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5)

1. 治虛煩不眠及汗出不止方

治虛煩悶不得眠,千里流水湯方。

半夏(三兩洗),生薑(四兩),麥門冬(三兩去心),酸棗仁(二兩),甘草(二兩炙),桂心(三兩),黃芩(二兩),萆薢(二兩),人參(二兩),茯苓(四兩),秫米(一升)

白話文:

半夏(三兩,洗淨),生薑(四兩),麥門冬(三兩,去除中心),酸棗仁(二兩),甘草(二兩,炙過的),桂心(三兩),黃芩(二兩),萆薢(二兩),人參(二兩),茯苓(四兩),糯米(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揚之萬遍,澄清一斗,煮諸藥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酢、生蔥。(《外臺》卷十七)

白話文:

上述十一味藥材,切碎,用一斛千里流水煮米,煮至米粒爆裂沸騰,經過反復揚棄、澄清之後,會剩下一斗藥液,再用藥液煎煮上述藥材,取出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禁止食用海藻、大白菜、羊肉、醋泡菜、生蔥等食物。(《外臺祕要》卷十七)

治煩悶不得眠方。

生地黃(五兩),香豉(五合綿裹),人參(二兩),粟米(三合),茯苓(四兩),知母(四兩),麥門冬(三兩去心),前胡(三兩),甘草(二兩,炙),枸杞根皮(五兩)

白話文:

  • 生地黃(250公克)

  • 香豉(250公克,用棉布包裹)

  • 人參(100公克)

  • 粟米(150公克)

  • 茯苓(200公克)

  • 知母(200公克)

  • 麥門冬(150公克,去除中心)

  • 前胡(150公克)

  • 甘草(100公克,炙烤過的)

  • 枸杞根皮(250公克)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四服忌海藻、菘菜、蕪荑、酢物。(《外臺》卷十七)

白話文:

把上述十種中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煎至剩下二升七合,去渣,分成四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蕪荑、酸性食物。(《外臺祕要》第十七卷)

溫膽湯,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湯法。生薑(四兩),半夏(二兩洗),橘皮(三兩),竹茹(二兩),枳實(二枚炙),甘草(一兩炙)

白話文:

溫膽湯,用於治療大病初癒後,出現虛煩失眠的症狀。這主要是由於膽氣虛寒所致,因此需要服用溫膽湯來調理。

溫膽湯的組成為:生薑(四兩)、半夏(二兩,洗淨)、橘皮(三兩)、竹茹(二兩)、枳實(二枚,炙制)、甘草(一兩,炙制)。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發汗解表的功效。半夏性味辛、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橘皮性味辛、苦、溫,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竹茹性味甘、寒,具有清熱、除煩、止嘔的功效。枳實性味苦、酸、寒,具有行氣導滯、破氣除脹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氣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這些藥物組合在一起,能夠溫膽益氣、化痰除煩,從而緩解虛煩失眠的症狀。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餳。(《外臺》卷十七)

治止汗粉藥方。

牡蠣(二兩熬),附子(半兩炮),麻黃根(二兩)

白話文:

  • 牡蠣(2 兩,熬製)

  • 附子(半兩,炮製)

  • 麻黃根(2 兩)

上三味,搗篩,以白粉一升和合粉汗,汗止。忌豬肉。(《外臺》卷二十三)

汗後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方。

白話文:

在出汗後,漏汗便不止,這個人怕風,小便困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湯的方劑。

大棗(十三枚),附子(一枚炮),桂心(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大棗(十三枚):性甘、溫,可以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附子(一枚炮):炮附子性溫、辛、有毒,可以回陽救逆、補火益氣。

桂心(三兩):性辛、溫,可以溫通心陽、活血化瘀。

芍藥(三兩):性酸、微寒,可以養血調經、緩解疼痛。

生薑(三兩):性辛、溫,可以解表散寒、溫中止瀉。

甘草(二兩炙):炙甘草性甘、平,可以益氣補脾、清熱解毒。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外臺》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