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二 (4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2)

1. 旋花

一名纏枝牡丹

甘辛,無毒。制雄黃

《本經》主面皯黑色。媚好益氣。根主腹中寒熱邪氣。

白話文:

一名:纏枝牡丹

**性味:**甘、辛,無毒。可解雄黃之毒。

《本經》記載的功效:

  • 治療面部黑色素沉澱,使面色紅潤。
  • 滋養容顏,增強元氣。
  • 根部主治腹中寒熱邪氣。

發明,凡藤蔓之屬,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旋花根細如筋可啖。《本經》言主腹中寒熱邪氣。《別錄》言其久服不飢。時珍自京師還,見北地車伕每載之,云暮歸煎湯飲可補損傷,則益氣續筋之說,尤可徵矣。筋被斫斷者,用旋花根搗汁瀝斷處,仍以滓敷,日二易,半月即續。

白話文:

旋花,凡是藤蔓一類的植物,好像人的筋,所以多用來治療筋的疾病,旋花根細如筋,可以食用。《本經》上說它可以治療腹中寒熱邪氣。《別錄》上說它長期服用可以不飢餓。李時珍自京師回來,看見北方車伕每人都帶著它,說晚上回來煎湯喝可以補益損傷,那麼補益氣血、續接筋骨的說法,就更加可以佐證了。筋被砍斷的,可以用旋花根搗爛取汁滴在斷裂處,再用渣敷上,每天更換兩次,半個月就能續接。

2. 薔薇

子名營實

酸溫,無毒。

《本經》營實主癰疽惡瘡,結肉跌筋,敗瘡熱氣,陰蝕不瘳,利關節。

白話文:

中文名稱:營實

性質:味酸、性溫,無毒。

《本草經》記載:營實主治癰疽惡瘡、膿瘍癒合不良、跌傷筋骨、膿瘡化膿熱氣、陰部潰爛不癒、利關節。

發明,薔薇乃野生之白花者。性專解毒,其實兼能散結,結肉跌筋敗瘡陰蝕,皆得療之。《本經》所主,皆言其實,根能入陽明經除風殺蟲,故癰疽瘡癬常用之。《千金》治消渴尿多,以根煮飲。又治口瘡之神藥。《聖惠》治小兒遺尿,酒煮服。皆取其溫足陽明,而足太陽受蔭矣。

白話文:

薔薇,是一種野生生長的白花植物,具有專門解毒的效果,但它也同時具有化解結塊或腫塊的功能。對於結締組織、跌打損傷、潰爛的傷口、生殖器部位的潰瘍等疾病,薔薇都有療效。《本經》中記載,薔薇的果實具有治療效果,而其根則能入陽明經,具有除風驅蟲的作用,因此經常被用於治療癰疽、瘡癬等疾病。《千金方》中記載,薔薇根可以治療消渴尿多的症狀,並可以煮水飲用。此外,薔薇根也是治療口腔潰瘍的良藥。《聖惠方》中記載,薔薇根可以治療小兒遺尿,並以酒煮服。這些療法都是利用薔薇溫暖足陽明經,而使得足太陽經也因此受益。

3. 月季花

俗名月月紅

甘溫,無毒。

白話文:

味甘性溫,無毒。

發明月季花為活血之良藥。搗敷腫瘍用之。痘瘡觸犯經月之氣而伏陷者,用以加入湯藥即起,以其月之開放,不失經行常度,雖云取義,亦活血之力也。

白話文:

實際上,月季花是活血的良藥。搗碎敷在腫瘤上使用。患了痘瘡觸犯經月之氣而伏陷者,用月季花加入湯藥即起,因為它按月開放,不會失去經行常度,雖然說是取義,但實際上也有活血的作用。

4. 栝蔞實

甘寒,無毒。去殼,紙包壓去油用。反烏附。

白話文:

性味甘寒,無毒。去掉外殼,用紙包裹並壓出油脂,可用於治療烏附中毒。

發明,栝蔞實甘寒潤燥,宜其為治嗽消痰止渴之要藥,以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鬱熱耳。仲景治喉痹痛,引心腎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蔞實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其性較栝蔞根稍平,而無寒鬱之患,但脾胃虛及嘔吐自利者不可用。

白話文:

