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六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上 (3)

1. 防己地黃湯

(金匱),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桂枝防風(三分),防己甘草(一分),以酒一杯。漬之一宿,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白話文:

桂枝,防風(三分之一),防己,甘草(一錢),用一杯酒泡一夜,絞出汁。生地黃二斤,搗碎蒸熟,像一斗米飯煮熟一樣。用銅器盛裝汁液,再加入生地黃汁和均勻,分二次服用。

此亦風之迸入於心者也,風升必氣湧,氣湧必滯涎,涎滯則流濕,濕留壅火。邪聚於心,故以二防桂甘去其邪。而以生地最多,清心火,涼血熱。謂如狂妄行,獨語不休,皆心火熾盛之證也。況無寒熱,則知病不在表,不在表而脈浮,其為火盛血虛無疑後爾。後人地黃飲子犀角地黃湯等,實祖於此。

白話文:

這也是風入侵心臟所致,風上升就會氣血激動,氣血激動就會導致痰濕滯留,痰濕阻滯就容易生濕,濕邪留滯就會鬱積成火熱。邪氣聚集在心臟,所以用防風、桂枝和甘草來祛除邪氣。生地黃用量最大,目的是清心火,涼血熱。像狂躁、妄行、獨語不休,這些都是心火旺盛的症狀。況且沒有寒熱症狀,就知道病竈不在體表。不在體表而脈搏浮,那就是火盛血虛。後人所用的地黃飲子、犀角地黃湯等,都來源於此。

2. 頭風摩散方

(金匱)

附子(炮),鹽,等分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頭風,乃偏著之病,故以附子劫之,鹽清其邪。

3. 桂枝芍藥知母湯

(金匱),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生薑(五兩),桂枝白朮知母防風(四兩),芍藥(三兩),附子(炮),麻黃甘草(二兩)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生薑(250公克),桂枝,白朮,知母,防風(200公克),芍藥(150公克),附子(炮製過),麻黃,甘草(100公克)這九種藥材,加入7000公克的水,煮成2000公克,溫熱後服用210公克,一天服用三次。

此類歷節病,由風濕外邪,而兼脾腎俱虛之方也。謂諸肢節疼痛,濕留關節也。因而身體為邪所痹,則尪羸。濕從下受,亦或自上注之,總是濕喜歸下,故腳腫如脫。腎虛挾風,故頭眩。衛氣起於下焦,腎元既虧,三焦無主,致太陽與陽明相牽制為病,故胃氣欲下行。而太陽制其氣在上,太陽欲上行,而胃濕相搏不利,故短氣,溫溫欲吐。

白話文:

這類傷節病,是因風濕邪氣,而兼脾腎俱虛所致。所謂諸肢節疼痛,是濕氣留滯在關節所致。因而在身體被邪氣痹阻時,就會變的虛弱羸瘦。濕氣從下部受襲,或者從上部襲注,總之濕喜歡往下附著,所以腳腫起來像是脫落一樣。腎氣虛弱夾雜風氣,所以頭暈。衛氣起於下焦,腎元虧虛之後,三焦失去統帥,導致太陽與陽明相互牽制而致病,所以胃氣想要下行,而太陽之氣制約其在上。太陽之氣想要上行,而胃濕相搏不利,所以短氣,覺得溫溫熱熱的想要吐。

桂枝,去棗加麻黃,以助其通陽。加白朮防風,以伸脾氣。加知母附子,以調其陰陽,謂欲制其寒,則上之鬱熱已甚,欲治其熱,則下之腎陽已痹,故並加之爾。

白話文:

使用桂枝,去掉大棗加上麻黃,以幫助陽氣通暢。加上白朮防風,以使脾氣舒展。加上知母附子,以調節陰陽,意思是想控制其寒冷,則上面的鬱熱已很嚴重,想治療其熱,則下面的腎陽已麻痹,所以都加上這些藥材罷了。

4. 烏頭湯

(金匱),治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亦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烏頭(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甘草(炙),黃耆,芍藥,麻黃(三兩),將後四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白話文:

烏頭(五枚。搗碎,用二升的蜂蜜煎煮,取一升的量,然後把烏頭拿出來)。甘草(炙烤過的)、黃耆、芍藥、麻黃(三兩),把後面的四味藥材搗碎,用水三升煮成一升,把藥渣去掉,加入蜂蜜煎煮。過程中要不斷攪拌,服用七次,不知情的人可以吃完。

歷節病,即行痹之屬也。乃濕從下受,挾風流注,故或足腫而必發熱,且更不可屈伸而疼痛。故以甘芍和陰,麻黃黃耆,通肌肉之陽氣,而借川烏之迅發,以行其痹著。

白話文:

歷節病,就是風濕痹症的一種。它是由於濕氣從下部侵入體內,挾帶著風邪在經絡中流注,所以有時會出現腳腫和發熱的症狀,而且還不能彎曲伸展,疼痛難忍。因此,採用甘草、芍藥來調和陰陽,用麻黃、黃耆來疏通肌肉中的陽氣,並藉助川烏的快速發散作用,來治療痹著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