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幼科發揮》~ 敘萬氏幼科源流

回本書目錄

敘萬氏幼科源流

1. 敘萬氏幼科源流

粵自先祖杏城翁。豫章人。以幼科鳴。第一世。蚤卒。先考菊軒翁孤。繼其志而述之。成化庚子客於羅,娶先妣陳氏。生不肖。乃家焉。其術大行。遠近聞而誦之萬氏小兒科云。為貳世。羅有鉅儒張玉泉、胡柳溪。講明律歷史綱之學。翁知全可教。命從遊於夫子之門而學焉。

白話文:

先祖杏城翁來自廣東,是豫章人。因在小兒科醫術卓著而聞名,第一代祖先早逝。先父菊軒翁孤獨一人,繼承先祖遺志,繼續鑽研醫術,並在成化庚子年客居羅城,娶了先母陳氏,生下不肖的我,從此家在羅城。先父醫術精湛,名聲傳播甚遠,人們都稱讚他是萬氏小兒科。第二代家祖有羅城的兩位大學者張玉泉和胡柳溪,他們講授律法、歷史和綱常倫理。先父認為我可以接受教導,就讓我拜師於夫子門下學習。

頗得其傳。翁卒矣。顧其幼科之不明不行也。前無作者。雖美弗彰。後無述者。雖盛弗傳。不肖之責也。故予暇日。自求家世相傳之緒。散失者集之。缺略者補之。繁蕪者刪之。錯誤者訂之。書成。名育嬰家秘。以遺子孫。為三世。惜乎有子十人。未有能而行之者。其書已流傳於荊、襄、閩、洛、吳、越之間。

白話文:

他很得老翁的醫術真傳。老翁死後,但他的醫術因為沒有廣為流傳而無法得到顯現。之前沒有人寫書流傳,即使醫術好也不為人所知。之後也沒有人寫書流傳,即使醫術高超也不為人所知。這是我這個不肖子孫的責任。因此我閒暇時,自己找尋家中代代相傳的醫術資料。把散失的資料收集起來,把缺漏的資料補上,把繁雜的資料刪減,把錯誤的資料訂正。書寫完成後,取名為《育嬰家祕》,留給子孫。這本書傳了三代。遺憾的是我有十個兒子,卻沒有一個能行醫治病的。這本書已經在江陵、襄陽、福州、洛陽、蘇州、浙東等地流傳。

莫不曰此萬氏家傳小兒科也。餘切念之。治病者法也。主治者意也。擇法而不精。徒法也。語意而不詳。徒意也。法愈煩而意無補於世。不如無書。又著幼科發揮以明之者。發明育嬰家秘之遺意也。吾不明。後世君子必有明之者。不與諸子。恐其不能明。不能行。萬氏之澤。

白話文:

世人無不稱讚這是萬氏家傳的兒科醫學。我細細思考,治療疾病的方法是死的,而運用方法的主意卻是活的。選擇療法不精確,就只是徒法。只會說大道理不詳細說明,就只是徒意。方法越複雜,對世人的幫助就越小,不如沒有書。再寫了一本《幼科發揮》來闡明這一點,是為了發揚育嬰家祕傳的遺意。我沒有說清楚,後世一定有君子能理解。如果不告訴你們,擔心你們不能理解,不能實踐,從而辜負萬氏的恩澤。

未及肆世而斬矣。與門人者。苟能如尹公他得庾公之斯而教之。則授受得人。夫子之道不墜。若陳相雖周孔之道。亦失其傳也。諸賢勖之哉。

白話文:

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與門人問答。如果能夠像尹公子儀那樣得到庾公之斯教導他。那麼,傳授和接受的方法得當。孔子的道統就不會斷絕。像陳相那樣即使周、孔子之道,也會失去傳承。諸位賢士要努力前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