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2)

1. 妊娠子淋

(附:不禁)

凡三論六方。

子淋之病,須分二症:一則妊母自病,一則子為母病。然妊母自病,又分二症:或服食辛燥,因生內熱者,或自汗自利,津液燥者。其子為母病,亦分二症:或胎氣熱壅者,或胎形迫塞者。症既不同,治亦有別也。大抵熱則清之,燥則潤之,壅則通之,塞則行之,此治之之法也。

娠婦奉養太厚者,喜食炙煿酒面,辛燥之物,以致內熱,小便赤澀作痛者,宜加味木通湯主之。

木通生地黃赤芍,條芩,甘草梢(等分)

淡竹葉十二片,水煎。

妊婦嘗病自汗,或因下痢後,小便短少,不痛者,此津液不足也。

麥冬,通草滑石(各三錢),當歸甘草(各五錢),人參細辛(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燈心煎湯,空心服。

娠婦素淡滋味,不嗜辛酸,病小便赤澀而痛者,此胎熱也,宜冬葵子湯主之。

冬葵子(一兩),赤芍,條芩(各半兩),赤茯苓車前子(各三錢)

上末,每二錢米飲調服,不拘時。如小便不通,恐是轉胞,加發灰少許極妙。

娠婦八九月,胎形肥碩,小便短少,小腹脹,身重,惡寒,起則暈眩欲倒,此胎氣迫塞,膀胱之氣不行也,宜大腹皮散主之。

枳殼(炒),大腹皮,甘草(炙,各一錢),赤茯苓(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濃煎蔥白湯下,不拘時。一方有黃芩一錢。

一娠婦淋瀝,小便不通,醫作轉胞治之,不愈,後用檳榔、赤芍藥二味研末,順取長流水煎湯調服,效。此方治男婦一切血淋,及淋澀水道疼痛,用之無有不效。

娠婦九個月後,多小便不禁者,胎下墜也。凡見小便頻數,或自出不覺,其勢將產,不須治之。如九月以前,遺尿不知出者,此病也,用真桑螵十二個,炙焦,為末,空心米飲調下。又方:用白薇白芍藥等分,為末,酒調方寸匕,日三服。

《要略》云:娠婦小便難,飲食如故,歸母苦參丸主之。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米飲下,三丸加至十丸。

婦人懷胎有傷,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