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醫方考》~ 卷六 (2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5)

1. 地膚草湯

地膚草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取自然汁服亦可。

子淋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地膚草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取自然汁服亦可。

子淋者,此方主之。

現代白話文:

將地膚草四兩(約 120 克)放入四升(約 2000 毫升)水中煮沸,煮至剩餘約二升(約 1000 毫升),分三次服用。也可以將地膚草榨汁直接服用。

本方適用於治療小便淋痛的患者。

懷子而小便淋澀,謂之子淋。子淋之源,本於濕熱。地膚草能利膀胱,能疏風熱,以之而治子淋,亦單劑之良也。

白話文:

懷孕後小便淋漓澀痛,稱為子淋。子淋的根源,在於濕熱。地膚草可以利尿通淋,可以疏散風熱,用它來治療子淋,也是單方中的良藥。

2. 冬葵子湯

冬葵子(略炒),柴胡桑白皮赤茯苓赤芍藥,當歸(各等分)

白話文:

冬葵子(略微炒一下),柴胡、桑白皮、赤茯苓、赤芍藥、當歸(各等分)

此亦子淋之方也。

白話文:

這也是治療孩童遺尿的方子。

滑可以去著,故用冬葵子。清升則濁自降,故用柴胡。氣化則能出,故用桑皮。辛利則能潤竅,故用當歸。而赤苓、赤芍者,取其入血而利丙丁也。

白話文:

滑利可以去除阻塞,所以使用冬葵子。清透上升就能下降濁水,因此用柴胡。氣化就能排出來,故用桑皮。辛味通利就能潤澤孔竅,所以用當歸。而赤苓、赤芍,是取其進入血液以及活絡丙丁。

3. 木通散

木通紫蘇葉,香葇,桑白皮(各一錢),枳殼檳榔,條芩(各五分),訶子皮,木香(各三分)

白話文:

木通、紫蘇葉、香葇、桑白皮(各五公克),枳殼、檳榔、條芩(各二點五公克),訶子皮、木香(各一點五公克)

妊娠身體浮腫,四肢脹急,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妊娠時身體浮腫、四肢脹急、小便困難者,此方可用於治療。

妊娠氣血朝胎,營衛之行澀,故令身體浮腫,四肢脹急,而小便不利也。是方也,紫蘇流氣於表,桑皮、枳殼、木通、木香、檳榔流氣於裡,香葇流氣中之濕。條芩流氣中之熱,訶子流氣中之液。服藥之後,營衛流行,氣血健運,則浮腫諸疾可得而皆愈矣。或問:何以不利小便?余曰:《內經》有言,氣化則能出矣。故知本之醫,只調其氣,無用淡滲為也。

白話文:

懷孕時,氣血會流向胎兒,營衛之氣的運行會受到阻滯,所以會出現身體浮腫、四肢脹急、小便不暢的情況。這個方劑中,紫蘇可以宣發表氣,桑皮、枳殼、木通、木香、檳榔可以宣發裡氣,香葇可以宣發中焦的濕氣。條芩可以宣發中焦的熱氣,訶子可以宣發中焦的水液。服用此藥後,營衛之氣運行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那麼浮腫等疾病就可以得到痊癒。有人問:為什麼不利小便?我說:《內經》上說,氣化才能出。所以懂得根本的醫生,只調其氣,不用淡滲之法。

4. 三合湯探吐法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半夏陳皮

白話文:

人參:滋補元氣,益氣生津。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茯苓:健脾寧心,益氣利水。

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芍藥:養血調經,柔肝止痛。

地黃:滋陰補血,清熱涼血。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妊娠轉胞,不得小便者,此湯服之,探吐數日愈。胞,非轉也,由孕婦中氣怯弱,不能舉胎,胎壓其胞,胞系了戾,而小便不通耳,故用二陳、四物、四君子三合煎湯而探吐之,所以升提其氣,上竅通而下竅自利也。

白話文:

如果孕婦的小便排出不順暢,服用這個藥方,探吐幾天就能痊癒。胎胞並不是實際上翻滾,而是因為孕婦中氣虛弱,無法將胎兒往上舉,胎兒壓迫著胎胞,胎胞的系統因此受到阻礙才會出現小便不暢的現象。因此使用二陳、四物、四君子三帖藥合煎,讓孕婦服用,並讓她吐出藥汁,目的是為了提升孕婦的氣,讓上竅暢通,下竅自然也就會排便順暢。

5. 束胎丸

白朮(二兩),茯苓(七錢半),陳皮(三兩,不見火),黃芩(夏一兩,春秋七錢,冬五錢)

白話文:

白朮(80公克),茯苓(37.5公克),陳皮(120 公克,未經火炒),黃芩(夏季 40 公克,春秋季 28 公克,冬季 20 公克)

妊娠七、八月間,服此,胎氣斂束,令人易產。凡患產難者,多由內熱灼其胞液,以致臨產之際,乾澀而難,或脾氣怯弱,不能運化精微,而令胞液不足,亦產難之道也。故用白朮、茯苓益其脾土而培萬物之母,用黃芩清其胎熱,瀉火而存胞液。乃陳皮者,取其辛利,能流動中氣,化其肥甘,使胎氣不滯,兒身勿肥耳。此束胎之義也。

白話文:

懷孕七、八個月時,服用此藥,胎氣束縛收斂,使人容易生產。凡是患有生產困難的人,大多是由於內熱灼傷胞液,導致臨產時乾澀難產;或者脾氣怯弱,不能運化精微,導致胞液不足,也是產難的原因。因此,用白朮、茯苓益其脾土而培育萬物之母,用黃芩清其胎熱,瀉火而存胞液。至於陳皮,取其辛利,能流動中氣,消化其肥甘,使胎氣不滯,嬰兒身體不肥胖。這就是束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