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一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2)

1. 沙參

甘淡微寒,無毒。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反藜蘆

《本經》主血結,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

白話文:

甘淡微寒,無毒。有南北兩種,北方的質地堅硬,性味寒涼,南方的質地疏鬆,藥力較弱。

反藜蘆。

《本經》記載:主治血結、驚悸、祛除寒熱,補益中氣,有益肺氣。

發明沙參專泄肺氣之熱,故喘嗽氣壅,小便赤澀不利,金受火克。陰虛失血,或喘咳寒熱及肺痿等疾宜之。《本經》主血結驚氣者,因驚氣入心,心包熱鬱而血結也。除寒熱者,鬱熱解而寒熱除也。補中益肺氣者,用以清理脾胃之虛熱,則津液復而正氣受益矣。潔古言,肺寒用人參,肺熱用沙參。好古言,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總未達輕虛泄熱之義也。《衛生方》治肺熱咳嗽,沙參一味,水煎服之。《肘後方》治卒然疝痛,自汗欲死,沙參為末,酒服立瘥。《證治要訣》治婦人白帶,沙參為末,米飲服之。蓋沙參專開肺氣,肺氣清則木邪散,而疝自除,帶自愈矣。時珍云:人參甘苦而溫,其體重實,專補脾胃元氣,因而益肺與腎,故內傷元氣者宜之。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清肺氣,因而益肺與腎,故金受火克者宜之。此即《本經》補中益肺氣之謂,一補陽而生陰,一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

白話文:

發現沙參專門疏泄肺部熱氣,所以當喘咳氣壅、小便赤澀不利、肺部受火氣剋制的情形下,以及陰虛失血、或喘咳伴隨寒熱及肺萎縮等疾病時,都適合使用。根據《本經》記載,沙參能治療血結心氣的狀況,這是由於驚氣進入心臟,心包積熱,導致血氣凝結所致。另外,沙參也能消除寒熱,這是因為鬱熱化解後,寒熱自然消除。沙參還能補益中氣,增強肺氣,用它來清理脾胃的虛火,就可以使津液恢復,正氣受益。古人說,肺寒時使用人參,肺熱時使用沙參。另外,古人認為沙參性寒,可以補益五臟之陰,但這並不符合輕虛泄熱的原理。根據《衛生方》的記載,沙參可以治療肺熱咳嗽,單獨將沙參煎服即可。在《肘後方》中記載,沙參可治療突然發生的疝痛,自汗即將死亡的情況,將沙參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即可立即痊癒。而在《證治要訣》中,沙參可治療婦女白帶,將沙參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即可。由此可見,沙參能專門通暢肺氣,肺氣清靈則木邪自然消除,疝痛自除,帶下也自然痊癒。李時珍說:人參甘苦而溫,其體質厚重,能專補脾胃元氣,進而益補肺和腎,所以適合治療內傷元氣的狀況。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質輕虛,能專清肺氣,進而益補肺和腎,所以適合肺部受火氣剋制的情形。這就是《本經》中提到的補益中氣之效,一者是補陽而生陰,另一者是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

2. 桔梗

《本經》名薺苨

辛甘苦微溫,無毒。甘者為薺苨,苦者為苦梗,咬之腥澀者為木梗,不堪入藥。

《本經》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白話文: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薺菜:

辛味、甘味、苦味、微溫,無毒。味道甘甜的是薺菜,味道苦的是苦梗菜,嚼起來有腥澀味的是木梗菜,不能入藥。

《本草綱目》記載薺菜的主治功效:治療胸脅疼痛如刀刺般,腹部脹滿、腸鳴咕咕,驚恐不安導致的心悸氣短。

發明桔梗上升清肺氣,利咽喉,為肺部引經,又能開發皮腠,故與羌、獨、柴胡、藭、蘇輩同為解表藥。與甘草同為舟楫之劑,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傷寒邪結胸脅,則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則腹滿腸鳴幽幽。辛甘升發,苦淡降泄,則邪解而氣和矣。其主驚恐悸氣者,心脾氣鬱不舒,用以升散之也。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滿,總不出《本經》主治,仲景治寒實結胸,同貝母、巴豆,取其溫中消穀破積也。治肺癰唾膿血,用桔梗、甘草,取排膿而清濁氣也。治少陰證,二三日咽痛,用甘桔湯,取其調寒熱通陰氣也。《千金方》治喉痹毒氣,桔梗二兩,水煎頓服。加甘草、連翹、荊、防名如聖湯,通治咽喉諸病。桔梗有甘、苦二種,甘者曰薺苨,《千金》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發,不交精出,取其能升解熱邪於上也。又幹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亦宜甘以潤之。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氣鬱在大腸,則宜苦以開之。甘升而苦降也。此藥升降諸氣,能入肺使諸氣下降,俗泥為上升而不能下行,失其用矣。痘疹下部不能起發,為之切忌,以其性升,能阻藥力於上,不得下達也。惟陰虛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陽泄氣也。其蘆吐膈上風熱實痰,生研末,白湯調服二三錢,探吐之。

白話文:

桔梗性味辛甘,歸肺經,具有升清肺氣、利咽喉的作用,是肺經的引經藥。它還能開發皮毛腠理,因此與羌活、獨活、柴胡、荊芥、蘇葉等同為解表藥。桔梗與甘草配合使用,能起到舟楫之劑的作用,使其他藥物能夠下行。傷寒邪氣結於胸脅,則胸痛如刀刺;邪氣在中焦,則腹滿腸鳴。桔梗性味辛甘,具有升發的作用,而甘草味甘淡,具有降泄的作用,所以能夠緩解邪氣,使氣血和順。桔梗還可用於治療驚恐悸氣,這是由於心脾氣鬱不舒,所以使用桔梗升散之。

朱肱用桔梗治療胸中痞滿,不外乎《本經》所載的桔梗主治。仲景治療寒實結胸,使用桔梗、貝母、巴豆等藥物,是取其溫中消穀破積的作用。治療肺癰咳嗽、吐膿血,使用桔梗、甘草,是取其排膿清濁氣的作用。治療少陰證,二三日咽痛,使用甘桔湯,是取其調寒熱、通陰氣的作用。《千金方》治療喉痹毒氣,使用桔梗二兩,水煎頓服。如果加入甘草、連翹、荊芥、防風等藥物,則稱為聖湯,可通治咽喉各種疾病。

桔梗有甘、苦兩種,甘者稱為薺苨。《千金方》治療強中為病,莖長興發,不交精出,取其能升解熱邪於上的作用。又幹咳嗽是痰火之邪鬱在肺中,也宜用甘味藥來潤之。痢疾腹痛是肺金之氣鬱在大腸,則宜用苦味藥來開之。甘能升,苦能降。桔梗具有升降諸氣的作用,能夠入肺使諸氣下降。俗人誤以為桔梗只能升而不能降,這是錯誤的,導致了桔梗的應用受到限制。痘疹下部不能起發,對於桔梗的使用應當十分慎重,因為桔梗性升,會阻礙藥力下達。只有陰虛久咳不宜使用桔梗,因為桔梗通陽泄氣。

桔梗蘆吐膈上風熱實痰,生研末,白湯調服二三錢,可以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