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凡例

回本書目錄

凡例

1. 凡例

一醫道自上古《神農本草經》、《內經》、《靈》、《素》、《難經》而下,晉唐宋元以來,歷世名醫首推張仲景論傷寒、溫熱、溫疫奧旨。劉河間論濕熱及瘟疫內傷。李東垣詳論內傷陰虛、補中枳朮等語,卓識千古。朱震亨闡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以補前賢所未逮,而民病民命亦大全矣。

夫復何言?殊不知四子之書將謂講究理法,則絲絲入扣,讀之則悅口悅心,但臨證立案則不合。(金)幼年習業嘗讀《內經》、《景岳大全》,並我朝《醫宗金鑑》,文深義奧,局緊機圓,大可宗也。又細玩葉、薛、繆三家醫案,又博訪吳鞠通《溫病條辨》,皆文辭古雅,茲集兼總諸家而會通之,以各適於用。

故六氣門派春溫為第一,春屬和煦之時,溫乃天行之氣,又繹周天度數,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寅又屬春,春佔四時之首,萬物萌動,資始資生。古人尚且推重,而今詎可不講乎。

一儒林史冊為要務,醫林方案為提綱。試觀世醫聰明者有之,鄙陋者亦有之,究竟陋多明少。立案奚求精粹,用藥難訂湯頭,案不成句法,藥不按君臣,良可嘆也。

一醫案字句重疊,藥味雷同,閱此者莫譏襪線之才,竊笑空虛之腹,豈不聞孟子云乎: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比之醫家亦須如是,固不逾乎規矩,亦不能泥乎規矩,字眼易換,藥味更遞,亦適中庸之道而已。

一書名有有案無方,以缺方字代,無姓氏住處者,以某字代。並非沽名而釣譽,系診畢歸舍,擇摘順句只錄其案,未曾錄方,日久忘記。暨先祖遺稿夾雜,知之為知,不知實不敢捏造妄登,願同志者諒之。

一遵用古人方必增必減,或不增減者皆隨症施治。用古方療今病,譬若拆舊料改新房,不再經匠氏手,其可用乎,神而明,辨而通,存乎其人,萬不可拘執。

一各方分量當其時雖對病的確,今不定分量者,如往後治病表裡偏盛,寒熱虛實,弗能刊版立碑,臨證變通可也。

一婦女疾與男子疾迥異,因其有行經、經閉、胎產、癥瘕等事也。且肝為先天,性情多郁,容易生病,故不雜於男子案中,茲特詳著於後。

一幼童痘疹諸症亦當分別治之。蓋童子不擾七情六慾,幼稚更不待言,所傷不過寒暄、乳食飢飽不調,抑胎元本弱,抑受傳染時行汙濁之邪,致恣生萬弊,立案宜明,用藥尤慎,倘能分虛實,判寒熱,屬表屬裡,在表宜發汗,在裡宜攻滯。又當知傳手傳足,虛則補,實則瀉,寒則溫,熱則清,治不濛混,毋伐天和,方許升仁壽之堂,入軒轅之室也。

一四卷只百十餘案,客問何其鮮也?答曰:從行道數十載,豈僅看此數病歟,亦不過借水行舟觸類旁通之義。每朝夕課徒行有餘力,即抑屋圖維揮毫選錄之,時猶謹小慎微,深畏訛錯,撫膺細思,醫家不啻掌握兵權,須臾命系。大凡醫人切脈領會病情,用藥當則通神,立起沉疴,精神踴躍,如將帥有謀運籌帷幄,兵在精而不在多,立剿寇盜,世界昇平矣。

一通體原不超奇拔萃,大致層次尚清爽,詞貫理明,天下無越一理,理順則言順。遍覽庸輩醫案,零落殘斷,頭緒不清者居多,若執此說必疑僭狂。然有憑有據略表與聞:昨見「胸中一塊,夜夜發燒,濕氣復來,腫脹兼施」之句。請青眼鑑經應篇,尋思鄙見,思過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