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十一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上 (12)

1. 八珍湯

治氣血兩虛。(醫貴未然之防。痘症雖順,若氣體虛弱,不補恐有後失。故用四君以補氣,四物以養血。)

方見卷一上治氣門四君子湯附方

2. 附子理中湯

治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

方見卷六下祛寒門理中湯附方

3. 十全大補湯

治痘症十日以上,血氣虛弱者。

方見卷一上治氣門四君子湯附方

4. 止痛活血散

治痘漿已滿,血滯瘀痛,不可忍者。

白芍藥(酒炒二錢)為細末,酒調下。

諸病癢者為虛,痛者為實,癢宜補而痛宜瀉。此痛為血實而滯,故用芍藥以平血,酒調以行滯。

5. 治痘瘡濕爛方

或以敗草灰敷之,或以蠶繭灰入枯礬少許敷之,或以牆上白螺螄殼燒灰敷之,或以蛤粉敷之。四法者,皆是濕者燥之之意。

6. 痧症初起方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桑皮,地骨皮桔梗牛蒡荊芥連翹

痧症,即疹子,又名瘏子。不宜依症施治,惟當治本。本者,手太陰足陽明兩經之邪熱也。解其邪熱,則諸症自退矣。若服前藥次日標形,顴鼻見點多者,最吉,以其清陽喜上升也。第二日,葛根可去,惡其開肌腠而干津液也。若熱甚勢重,前湯加白虎芩粉之類,斷不可少。

若服藥後,而熱愈甚者,正毒達之故也,得大汗而毒自解矣。若略見標而不見形者,此為痧毒不透,後必防疳。宜從養陰治,甘露飲主之。(見潤燥門。)必多服乃效,亦從汗解,乃屢驗者。(有一等小兒乳痧,一日可解,不必盡三朝九朝之說。以清火為主,兼解可也。緣小兒稟質尚弱,神氣有限。

如遇粗工,不審虛實,發散過多,必致正氣虛脫,而不可救者多矣。有痧毒痰喘甚者,雖用石膏黃連,如水淋石。要知是痧毒痰火壅結上焦之故,宜用瓜蔞枳殼花粉金沸草,清痰清火。如挾氣虛者,加人參立應,痧症多泄瀉。慎勿止澀,惟用升麻葛根黃連甘草。則瀉自止,痧家不忌泄瀉,瀉則陽明邪熱得解。

是亦表裡分消之義,痧後泄瀉,及便濃血。皆由邪熱內陷故也,大忌止澀,惟宜升散,仍用升麻葛根湯。加黃連扁豆,若便濃血,加滑石末。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