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甫

《女科百問》~ 卷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3)

1. 第二十五問吐血衄血齒衄舌上出血汗血

答曰。氣屬乎陽。血屬乎陰。陰盛則陽虧。陽盛則陰虧。經所謂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諸吐血衄血。繇陽氣勝。陰之氣被傷。血失常道。或從口出。或從鼻出。皆謂之妄行。其脈洪數者逆。微細者順。陽明之經。行絡於頤頷。陽明受邪。熱血從齒出也。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

白話文:

答案如下。氣屬於陽,血屬於陰。陰盛則陽虧,陽盛則陰虧。經書上所謂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各種吐血、衄血,都是由於陽氣太盛,而陰之氣被傷害,使得血失去了正常途徑,有的從口裏流出來,有的從鼻孔流出來。這些都稱為妄行。脈搏洪數者是逆行,微細者是順行。陽明之經,脈絡經過下巴和腮部的部位。陽明受到邪氣,就會有熱血從牙齒縫裏流出來。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

心脾二經被傷。血故從舌出也。營血內通於臟腑。外縈於經絡。藏則舍於肝經。行則出於心臟。又心之液為汗。令肝心二臟俱虛。血隨汗液出也。

白話文:

心臟和脾臟的經絡受到損傷。血液因此從舌頭流出。營血在體內通往臟器,在外則環繞經絡。血液藏於肝臟的經絡,運作時從心臟流出。而且心臟的液體是汗液,導致肝和心這兩個臟器都虛弱。血液隨著汗液排出。

內補芎歸湯。治婦人血氣羸弱。或崩傷過多。少氣傷絕。腹中拘急。四肢煩熱。面目無色。及唾血吐血。

白話文:

內服芎歸湯。治療婦女血氣不足,或因產後、月經過多而導致氣血損傷,以致氣絕神傷,腹中疼痛拘急,四肢煩熱,面色蒼白,甚至出現吐血、咳血等症狀。

芎藭,熟地(各四兩),白芍(五兩),桂心(二兩),甘草乾薑(各三兩),大棗(四十枚),當歸(二兩)

白話文:

芎藭、熟地(各160公克),白芍(200公克),桂心(80公克),甘草、乾薑(各120公克),大棗(40顆),當歸(80公克)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柔脾湯。治吐血下血衄血。

白話文:

這種藥材是普通的藥材。每次服用五錢。加一盞半的水。煮到八分滿。去除渣滓,溫熱服用。不拘時間。此湯可以治療吐血、便血、鼻出血。

白芍,黃耆,甘草(各一兩),熟地(三兩)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水酒各一盞。煎八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

琥珀散。治小便出血。

琥珀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各一兩),阿膠(炒三兩),車前子(一兩)

白話文:

  • 琥珀:一兩

  • 豬苓(去皮):一兩

  • 茯苓:一兩

  • 澤瀉:一兩

  • 滑石:一兩

  • 阿膠(炒三兩):三兩

  • 車前子: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渣溫服。

2. 第二十六問婦人偏喜酸物或嗜冷

答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者。酸苦甘辛鹹是也。五味各有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是謂五入也。肝藏血。婦人以血為主。所以偏喜酸物食者。酸入肝而養血。血得其酸物。所以舍藏也。血虛多熱。邪熱蓄於上焦。煩躁內生。婦人虛煩。往往多嗜冷物也。

白話文:

醫生回答說,上天給人食物是用五種氣,土地給人食物是用五種味道,這五種味道是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各有歸屬的臟腑。酸味歸於肝臟,辛味歸於肺臟,苦味歸於心臟,甘味歸於脾臟,鹹味歸於腎臟。這就是所謂的「五入」。

肝臟藏血,婦女以血為本。因此特別喜愛吃酸性食物,酸味入肝可以養血,血液得到酸性食物的滋養,所以能夠儲藏在肝臟裡。血虛的人容易有熱氣,邪熱積聚在上焦,煩躁不安的情緒就會產生。婦女虛煩,往往會特別想吃冰涼的食物。

茯苓半夏湯。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嘔吐噁心。好啖鹹酸物。

旋覆花陳皮桔梗白芍人參甘草(炙),芎藭(各半兩),赤茯苓(三分),干熟地半夏(湯洗十遍一兩一分)

白話文:

旋覆花,橘皮,桔梗,芍藥,人參,甘草(炙),川芎(各 25 克),赤茯苓(15 克),熟地,半夏(在水中煮過 10 次、18 克)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盞半。姜四片。煎八分。去滓。食前稍熱服。清平湯。治血虛口燥。咽乾喜飲。

白話文: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加入半杯水和四片薑。煎到只剩下八分之一。把渣滓去掉。在吃飯前把藥加熱稍稍服下。清平湯。治療的是血虛口乾、咽喉乾燥、愛喝水。

人參,半夏,麥門冬,芍藥,白朮,甘草,當歸茯苓柴胡(各等分)

白話文:

人蔘、半夏、麥門冬、芍藥、白朮、甘草、當歸、茯苓和柴胡(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盞半。燒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上㕮咀二錢。加半杯水。將生薑切碎,薄荷少許。一起煎煮,煎至七分水。將藥渣濾去,熱飲。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