,才能治癒其根本病因。

若遇夏月白帶下脫,漏不止,宜用此湯,一服立止。(以升舉主治者,以標為本也,以退心火為治者,以本為主也,以益脾胃為法者,標本不捨也。東垣專主脾胃之意,蓋如此。白帶主濕,故一服立止,夏月二字,亦宜死)

白話文:

如果遇到夏天白帶下脫,漏不止,應使用此湯,一劑即可止住。(以提升陽氣為主,以標為本,以消除心火為主,以本為主,以補益脾胃為方法,標本兼顧。東垣專門注重脾胃的思想,恐怕也是如此。白帶以濕為主,所以一劑即可止住,夏月二字,也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