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雀甕

一名蛄蟖,俗名蛓毛

甘平小毒。

《本經》主寒熱結氣,蠱毒鬼疰,小兒驚癇。

白話文:

一名蛄蟖,俗稱「蛓毛」。

藥性:甘平,微有毒性。

《本經》記載,蛄蟖主治寒熱交迫、氣結、蠱毒鬼邪,以及小兒驚癇。

發明,雀甕,蛄蟖殼也。其蟲夏生葉上,背上有刺螫人,故名蛓毛。秋深葉盡欲老,口吐白沫,凝聚漸硬,在中成蛹如蠶,至夏羽化而出,其形有似蜻蜒而翅黑稍闊,放子葉上而生蛄蟖。謂雀甕者,以雀好食其蛹也。入藥惟取石榴樹上者,連蛹炙焙用之。蘇頌曰:今醫家治小兒驚癇,用雀甕子連蟲同白殭蠶、全蠍各三枚,微炒搗末,煎麻黃湯調服一字,日三服大效。藏器治小兒撮口不得飲乳,但先剺口傍見血,以雀甕打破取汁塗之。

白話文:

發明,又叫雀甕,是蛄蟖的殼。這種蟲子夏天生長在葉子上,背上有刺,會蟄人,所以又叫蛓毛。到了秋天葉子快落盡時,它會吐出白色的泡沫,凝結後逐漸變硬,在裡面變成蛹,像蠶一樣。到了夏天,它就會羽化而出,它的樣子很像蜻蜓,但翅膀是黑色的,而且稍微寬一些。它會在葉子上產卵,孵化後長成蛄蟖。之所以叫它雀甕,是因為麻雀喜歡吃它的蛹。入藥時只取生長在石榴樹上的,連蛹一起烤炙後使用。蘇頌說:現在的醫生用雀甕子來治療小兒驚癇,連蟲子一起用,加上白僵蠶和全蠍各三枚,微炒搗碎成粉末,用麻黃湯調服一字,每天三次,效果很好。唐代王燾《外臺祕要》載:藏器曾治療一個小兒撮口不能喝奶,方法是先把他的嘴邊割破,讓它出血,然後把雀甕打破,取汁塗在傷口上。

2. 原蠶蛾

鹹溫小毒。取未交雄蛾,紙封焙乾,拌椒密藏則不蛀。

《本經》主心腹邪氣,起陰痿,益精氣,強志生子,好顏色,補中輕身。

白話文:

ERROR

發明,蠶之性稟淫火,力專助陽。其子在臘月中非以重鹽鹽透,水漬曝乾,則繭不能繅絲,出子之後非桑不食。《本經》主心腹邪氣,皆桑之餘力,猶殭蠶之治風痰,蠶繭之療癰腫,蠶沙之去風濕耳。其起陰痿,益精氣,強志,生子,即《別錄》之益精氣,強陰道,交精不倦,亦能止精,若合符節。好顏色,令人面色好之互辭。補中輕身者,以其善補真陽,陽主輕捷故也。詳參經旨洵為原蠶,主治無疑,奈何集《本草》者誤列樗雞之下,敢力正之。

白話文:

蠶天生含有滋補的火氣,補強陽氣的效果很好。蠶的卵在臘月採摘後,如果不用大量的鹽醃透,再用清水泡過然後曬乾,就沒有辦法從繭中抽絲。蠶卵孵化後,沒有桑葉就不會進食。《本經》提到,桑葉可以治療心腹邪氣,這是因為蠶本身有剩餘的能量。比如殭蠶可以治療風痰,蠶繭可以治療瘡腫,蠶沙可以祛除風濕。蠶可以治療陰痿,增強精氣,壯大意志,治療不孕不育,這些效用就與《別錄》中所提到的增強精氣,壯大陰道,使性交不知疲倦,並能收斂精氣,如符節般完美配合。養顏美容,使人臉色變好這些話彼此解釋。蠶可以補養人體,使人體輕捷,因為它很擅長補益元陽,元陽主輕捷。多方參照經書的宗旨,就知道蠶確實是真正的治病良藥,主治功效無疑。奈何《本草綱目》的作者卻錯誤地將蠶列在樗雞之下,我大膽地更正。

3. 白殭蠶

鹹平無毒。色白者良,入藥惟取直者,為雄,去黑口及絲,炒用。

《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癢病。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白芥子)性味平和,無毒。顏色白的較好,入藥時只取直的種子,為雄性,去黑口和絲絡後炒用。

《本經》記載,主治小兒驚嚇抽搐、夜間哭鬧,去除三種寄生蟲,滅殺黑發斑塊,使人面色紅潤,治療男性陰囊瘙癢病。

發明,殭蠶,蠶之病風者也。功專祛風化痰,得乎桑之力也。《本經》治驚癇,取其散風痰之力也。去三蟲,滅黑䵟,男子陰癢,取其滌除浸淫之濕,三蟲亦濕熱之蠹也。凡咽喉腫痛及喉痹用此,下咽立愈。其治風痰,結核,頭風,皮膚風疹,丹毒作癢,疳蝕,金瘡疔腫,風疾,皆取散結化痰之義。

白話文:

殭蠶,是一種桑樹的病態,寄生在桑葉上,因風而生。它的功效專門用來祛除風熱和化痰,是得自桑樹的力量。在《本經》中,它被用來治療驚風和癲癇,這是因為它具有分散風熱和化痰的作用。它可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比如蛔蟲、蟯蟲和絛蟲,還可以治療男性陰部瘙癢,這是因為它具有清除積聚的濕氣的作用,而寄生蟲也是濕熱的產物。凡是咽喉腫痛和喉嚨痛,用殭蠶來治療,吞服後立馬就能痊癒。它還可以治療風熱痰結、結核、頭痛、皮膚風疹、丹毒引起的瘙癢、疳蝕、金瘡疔瘡、風疾等疾病,都是因為它具有分散結塊和化痰的作用。

4. 蠶繭

甘溫無毒。

白話文:

藥性溫和,不具毒性。

發明蠶繭治癰腫無頭,燒灰酒服,次日即破。煮湯治消渴;繰絲湯及絲綿煮汁,功用相同。

白話文:

發明:蠶繭可以治療沒有膿頭的腫脹,將蠶繭燒成灰後,用酒送服,第二天就會破裂。煮湯可以治療消渴症;繰絲的湯汁和絲綿煮出的汁液,功效相同。

5. 蠶蛻

即馬明退

甘平無毒。即老蠶眠起所蛻皮,入藥微炒用。今以出過蠶之紙為馬明退,非也。

白話文:

味甘,性平,無毒。指老蠶脫皮後所遺留下來的皮。用於藥方時,必須先略為炒過。現今以出過蠶的紙張稱為「馬明退」,並非正確的用法。

發明,蠶非桑葉不生,得東方水氣之全,故能治風病、血病。而蛻治目中翳障,較之蟬蛻更捷,惜乎,一時難覓。

白話文:

蠶蟲不能沒有桑葉才能生存,因為桑葉吸收了東方水的精華,所以蠶可治風濕病、血液病;而蠶蛻可以治療眼睛中的翳障,甚至比蟬蛻的效果更佳。可惜的是蠶蛻較難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