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6)

1. 觀形色

痘謂之痘,象形命名,得其形為順,失其形為逆。其色血而成圓者,氣為之形象乎天,痘出而血從,則圓必周淨。附氣而成暈者,血為之影象乎地,痘出而氣從,則暈必光明。夫色之紅者,痘始出也;白者,毒未解也;黃者,毒將解也;干黃者,毒盡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氣滯也;黑者,毒滯而血乾也;焦褐者,氣血枯也。如紅變白,白變黃者生;紅變紫,紫變黑者死之兆也。

白話文:

痘瘡稱為痘,是根據其形狀形象命名。符合其形狀的發展是順序,不符合其形狀的發展是逆序。痘瘡顏色鮮紅且呈圓形,說明痘瘡的元氣旺盛,痘瘡周圍的血色好,圓形痘瘡必定完整乾凈。痘瘡周圍附著的元氣形成暈圈,說明痘瘡的血液充足,痘瘡周圍的血色好,暈圈必定明亮。痘瘡的顏色紅色,說明痘瘡剛長出來;白色,說明毒素尚未消散;黃色,說明毒素即將消散;乾黃色,說明毒素完全消散;灰白色,說明血氣不足,元氣停滯;黑色,說明毒素停滯,血氣枯竭;焦褐色,說明元氣和血液枯竭。如果紅色變成白色,白色變成黃色,表示病情好轉;如果紅色變成紫色,紫色變成黑色,表示病情危重。

痘之稀者,毒火不勝其氣血自解,間有氣血弱而風寒侵,泄瀉所陷;毒藥所傷者,亦難保痊。稠如綴粟者,氣血不勝其毒火動生風,表裡不順,營衛不調,七竅壅塞,可易療乎?間有氣血勝者,其形圓淨不連,其色紅活不滯,雖稠密可治。

白話文:

長痘痘稀疏的情況,是毒火不敵氣血,自然消散。偶爾會遇到氣血較弱,寒風入侵,導致腹瀉,痘痘消退;受到毒藥傷害的,也很難痊癒。

長痘痘密集如綴滿的粟米,是氣血不敵毒火,毒火促動風氣,表裡不順,營衛失調,七竅堵塞,很難治療。

偶爾會遇到氣血較強的狀況,痘痘形狀圓淨、不連接,顏色紅潤、不暗滯,即使痘痘密集,也能治療。

2. 防斑疹

(疹即麻疹,斑即斑毒。疹小於痘而成片,斑大於痘而紅紫。)

痘毒出於臟而深,疹斑出於腑而淺。疹痘受於運化之間,是以經而易解。有難解者,為內實而外中風寒也。夫痘從外解,疹從內解,此不易常法。若痘出之際,毒趨百竅,被風寒封固腠理,兼氣血壯盛,濕蒸火熾,系動腑毒,因而痘疹並出,是皆不順之候。如痘出稀疏,可以升麻湯解之,疹散痘出,其勢自利。

白話文:

痘瘡的毒源深藏於內臟,而疹斑的毒源較淺,位於體表的腑臟之間。疹子和痘瘡都是由身體代謝的運化過程中所產生,因此容易透過治療而痊癒。如果難以痊癒,是因為內臟有積熱,又受到外來的風寒侵襲。痘瘡是由於體外毒氣排出,而疹斑是由於體內毒氣排出,這與一般的病情發展不同。如果痘瘡發作時,毒氣攻入身體各個部位,又被風寒侵襲,阻礙皮膚毛孔,加上氣血旺盛,濕熱火氣旺盛,就會引發內臟毒氣,導致痘瘡和疹斑同時發作,這都是病情不順的徵兆。如果痘瘡稀疏,可以使用升麻湯來治療,疹斑散開,痘瘡發作,病情會自然好轉。

若痘太盛,其疹雖解而氣血已先受虧,誠恐內虛不能收斂,是尚難議。有生其有夾斑者,乃血太盛而衛氣疏缺,不能密護脈絡,至太過之血夾痘上浮,陳氏所謂三番痘疹是也。如痘出起齊,內必虛矣。內虛則斑從內解,不解以升麻湯加歸芍主之。又有結痂後而發餘毒者,熱盛煎熬內分,其斑必爛。

