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三 (1)

1. 總論

吳澄曰:肺者,五臟之華蓋也。凡人外感風寒,內傷思慮,形寒飲冷,變為癰痿,何也?蓋金性本清潤,潤則生水,以滋臟腑。若本體一燥,則水源先竭,火無所制,金被火傷,則喉干聲啞,咳吐稠痰,膿血腥臭,肌膚枯索,形神虛萎,有似虛勞之症。

2. 肺癰類虛損

久咳不已,濁吐腥臭,咳則胸中隱隱吊痛,口中辟辟燥咳,脈實滑數,大小便澀數,振寒吐沫,胸脅拒按,為肺癰之病。因風寒內郁,痰火上湊,邪氣結聚,蓄蘊成癰。

澄按:肺主皮毛。風寒傷人,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則為咳嗽,久咳不已,則成肺癰。雖五臟六腑皆有咳嗽,不獨肺也,而風所入,必先皮毛,留而不去,蘊毒成癰,與本臟自虧,津液枯槁,致成肺癰者不同。

3. 肺痿類虛損

久嗽肺虛,往來寒熱,皮毛枯鑠,聲音不清,或嗽血線,口中有濁唾涎沫。因津液重亡,火炎金燥,如草木亢旱,而枝葉萎落也。脈數而虛,為肺痿之症。

澄按:肺痿之症,有先病肺癰,而後變肺痿者;有津液重亡,火鑠金傷,而成肺痿者。凡人肢體五臟,虛則皆可稱痿,不獨肺也。若金失潤澤之性,而精津血液,一概消耗竭絕,則肺葉虛痿,聲嘶聲啞,乾咳氣粗,面白神衰,內熱自汗,肌膚燥裂,而成肺痿不足之症。

4. 論咳為肺痿

《金匱方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者,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虛數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玉機微義》云:此言肺痿屬熱。如咳久肺癟,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是也。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此屬寒也。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液者,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分治。故肺痿亦有寒熱之異也。

5. 肺痿肺癰辨

肺者,五臟之華蓋也,處於胸中,主於氣,候於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感於肺也。故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至於營,則吸而不出,所以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於肺,變為瘡疽。

6. 脈法

診其脈,候寸口。脈數而虛者,肺痿也;數而實者,肺癰也。若欲知其有膿,但脈見微緊而數者,未有膿也;緊甚而數者,已有膿也。

六脈沉澀而數,或虛弦而急疾,或細數不清,肺痿者死。

六脈空大急數,或弦急無倫,肺癰者死。

六脈平滑,性情恬靜,痰色清而潔,飲食照常者,可治。

薛氏曰:凡勞傷血氣,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內感於肺;或入房過度,腎水虧損,虛火上炎;或醇酒炙搏,辛辣厚味,熏蒸於肺;或咳唾痰涎,汗下過度,重亡津液,皆能致之。其候惡風咳嗽,鼻塞項強,胸脅脹滿,呼吸不利,咽燥作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吐膿血。若吐痰臭濁,膿血腥穢,胸中隱隱微痛,右手寸口脈數而實者,為肺疽。

若唾涎沫而無膿,脈數而虛者,為肺痿也。

大抵勞傷氣血,則腠理不密,風邪乘肺,風熱相搏,蘊結不散,必致咳嗽。若誤用汗下過度,則津液重亡,遂成斯症。

此證有因脾土虧損,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故始成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苟能補脾肺,滋腎水,庶有生者。若專用攻其瘡,則脾胃益虛,鮮有不誤者矣。

7. 肺痿之症

其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膏,小便數而不得,得者自愈,欲飲者將瘥。此由肺多唾涎,而無膿血者,肺痿也。

8. 肺癰之症

其候口乾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唾膿血,或腥臭濁沫,隱隱微痛者,肺癰也。候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

9. 治法大要

肺癰者,先因感風寒,未經發越,停留肺中。其候初則毛聳惡寒,咳嗽聲重,膈臆隱痛,項強不能轉側,是其真候也。久則鼻流清涕,咳吐膿痰,黃色腥穢,甚則胸膈脹滿,呼吸不利,飲食減少,脈洪自汗,當以清金甘桔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之。又久勞傷,吐痰血,寒熱往來,形體清削,咯吐瘀膿,聲啞咽痛,其候轉為肺痿,如此者,百死一生之病也。宜知母茯苓湯主之,人參五味子湯調之。

又有七情飢飽勞役,傷損脾肺者,麥冬平肺湯主之,紫菀湯調之。又有房欲勞傷,丹石補藥銷鑠腎水者,宜腎氣丸主之,金液戊土丹調之。又有勞倦內傷,迎風叫喊,外寒侵入,未經解散,致生肺癰者,初起脈浮微數,胸熱氣粗,寒熱往來,咳嗽生痰者,當以小青龍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之。通用金鯉湯蠟礬丸太乙膏,相間服之,亦效如反掌。

皮粗六脈洪數,氣急頰紅,汙膿白血,嘔噦⿰氵罋水,鼻煽,不餐飲食者,俱為不治。此症以身涼,膿血交黏,痰色鮮明,飲食知味,膿血漸止者,俱為無妨,反此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