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醫方考》~ 卷三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2)

1. 榴花散

百葉榴花(曬乾為末)

衄不止者,以此末吹入鼻中,立止。

榴花之紅,有使入血。榴花之澀,可使止血。一夫當關,此藥近之。

白話文:

繁體中文:

百葉榴花(曬乾為末)

衄(流鼻血)不 止者,以此末吹入鼻中,立 止。

榴花之 紅,有使血。榴花之 澀,可使 止血。一夫當關,此藥 近之。

現代白話文:

用曬乾磨碎的百葉榴花,對於流鼻血不止的人,吹入鼻中,可以立馬止血。

榴花的紅色,有使血凝固的作用,榴花的澀,可以止血。這味藥猶如一夫當關,守衛著身體。

2. 丹溪咳血方

青黛(飛),栝蔞仁(去油),訶子肉,海粉(去砂),山梔(炒黑,等分)

白話文:

青黛(粉碎)、栝蔞仁(去油)、訶子肉、海粉(去砂)、山梔(炒至黑色,各等份)

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

白話文:

咳嗽咯血者,此方蜜丸含化服用。

肺者,至清之臟,纖芥不容,有氣有火則咳,有痰有血則嗽。咳者有聲之名,嗽者有物之義也。青黛、山梔所以降火,栝蔞、海粉所以行痰,訶子所以斂肺。然而無治血之藥者,火去而血自止也。

白話文:

肺,這個是至清的臟腑。稍有雜質都容不下。有氣有火就會咳嗽,有痰有血就會咳出東西。咳嗽是有聲音的名稱,咳出東西是有東西的意思。青黛、山梔是用來清火的,栝蔞、海粉是用來化痰的,訶子是用來斂肺的。然而沒有治療血的藥,因為火去除了,血自然會停止。

3. 人溺

咳血者,宜此一物飲之。

白話文:

咳血者,宜飲此物。

褚澄,齊之聖醫也。其《遺書》曰:咳血不易醫,喉不容物,毫髮必咳,血滲入喉,愈滲愈咳,愈咳愈滲,飲溲溺則百不一死,服寒涼則百不一生。吾於是乎師其言矣。

白話文:

褚澄,是齊國著名的醫師。他的《遺書》中說:咳血不易醫治,喉嚨不能容納東西,即使是毫髮都會咳出來,血液滲入喉嚨,愈滲愈咳,愈咳愈滲,喝小便就有一百個人中不會死一個,服用寒涼的藥物就有一百個人中不會活一個。我因此去拜師學習他的醫術。

4. 聖餅子

青黛(一錢),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白話文:

青黛(一錢) 杏仁(四十顆,剝去皮和尖端)

黃耆煎湯炒黃色,二味研作餅子,入柿餅內,濕紙包煨,連柿餅研細,米飲調服。

白話文:

用黃耆煎煮湯汁,炒製成黃色。將黃耆和柿餅研磨成粉,混合製成餅狀。將餅狀物放入柿餅內,用濕紙包好,再用小火煨熟。將柿餅研磨成細粉,用米湯調勻服用。

咯血者,此方主之。

咯血者,咯而出血,責之脾胃也。青黛去土中之火,杏仁利中宮之氣。氣利火去則不咯,不咯則不血矣。

白話文:

咯血者,是指咳血的情況,主因在於脾胃。青黛能去除肺部的燥熱之氣,杏仁能通利胸中之氣。氣通則燥熱之氣消除,就不會咯血,不咯血自然就不會有血了。

5. 荷葉散

荷葉(不拘多少,焙乾為末)

咯血,此方亦良。

白話文:

荷葉(用量不限,焙乾後研磨成粉末)

咯血,此方也很有效。

氣分有火,則令人咯,久久咯之,則動其血。褚氏曰:血雖陰類,運之者其和陽乎!荷葉有仰盂之形,得震卦之象,有輕香之氣,得清和之體,故能和陽定咯而運血。

白話文:

當體內蘊火,就會讓人咯血,長期咯血,則會影響到氣血的運行。褚氏說:雖然血屬於陰的範疇,但推動血運行的是和陽啊!荷葉有向上盛水的盂的形狀,具有震卦的象徵,它有清香之氣,具有清和的體質,所以可以調和陽氣,止住咯血,並促進血的運行。

6. 大補丸

黃柏(一物,炒褐色作丸)

嘔血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黃柏(一種中藥材,炒成褐色後製成藥丸)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嘔血。

嘔與咯不同,聲出於上焦為咯,重而短也。聲出於下焦為嘔,濁而長也。黃柏苦而潤,苦故能瀉火,潤故能就下也。

白話文:

嘔吐與咯痰不同,咯痰的聲音出自上焦,聲音沉重而短促。嘔吐的聲音出自下焦,聲音渾濁而綿長。黃柏味苦有潤,苦能夠瀉火,潤能夠下行。

7. 側柏散

側柏葉一味,為末。

米飲調下三錢。

此亦治嘔血之方也。

白話文:

把側柏葉一味研磨成細末。

用米湯沖調,服用三錢。

這也是治療嘔血的方法。

側,陰象也。柏,遇寒而不凋,得陰氣之最厚也,故能入陰而瀉嘔逆之火。然其性微香,則其妙又能和陽,而不偏於陰矣。此其所以為良也。

白話文:

側為陰象。柏樹在寒冷的環境中也不會凋謝,它蘊含了最為厚重的陰氣,因此能進入人體的陰部以緩解嘔吐和胃氣逆流的火熱之症。然而柏樹的特性略微帶香,因此它的妙處還能夠調和陽氣,並非偏於陰性。這也是柏樹成為良藥的原因。

8. 晚漱治牙宣

牙宣者,齒根出血也,此以肥甘之熱致病。每於晚膳後,以茶漱而潔之,則病愈矣。

白話文:

牙宣者,就是牙齦出血,此病是因油膩甜食之熱氣所致。每於晚餐後,用茶漱口清潔牙齒,即可痊癒。

9. 小薊飲子

小薊生地黃滑石通草蒲黃(炒),藕節竹葉當歸梔子(炒),甘草(各半兩)

白話文:

小薊、生地黃、滑石、通草、蒲黃(炒過)、藕節、竹葉、當歸、梔子(炒過)、甘草(各半兩)

下焦結熱血淋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下焦凝聚有熱血和膿血者,此方主治此症。

下焦之病,責於濕熱。法曰:病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用生地、梔子涼而導之,以竭其熱。用滑石、通草、竹葉淡而滲之,以竭其濕。用小薊、藕節、蒲黃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當歸養血於陰,甘草調氣於陽。古人治下焦瘀熱之病,必用滲藥開其溺竅者,圍師必缺之義也。

白話文:

下焦的疾病,主要原因是濕熱。治療法則說:位於身體下部的疾病,應當引導出來並且全部除去。因此,用生地、梔子來清涼、引導,以便除去熱。用滑石、通草、竹葉來淡滲,以便除去濕。用小薊、藕節、蒲黃來消散並排出,以便除去瘀血。用當歸補養陰血,用甘草調解陽氣。古人治療下焦瘀熱的疾病,一定要用能夠利水通淋的藥物來疏通排尿通道,這與圍困敵人之後要切斷其糧道是同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