白話文:

如果痘痘太多,即使痘疹消退,但氣血已經受損,擔心身體虛弱而無法收斂,這就難以判斷了。有人長痘痘時伴有血斑,這是因為血氣太盛,衛氣不足,無法嚴密保護脈絡,導致過多的血液夾帶著痘痘浮起,陳氏所說的「三番痘疹」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痘痘同時出現,說明內部必定虛弱。內虛則血斑會從內部消散,如果不散發,可以使用升麻湯加當歸、芍藥來治療。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結痂後發出餘毒,這是因為熱氣太盛,煎熬內部,導致血斑腐爛。

此以解毒湯加歸芍防風,甚則大連翹飲、傅生肌散,無不瘳矣。若夾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滯不能宣發之故。當服四順清涼飲,利下一二次而退,則血附氣位,急進四君子湯黃耆薑棗。如瀉不止,加肉果藥,須預煎,伺斑退即服,防其損陷期。謂用藥之機,如用兵也。

白話文:

可以使用解毒湯加上歸芍防風治療。嚴重時可以使用大連翹飲或傅生肌散,沒有治不好的。如果同時還有毒邪發作,顏色鮮紅如火,那是毒素滯留無法宣發所致。應服用四順清涼飲,讓它通便一兩次後退散。然後,血液會依附在氣的部位,這時應迅速服用四君子湯加上黃耆、薑和棗。如果腹瀉不止,可加入肉果藥,但必須先煎好。等到斑痕消退後再服用,以防止病情惡化。用藥時機就像用兵一樣,時機恰當才能奏效。

3. 驗唇口

唇口與五臟相通,氣血盛衰,受毒深淺,觀此可知吉凶也。未出宜紅活如常,不宜燥裂乾紅。如見黃白紫赤而不潤澤,或氣粗熱盛,舌白,至唇口濕處而為胃爛者,皆不可治。如唇上痘出相連,諸痘未漿而此痘已先黃熟,則其毒內攻已成,使毒難成漿,尤為不治之證。間有氣血下陷,毒攻唇口糜爛成疳。

白話文:

嘴脣和五臟相通,氣血盛衰,中毒深淺,從嘴脣上可以看到吉凶。未出痘時,嘴脣應該紅潤有光澤,不應乾燥發裂。如果嘴脣發黃、白色、紫色、紅色但沒有光澤,或者氣息粗重、發熱、舌頭發白,到嘴脣濕潤的地方變成糜爛,這些情況都無法醫治。如果嘴脣上連續長痘,其他痘痘還沒有化膿,而這個痘痘已經先變黃變熟,表明毒素已經內攻形成,使得毒素難以化膿,這是無法醫治的症狀。有時氣血下陷,毒素侵襲嘴脣口腔,糜爛成疳。

疳雖成,若得黃白膿水出者,尚可治也。又有黃色如干醬,其肉臭爛,一日爛一分,則二日爛一寸,名走馬疳者,世無可治之方也。若痘未褪謝,連唇口結乾紅渣滓,頰紅唇紫,此乃欲成肺癰之候。治宜解毒清肺,以解毒湯陳皮、歸芍、桔梗黃連,甚則大連翹飲,隨症加減。

白話文:

雖然疳病已經形成,但如果出現黃白膿水,還有機會治療。還有一種黃色如醬油的疳病,肉會腐爛發臭,每天爛一分,兩天就會爛一寸,稱為「走馬疳」,目前醫界沒有可治癒的方法。如果痘疹沒有消退,嘴脣和嘴角連接處結出乾燥的紅色渣滓,臉頰發紅嘴脣發紫,表示快要形成肺癰。治療宜採用解毒清肺的方法,在「解毒湯」中加入陳皮、當歸、芍藥、桔梗、黃連,嚴重時可加用大連翹湯,根據症狀加減用藥。

4. 發渴

津液不能制火,宜大補元氣。保元氣,加麥門冬五味子,甚則加參苓白朮散。陰虛火動,渴難治。

白話文:

