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7)

1. 厚朴麻黃湯

即三拗加石膏厚朴半夏五味子乾薑細辛小麥,治咳脈浮者。

白話文:

將三拗湯加石膏、厚朴、半夏、五味子、乾薑、細辛、小麥,用於治療脈浮的咳嗽。

2. 款冬花散

白話文:

即三拗湯,再添加款冬花、阿膠、知母、貝母、半夏、桑葉、生薑。

3. 華蓋散

三拗湯蘇子、桑皮、赤茯苓橘紅、薑、棗煎服,治肺受風寒咳嗽聲重、胸膈煩滿、頭昏眩。

白話文:

將三拗湯加入蘇子、桑皮、赤茯苓、橘紅、薑、棗一起煎服,可治療肺部受到風寒引起的咳嗽聲響很大,胸膈煩悶,頭昏眩暈。

4.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一銖) 石膏 白朮 乾薑 芍藥 天門冬 桂枝 茯苓 甘草(各六銖)

白話文:

麻黃(二兩半,去節):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升麻(一兩一分):具有升陽舉陷的功效,可以改善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等症狀。

當歸(一兩一分):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貧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知母(十一銖):具有滋陰清熱的功效,可以改善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症狀。

黃芩(十一銖):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以改善濕熱引起的黃疸、痢疾等症狀。

葳蕤(十一銖):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石膏(六銖):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可以改善發燒、口渴等症狀。

白朮(六銖):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乾薑(六銖):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以改善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等症狀。

芍藥(六銖):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可以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痛等症狀。

天門冬(六銖):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以改善肺陰虛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桂枝(六銖):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茯苓(六銖):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甘草(六銖):具有益氣補脾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煩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玉函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麻黃升麻之甘以發浮熱,正氣虛者以辛潤之,當歸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熱者以苦泄之,知母黃芩之苦涼心去熱,津液少者以甘潤之,茯苓白朮之甘緩脾生津,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芍藥之酸以斂逆氣,葳蕤天門冬石膏甘草之甘潤肺除熱。

白話文:

把上述十四種中藥,用一斗水煮,先煮麻黃一兩,煮沸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水量,去掉藥渣,分成三份,溫服,每次服用的時間間隔為三鬥米的飯久,服用後應儘量發汗,即可痊癒。玉函經中說:人體有很大的熱氣,應用涼性的藥物來治療,熱氣非常大的時候,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麻黃、升麻的甘味可以發散浮熱,人體正氣虛弱的可以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當歸、桂枝、生薑的辛味可以散寒,人體上部有熱症的可以用苦味的藥物來瀉熱,知母、黃芩的苦寒可以清心去熱,身體津液不足的可以用甘潤的藥物來治療,茯苓、白朮的甘味可以補益脾氣,生津止渴,肺燥氣熱的可以用酸味來收斂,再用甘味來緩和,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逆氣,葳蕤、天門冬、石膏、甘草的甘味可以潤肺清熱。

5. 射干麻黃湯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大棗(七枚)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治咳而上氣,喉中作水雞聲者。

白話文:

用射干(十三片)一法(三錢)麻黃、生薑(各四錢)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錢)五味子、半夏(各四分之一杯)大棗(七顆)用水六碗,先煮麻黃(一錢),煮沸去上層浮沫,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碗,分三次溫服。治療咳嗽並呼吸困難,喉嚨中發出類似水雞叫聲的聲音。

烏頭湯 用麻黃芍藥黃耆(各三兩)甘草(炙)川烏(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餘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白話文:

烏頭湯:

藥材:麻黃、芍藥、黃耆(各三兩)、甘草(炙)、川烏(五枚)

製法:

1.將川烏打碎,用二升蜂蜜煎,取一升藥液。

2.將麻黃、芍藥、黃耆、甘草(炙)四味藥用水三升煮,取一升藥液。

3.將川烏藥液加入四味藥藥液中,繼續煎煮。

4.服用七合,不知盡服。

功效:

治療腳氣疼痛,不可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