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隨息居飲食譜》~ 後序

回本書目錄

後序

1. 後序

嗚呼!《飲食譜》何為而作耶?蓋世味深嘗,不禁有飲水思源之感也。竊謂食毛踐土二百餘年,歲無奇荒,國無苛政,竟至禽獸食人食而塗有餓殍,豈非亙古未聞之奇事哉!士雄年十四失怙,賴先慈搘住門戶,而家有七口,廚無宿舂。蒙父執金履思丈,念舊憐孤,字余曰孟英,命往金華鹺業,佐司會計。

舅氏俞公桂庭,誼篤親親,力肩家事,贈余齋名曰「潛」,屬潛心學問,勿以內顧為憂。乃未十載,金丈、舅氏相繼謝世。余愧無以仰副二公盛意而潛修英發也。徒以性情疏邁,遇合多奇,同郡周君光遠,知我最深。挈舍弟季傑另闢一業,俾資事蓄。而余律身極儉,不善居積,或以癡目之,遂自號半癡。

迨周君作古,母逝子殤,世景日非,益無意人間事矣。乙卯冬,攜眷回籍,息影窮鄉,賃屋而居,堂名「歸硯」,欲遂首丘之志而終老焉。詎上年春,省垣失事,季傑幸縋城歸,秋仲渟溪遭難,雖不傷人,而坐食無山,癡將安用?今旅濮院,麩核充飢。

我生不辰,兔爰興嘆,華胥學步,神挈希夷,因易字曰「夢隱」,並粗述四十年孤露衷情,以志前路悠悠,皆先人所留之餘地,而後路茫茫,惟有不忘溝壑耳!知味者鮮,且藏稿以俟之。

辛酉八月中旬隨息子又題

白話文:

唉!《飲食譜》為什麼要寫呢?大抵是因為品嘗過美味之後,不禁產生了飲水思源的感慨吧。我私下認為,人類生活在地上已經有兩百多年了,每年都沒有大的災荒,國家也沒有苛刻的政策,竟然還有人與禽獸搶奪食物,甚至有人餓死,這難道不是千古以來從未聽聞的奇事嗎?我十四歲就失去了父親,靠著母親才守住家業,而家裡有七口人,卻經常沒有食物。承蒙岳父金履思先生念舊情可憐我孤苦,替我取了字叫孟英,讓我到金華從事會計工作。

我的舅舅俞公桂庭,感情深厚親如兄弟,盡力承擔家事,還送給我齋室的名字叫「潛」,希望我潛心向學,不要為生活瑣事而憂愁。但是不到十年,金履思先生和舅舅都先後去世了。我慚愧不能報答兩位的盛意,潛心修養和發揚他們的精神。只因為我的性格疏狂灑脫,經歷很多奇遇,同鄉周君光遠,對我知之甚深。他帶著我的弟弟季傑另闢了一條事業道路,讓我們有了積蓄。但我生活節儉,不會積累財富,有人把我當成傻子,於是我就自號半癡。

等到周君去世,母親逝世,兒子夭折,世道一天比一天差,我更加對世間的事漠不關心了。乙卯年的冬天,我帶著家人回到故鄉,隱居在偏僻的鄉村,租房而居,堂名「歸硯」,只想實現終老故里的心願。然而去年春天,省城發生變故,季傑僥倖逃回了城裡,秋中期遇戰亂,雖然沒有傷人,但坐吃山空,我的傻氣還能有什麼用呢?現在寄居在濮院,用麩子和菜籽充飢。

我生不逢時,像兔子一樣哀嘆,效仿華胥國的人走路,像神仙一樣飄飄然,所以改字為「夢隱」,並且粗略地敘述了四十年來孤苦無依的情感,以此表達了我對前途的渺茫,這些都是先人留下的遺產,而後路茫茫,只有不忘埋骨之所了!真正懂得我的人很少,且先把稿子藏起來,等待有緣人吧。

辛酉年八月十五日,帶著兒子再次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