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7)

1. 目睛露白

毒去之後,衛氣受虧而元氣益損,督脈縮急,致睛上吊,也不省人事,無魂者不治;但只露睛而無他症,可以保元湯加陳米,助胃益氣以固真元也。若七日前者,必不可治。

白話文:

當毒素排出後,衛氣會受損,元氣也會更虛弱,督脈會收縮緊繃,導致眼睛上吊,失去意識。如果魂魄離體,就無藥可救了。如果只出現眼球露出症狀而沒有其他狀況,可以使用保元湯加陳米,幫助胃氣運作,補充元氣,穩固正氣。如果在發病後七天內,則必定無法救治。

2. 咽啞水嗆

心氣舉擊出於肺而為聲,咽竅若管籥焉。痘出氣喉初時不覺,及肌表之痘成漿,內痘亦成漿,其毒壅盛,則氣出管籥窄狹,故氣舉擊出之聲不清而咽啞,如飲湯水。毒痘壅礙會厭門,不易進納,乃溢入氣喉,氣喉不受物,故發而為嗆。若穀食有渣,自能入門不嗆,非如水溢犯氣道也。

白話文:

心氣衝擊上升,通過肺部而發出聲音,咽喉就像管笛一樣。痘瘡初發於氣管,開始時沒有感覺,等表層的痘瘡化為膿液,內部的痘瘡也化為膿液,其毒性充盛,那麼氣體通過管道狹窄,所以衝擊而發出的聲音不清,而且咽喉嘶啞,就像喝了湯水一樣。毒痘阻塞於會厭,不易吸入,於是溢出進入氣管,氣管無法接受外物,所以發出聲響而導致嗆咳。如果糧食裏有殘渣,那麼自然能夠進入而不嗆咳,這與水溢出侵犯氣道不同。

故咽啞水嗆,七日後作者不醫自愈。何也?外痘黶而內自痊也。若七日前見,便為逆症,以風邪阻塞腠理,痰唾稠黏,有礙氣道,其毒不能盡行肌表故耳。先賢治甘桔湯,預防清其氣道,誠為妙法。

白話文:

因此,咽喉啞痛和嗆水的情況,在七天後會自動好轉。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外表的痘瘡會變得暗黑,而內部也會自行痊癒。假若在七天前發現這種情況,那便是逆症,是由於風邪阻滯皮膚腠理,導致痰液黏稠,阻礙氣道,毒氣無法完全發散到皮膚表面所致。前輩醫家使用甘桔湯來治療,預先疏通氣道,確實是很妙的方法。

3. 失血發泡

毒氣大盛,血弱,錯經妄行,或吐或便,皆不能治。獨鼻出,傳注督脈,不犯其內,為無害。若陽瘡痘毒間出者,則為走泄。走泄多肉分空虛,毒無定位矣。其發水泡者,血有不足,不能載毒歸附,致氣毒盛,有過本位,津液隨之,發為水泡。宜保元湯白朮山楂,少潤水氣以平之。

白話文:

當毒氣旺盛、血液虛弱時,經脈會錯亂運行,出現嘔吐或腹瀉的症狀,這些都難以治療。只有通過鼻子排出的毒氣,循著督脈傳導,不會侵犯內臟,因此無害。但如果身體有陽瘡痘毒同時發作,就會轉為走泄。走泄時,多肉分虛,而毒氣沒有固定的位置。如果出現水泡,表示血液不足,無法容納毒氣,導致氣毒過盛,超過本身的位置,津液跟著外溢,形成水泡。此時宜服用保元湯,並加入白朮和山楂,稍微滋潤水氣以平衡。

水泡一症,最難治。原其放苗之初,根腳嫩紅而血散亂,痘頂皮白最薄,光亮如水晶,易於長大。若此水泡稀少,根紅活頂潤澤,或頭面背胸亦有正痘,或在後發些少正痘,如粟米大者,猶有生意,可照前用參、耆、芎、歸,加甘草肉桂糯米為使,磨木香酒乳服之。若一齊湧出,無大小,根腳淡不治。

白話文:

水泡這一症狀,是最難根治的。追溯其形成的源頭,開始出現水泡時,根部紅嫩而經絡紊亂,水泡頂部的皮膚最薄,光亮如水晶,容易長大。如果水泡數量稀少,根部紅潤有活力,水泡頂部滋潤,或者頭面、背部、胸部也有正常的痘痘,或者在後期長出少量正常痘痘,像小米粒般大小,說明還有生機,可以依照前面的方法,使用參、耆、芎、歸,再加入甘草、肉桂、糯米,將木香粉末磨碎,用酒和乳汁調服。如果全身同時湧現出大小不一的水泡,根部顏色發淡,則無法治癒。

苗不潤澤,灰暗者不治。九日形色已定,亦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