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七 (1)

1. 經旨

《內經》數條,司天運氣,太過濕土為害,只有積飲之說,而無痰症之名。

澄按:百病之源,皆生於痰,其源不一,必究其痰之為病。病之為痰,痰從何生,痰從何起?然總不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積瘀所致。《內經》不立痰名目,欲人知所自也。至漢張仲景始立五飲,內有痰飲一條,遂開後世痰症之門,各方雜集,而專以治痰為事矣。殊不知臟腑平和,陰陽不乖,各循常度,則水穀之精微化精化液,以奉生身,何痰之有?惟不善調攝,臟腑不平和,陰陽多乖錯,則氣血凝滯,為痰為飲。百病皆由此而生,氣血皆由此而損,所以虛損一症,未有無痰者也。

然虛損之痰,與雜症不同。雜症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分,而虛損之痰,總不離脾、肺、腎三經之不足也。蓋肺主氣,肺金受傷,則氣滯而為痰;脾主濕,脾土不運,則濕動而為痰;腎主水,腎水不足,則水泛而為痰。故痰之來也,無不在於肺,而痰之化也,無不在於脾。

若論痰之本,又無不在於腎。故主此三法,以統痰之要也。若因積痰為患,漸變虛損者,則在外損積痰門中,另有治法。

2. 脈法

左右關滑者,膈上有痰。有關脈洪者,痰隨火動。關脈伏者,痰因氣滯。若痰脈澀者,卒難得開,必費調理。肝脈耎而散,色滯者病溢飲。脈偏弦為飲,飲脈皆弦微沉滑。關脈伏者,痰因氣滯;關脈洪者,痰隨火動。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菸灰黑者,痰也。

3. 三法統要

吳澄曰: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然五痰五飲,症各不同,治亦迥別。至於虛損之痰,有虛無實,有補無攻。論其臟,不出脾、肺、腎三經。論其治,不出理脾、保肺、滋陰三法。故各症雖多,而三法實統其要焉。蓋痰之生也,多由於脾,而虛損之人,未有脾氣不虛者也,脾氣虛則不能致精微於肺,以化其津液也。故宜先健脾,脾健則復其運化之常,而痰自不生矣。

痰之來也,多由於肺,而虛損之人,肺氣未有不虛者也。肺氣虛則不能水精四布,而濁瘀凝聚也。故宜先利肺,肺利則氣化,濁行而復為津液也。痰之本也,多在於腎,而虛損之人,腎水未有不虧者也。腎虧則真陽不足而氾濫,真陰不足而沸騰,一則痰色清稀,一則痰色稠濁,而皆本於先天之真陰、真陽不足也。故宜先補腎,腎足則水無泛溢之虞,而端本澄源矣。

4.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

肺氣虛弱,不能清化,或失血後,中有鬱熱,陰虛咳嗽者,忌用燥劑,當保肺金,如麥冬、貝母之類。

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之令下行。由於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當此以潤劑。如麥冬、生地黃、枸杞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生脈散瓊玉膏鳳髓湯

痰之外出者,為咳為咯,皆屬於肺。為嗽為吐者,皆屬於脾。從脾來者為濕痰,可溫可燥。從肺來者為燥痰,因肺為燥金,喜清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矣。

吳澄曰:肺者皮毛之合也。風寒外入,肺先受邪。肺氣不清,必兼咳嗽,吊動脾涎,挾火則為燥痰,挾寒則為冷痰。此外感之痰,原非內傷,其本在肺,其末在脾,而與腎絕不相干。如華蓋散溫肺湯,以散寒利肺,而不及於腎也。若虛損之痰,其本在腎,其次在脾。蓋腎氣一傷,脾濕不化,津液凝聚,積貯為痰。

金不生水,不能灌溉五臟,子病及母,金體日枯,喉乾嚥癢,是外感之痰,不關及於腎。而內傷之痰,無不及於肺也。所以今之虛損咳嗽生痰者甚多,考之方書,潤肺化痰者甚少。蓋其痰原非自肺而生,故其治不專責在肺也明矣。如利金湯潤肺湯,治肺經之邪,而不治肺經之痰。

二母散阿膠散天門冬丸,清火止嗽;百合固金湯寧肺湯,定喘止嗽,而亦不治肺經之痰。其有治痰者,必兼金水二臟,生脈合六味湯;或脾肺兩家,則生脈合異功散者是也。故虛損之痰,初起專在脾、腎二經,而未及於肺者為治易,則祟土壯水,而無反顧之憂。若水涸金傷,喉乾嚥癢者為治難,則畏尾畏首,而難奏十全之效。

是故無嗽者治其痰也,治痰而不治其肺也。有嗽者治其嗽也,治嗽而亦不治其痰也。故曰痰之本在腎,其末在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