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3)

1. 四時用藥例

溲而便膿血者。小腸泄也。脈若五至以上洪大者。宜以七宣丸。脈平和者。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藥柏皮丸。四時皆宜加減平胃散。如有七宣丸證候者。亦宜服此藥。去其餘邪。兼平胃氣。

【芍藥柏皮丸

芍藥,黃柏(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米飲送下。食前。

【加減平胃散,經云。四時皆以胃氣為本。久下血則脾胃虛損。而血不流於四肢。卻入於胃中而為血痢。宜服此滋養脾胃。

木香,檳椰(各三錢),白朮厚朴(制),陳皮(各一兩),甘草(七錢),人參黃連,白茯苓阿膠(炒),桃仁(各半兩)

上十一味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無時。

加減法,○血多加桃仁。○氣不下後重。加檳榔、木香。膿多加阿膠。○腹痛加官桂、芍藥、甘草。○濕多加白朮。○脈洪大加大黃。○熱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澤瀉

黃連阿膠丸,治痢。

阿膠(碎炒。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

上各為末。以水調阿膠末。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食前服。

訶黎勒丸,治休息痢日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者。

訶子(去核半兩),母丁香(三十個),椿根白皮(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飲送下。空心食前。

【鞠藭丸】,治中風或中風濕。臟腑滑瀉。

附子,芎藭,白朮,神麯(各等分)

上四味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米飲送下。此藥亦治飧泄甚妙。素問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米穀不化。蓋春木旺。肝生風邪。淫於脾經。夏飲冷當風。故多飧泄也。

陳曲丸,磨積止瀉痢。治腹中冷疼。

陳曲(一兩半),官桂,人參,乾薑,白朮,當歸,甘草(炙),厚朴(各半兩)

上八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淡醋湯任下。食前。日二服。

【曲術丸】,治時暑暴瀉。壯脾溫胃。及治飲食所傷。胸膈痞悶。

神麯(炒),蒼朮(泔浸一宿。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不拘時。

胃風湯,治風冷虛氣。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痛虛滿。腸鳴疼痛。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白朮,川芎白芍藥,人參,當歸,官桂,茯苓(各等分)

上七味銼。每服二錢。水一盞。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熱服。室心食前。量小兒加減服之。

當歸和血散,治腸癖下血。及濕毒下血。

升麻,當歸身(各一錢),槐花青皮熟地黃,白朮(各六分),川芎,荊芥(各四錢)

上八味為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空心食前。

2. 陰陽皆虛灸之所宜

至元己亥。廉臺王千戶年四十有五。領兵鎮漣水。此地卑濕。因勞役過度。飲食失節。至秋深。瘧痢並作。月餘不愈。飲食全減。形容羸瘦。乘馬轎以歸。時已仲冬。求予治之。具陳其由。診得脈弦細而微如蛛絲。身體沉重。手足寒逆。時復麻痹。皮膚痂疥。如癘風之狀。無力以動。

心腹痞滿。嘔逆不止。此皆寒濕為病。久淹。真氣衰弱。形氣不足。病氣亦不足。陰陽皆不足也。針經云。陰陽皆虛。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內經曰。損者益之。勞者溫之。十劑云。補可去弱。先以理中湯附子。溫養脾胃。散寒濕。澀可去脫。養臟湯加附子。固腸胃。止瀉痢。

仍灸諸穴以併除之。經云。府會太倉。即中脘也。先灸五七壯。以溫脾胃之氣。進美飲食。次灸氣海百壯。生髮元氣。滋榮百脈。充實肌肉。復灸足三里。腎之合也。三七壯。引陽氣下交陰分。亦助胃氣。後灸陽輔二七壯。接續陽氣。令足脛溫暖。散清濕之邪。迨月餘。病氣去。

漸平復。今累遷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精神不減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