當身體津液不足以抑制火氣時,宜以補益元氣為主。為了保護元氣,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嚴重的可再加用參苓白朮散。如果體內陰虛而火氣旺盛,口渴難以調整。

5. 癢塌

氣虛而血上行,鹽醃皮肉抓破倒塌,宜保元湯倍耆助表,加芍制血,或加何首烏。有食毒而發中氣者,宜解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氣虛而血氣上逆,皮膚肌肉因為鹽醃而潰爛,應該使用保元湯加倍黃耆以幫助表氣,再加芍藥來抑制血氣,或者可以再加何首烏。若是因為食物中毒導致中焦(脾胃)受傷,則應該用解毒藥物來治療。

6. 別寒熱

痘氣非熱不發,其出非熱不損。未出之前宜大熱以發其毒,卻乃頭溫足冷,不能發其毒,反致攻內,此當熱而不熱也。毒既出,宜表裡和平,長養氣血,助毒成漿,乃反熱,煎熬氣血往來不寧,不能拘收其毒,毒無出路,甚則氣滯血失之患作矣。是皆逆候也。但觀氣粗麵赤,耳尻反熱,耳骫之間,平時冷處,今皆熱,可見熱盛也。

白話文:

痘瘡如果沒有體內熱氣,就不會發病;痘瘡發出後,如果沒有熱氣,痘毒就不會消除。痘瘡未長出時,應該用大熱的方法發出毒氣,現在卻是頭部發熱,足部冰冷,無法發散毒氣,反而導致毒氣攻入內部,這是應該發熱卻不發熱的情況。毒氣發出後,應該讓身體內外平衡,滋養氣血,幫助毒氣化成膿液,但是現在卻發熱,煎熬氣血,使氣血運行不暢,不能收束毒氣,毒氣無處發散,嚴重時就會氣滯血失。這些都是反常的徵兆。只要觀察到呼吸粗重、臉色發紅、耳後的頸部發熱,耳朵後面平時冰冷的地方現在都發熱,就能看出體內熱盛。

治法在前宜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在後以保元湯加桂助氣血以逐毒也。初發寒熱為實,因血氣與毒火相攻,氣血旺而不受邪觸故也。已出而發則為虛矣。七日前後獨熱者,痘蒸氣血與毒俱盛之過也。七日前後獨寒者,為氣血虛損而毒氣內郁太盛,難治矣。十四日獨熱者,為餘毒易治。

白話文:

治療方法的前期,以「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為宜。後期,使用「保元湯」加入桂枝,幫助氣血運行,以驅除毒素。

最初發作時出現寒熱症狀,表示病情實證,是由於氣血旺盛,與毒火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寒熱症狀已經出現,則表示病情虛證。

發疹前七天前後出現單純發熱症狀,是由於痘毒與氣血過分旺盛所致。發疹前七天前後出現單純發冷症狀,則是由於氣血虛弱,毒氣內鬱過盛,難以治療。

發疹十四天後出現單純發熱症狀,表示殘餘毒素較少,容易治療。

7. 寒戰鬥牙 鬥即咬

七日前見寒戰者表虛,鬥牙者內虛也。七日後見寒戰者氣虛極也,鬥牙者血虛極也。氣虛以保元湯加桂以助陽分,血虛以保元湯加芎歸益陰分。有不省人事,閉目無魂,譫語狂煩,撏衣摸縫,鬥牙不已者,此氣血將盡,覆水難收矣。七日前早用保元湯,猶為可治。

白話文:

七天前如果出現寒戰,表示身體表氣虛弱。牙關緊咬則表示身體內氣虛弱。七天後出現寒戰,表示氣虛已到了極點。牙關緊咬則表示血虛到了極點。氣虛應使用保元湯,再加桂枝以幫助強化陽氣;血虛應使用保元湯,再加川芎和當歸以滋補陰血。如果出現神志不清、閉目無神、胡言亂語、煩躁不安、亂抓衣服、牙關緊咬不止等症狀,說明氣血已經快要耗盡了,難以挽回。七天前及早使用保元湯,還有救治的希望。

8. 面目預腫

痘發五六日,面目先腫光亮者,因血有餘,虛陽動作,其氣妄行肉分。七日後氣退毒陷,不可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