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

1. 產難門

(坐月既明,須知產難,故以次之)

2. 產難論第一

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於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動。或為交合,使精血聚於胞中,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干,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運血溢,當飲清水解之。

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愚按:丹溪先生曰:余族妹苦於難產,遇胎則驅之,予甚憫焉。蓋其形肥而勤女工,形肥則氣虛,久坐則氣不運,而兒在胞胎,因亦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故後有孕。至五六月,遂以紫蘇飲加補氣藥,與之數十貼而產甚快。大要在隨母之稟性。若胎胞破早,血水先干,或難產勞傷氣血者,煎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益母草,不時與服,以協濟之。或以黃耆數斤,芎、歸四五斤許,大釜水煎,藥氣氤氳滿室,使產婦口鼻俱受其氣。

臍帶以油紙捻燒斷,補接其陽氣。穩婆須擇老練者,當先施惠,預說與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是未產,或是雙胎,只說胎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

3. 附治驗

荊婦孟冬分娩艱難,勞傷元氣,產子已死。用油紙捻燒斷臍帶,藉其氣以暖之,俄頃忽作聲。此兒後無傷食作瀉之症,可見前法之功不誣。世用刀器斷臍帶,子母致危者,竟不知其由矣。且穩婆又喜平日常施小惠,得其用心,兼以安慰母懷,故無虞耳。一穩婆云:我止有一女,正分娩時,適當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視其室分娩,女因驚嚇,未產而死。後見侍御更以威顏分付,迨視產母,胎雖順而頭偏在一邊,以致難產。

因畏其威,不敢施手,由是其母子俱不能救。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4. 楊子建《十產論》第二

凡生產先知此十證,庶免子母之命折於無辜也。世之救生者,少有精良妙手,多致傾命,予因傷痛而備言之。

5. 一曰正產

正產者,言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然作陣疼痛,胎至穀道,漿破血下,兒即正產。

6. 二曰傷產

傷產者,言懷胎未足月,有所傷動,以致忽然臍腹疼痛,或服催藥過早,或產母努力太早,逼兒錯路,不能正生。凡分娩須待兒身轉順,頭對產門,努力一送,兒即正生。

7. 三曰催生

催生者,言欲產時兒頭至產門,方服藥催之。或經日久,產母困倦難生,宜服藥以助其血氣,令兒速生。

8. 四曰凍產

凍產者,言天氣寒冷,產母血氣遲滯,兒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產室宜暖,背心宜溫和,庶兒易生。

9. 五曰熱產

熱產者,言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宜。熱甚,產母則頭疼,面赤昏暈。若產室人眾,熱氣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暈。若夏月風涼陰雨,亦當謹避。

10. 六曰橫產

橫產者,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故也。凡產母當令安然仰臥,穩婆先推兒身順直,頭對產門,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臍帶羈扳,方用藥催之,繼以產母努力,兒即生。

11. 七曰倒產

倒產者,言兒未能轉身,產母努力故也。當令產母仰臥,穩婆推入,候兒自順。著良久不生,令穩婆手入產戶一邊,撥兒轉順,近產門卻服催藥,並努力即下。

12. 八曰偏產

偏產者,言兒回身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產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當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手正其頭向產門,卻令產母努力,子即下。若兒頂後骨,偏拄穀道露額,令穩婆以綿衣炙暖,裹手於穀道外傍,輕手推正,令產母努力,兒即生。

13. 九曰礙產

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能生。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

14. 十曰坐產

坐產者,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生路。

15. 十一曰盤腸產

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子腸先出,然後產子,其腸不收,名曰盤腸。穩婆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婦面背才收,不可不知。

愚按:前症古方以蓖麻子仁四十九粒,研塗產母頭頂,腸收上即洗去。其腸若干,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再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用有驗者。若以水噀母面背,恐驚則氣散。

治盤腸產,以半夏為末,搐鼻中,腸自上。

又方,大紙捻,以麻油潤燈,吹滅,以煙燻產婦鼻中,腸即上。

又方,腸出,盛以潔淨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