發現栝蔞的果實具有甘涼、潤燥的特性,因此適合用來治療咳嗽、消除痰液、止渴,因為它能洗滌胸隔中的汙垢、油膩和鬱熱。仲景在治療喉嚨疼痛、引發心臟和腎臟咳嗽、喘息和結胸疼痛時,都使用栝蔞的果實,因為它甘涼不損害胃氣,能夠降低上焦的火氣,使痰液下降。栝蔞果實的性質比栝蔞根稍溫和,也沒有寒滯的困擾,但脾胃虛弱和嘔吐或腹瀉的人不能服用。

5. 栝蔞根

天花粉

苦寒,無毒。反烏附。

《本經》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白話文:

苦寒,沒有毒性。可以剋制烏頭。

《本經》記載,天花粉的主要功效是:

  • 消除口渴、身體發熱、煩躁、嚴重發熱。
  • 補益虛弱的人,安靜心神。
  • 接續斷絕的傷口。

發明,栝蔞根性寒,降膈上熱痰,潤心中煩渴,除時疾狂熱,祛酒癉濕黃,治癰瘍解毒排膿。《本經》有安中補虛,續絕傷之稱,以其有清胃祛熱之功,火去則中氣安,津液復,則血氣和,而絕傷續矣。其性寒降,凡胃虛吐逆,陰虛勞咳誤用,反傷胃氣,久必泄瀉喘咳,病根愈固矣。凡痰飲色白清稀者,皆當忌用。

白話文:

栝蔞根性寒,能夠降低膈上熱痰,潤澤心肺,緩解煩渴,消除熱病狂熱,祛除酒醉造成的濕黃,治療毒瘡排膿。在《本經》中,記載它具有安中補虛,續絕傷的功效。這是因為,它有清胃祛熱的功能,火熱消除了,則中氣安穩,津液恢復,血氣和順,於是絕傷就得以續接了。因為它性寒降,凡是胃虛吐逆,陰虛勞咳誤用,反而會損傷胃氣,長久以後一定會腹瀉喘咳,病根越發堅固了。凡是痰飲顏色白色清稀的,都應當禁止使用。

6. 土瓜根

王瓜根

苦寒,無毒。藏器云有小毒。

《本經》主消渴內疽,瘀血月閉,寒熱痠疼,益氣愈聾。

白話文:

性味苦寒,無毒。但《藏器論》認為有小毒。

《本草經》記載王瓜根具有以下功效:治療消渴症、內部腫瘤、瘀血導致的月經不調、寒熱痠痛,還能增強體力,治癒耳聾。

發明王瓜產南方者,稟濕熱之氣最盛,患瘡腫癰毒者食之,為患轉甚。產北地者,得春升之氣最先。患消渴內疽者用之,其效頗捷。其根治黃疸消渴與栝蔞之性不甚相遠,但不能安中補虛續絕傷,調和經絡諸血也。《金匱》治婦人經水不調,帶下,少腹滿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深得《本經》主瘀血月閉之旨。方用土瓜根、芍藥、桂心、䗪蟲等分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蘇頌治小兒發黃,土瓜根生搗汁,服三合,不過三次效。又治黃疸變黑,土瓜根汁平旦溫服一小升,午刻黃水從小便出。其治寒熱痠疼,皆祛濕熱之驗。南陽治陽明經熱,大便不通,用之為導以下濕熱。其子治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及反胃吐食,惜乎,世醫未知用也。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記載,王瓜生長在南方,吸收了濕熱之氣最多,患有瘡腫、癰疽的人吃了它,病情會加重。生長在北方的王瓜,吸收了春天的升發之氣,用於治療消渴、內疽,效果十分顯著。王瓜根治療黃疸、消渴的功效與栝蔞的功效很接近,但不能安中補虛、續絕傷、調和經絡諸血。《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婦人經水不調、帶下、少腹滿一月再見的疾病,可以用土瓜根散。方劑由土瓜根、芍藥、桂心、䗪蟲等分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一天三次。蘇頌用土瓜根生搗汁,每次服三合,不過三次就能治好小兒發黃。又用土瓜根汁在清晨溫服一小升,到了中午,黃水就會從小便排出,用來治療黃疸變黑。土瓜根還能治療寒熱痠疼,都是祛除濕熱的驗證。南陽人用土瓜根治療陽明經熱、大便不通,用它來導下濕熱。王瓜子能治療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及反胃吐食,可惜世人不知道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