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衍

《神農本草經》~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柳花

味苦,寒。主風水黃疸,面熱、黑。一名柳絮。葉:主馬疥痂創;實:主潰癰,逐膿血;子汁:療渴。生川澤。

白話文:

(植物)味苦,性寒。主治風水病(黃疸),面色發熱、發黑。別名:柳絮。

葉:主治馬疥瘡和創傷;

果實:主治潰瘍腫瘤,排出膿血;

種子汁:治療口渴。

生長於水澤地帶。

《名醫》曰:生琅邪。

白話文:

《名醫》記載:生於琅邪。

案:《說文》云:柳,小楊也;檉,河柳也,楊木也。《爾雅》:檉,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莖小楊,又旄澤柳。郭璞云:生澤中者,又楊,蒲柳。郭璞云:可以為箭,《左傳》所謂董澤之蒲。《毛詩》云:無折我樹杞。《傳》云:杞,木名也。陸璣云:杞,柳屬也。

白話文: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柳」,是小楊樹;「檉」,是河邊的柳樹或楊樹。《爾雅》中說:「檉」,是河邊的柳樹。郭璞解釋說:現在河邊莖部發紅的小楊樹,又稱旄澤柳。郭璞說:長在沼澤中的,又稱楊,也就是蒲柳。郭璞說:蒲柳可以用來做箭,就是《左傳》中提到的董澤之蒲。《毛詩》中提及:「不要折斷我的杞樹。」《毛詩傳》解釋說:「杞」,是一種樹名。陸璣說:「杞」,屬於柳樹一類。

2. 楝實

味苦,寒。主溫疾傷寒,大熱煩狂,殺三蟲、疥瘍,利小便水道。生山谷。

《名醫》曰:生荊山。

白話文:

**味道:**苦、寒

功效:

  • 治療溫熱性疾病,如傷寒
  • 退燒,治療高熱煩躁
  • 殺死寄生蟲,如三蟲
  • 治療疥瘡
  • 利尿

**生長環境:**生長在山谷

**《名醫》記載:**荊山有生長

案:《說文》云:楝,木也。《中山經》云:其實如楝。郭璞云:楝,木名。子如指頭,白而黏,可以浣衣也。《淮南子·時則訓》云:七月,其樹楝。高誘云:楝實,鳳凰所食,今雒城旁有楝樹。實,秋熟。

白話文:

《說文解字》記載:楝,是一種樹木。

《山海經》中記載:楝樹的果實像楝樹果。郭璞解釋說:楝樹是一種樹木,它的果實像手指頭,顏色是白色,有黏性,可以用來洗衣服。

《淮南子·時則訓》中記載:到了七月,楝樹開始結果。高誘解釋說:楝樹果實是鳳凰的食物,現在洛陽城附近有楝樹。楝樹果實秋季成熟。

3. 郁李仁

味酸,平。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水道。根:主齒齦腫,齲齒,一名爵李。生堅齒川穀。

《吳普》曰:郁李,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御覽》)。

《名醫》曰:一名車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及邱陵上。五月、六月採根。

白話文:

此藥味酸,性質平和。主治腹部和全身浮腫,並能利尿。

**根:**主治牙齦腫痛和蛀牙,又名「爵李」或「堅齒川穀」。

記載出處:

《吳普》中記載:郁李又名雀李、車下李或棣(見於《御覽》)。

《名醫》中記載:又名車下李或棣。生長在高山和丘陵上。五月、六月採收根部。

案:《說文》云:棣,白棣也。《廣雅》云:山李,雀其鬱也。《爾雅》云:常棣,棣。郭璞云:今關西有棣樹,子如櫻桃,可食。《毛詩》云:六月食鬱。《傳》云:郁,棣屬。劉稹《毛詩·義問》云:常棣之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正赤,食之甜。又《詩》云:常棣之花。

白話文:

文獻記載:《說文解字》中說:棣樹,就是白棣樹。《廣雅》中說:山李子,又名雀其鬱。《爾雅》中說:常棣,就是棣樹。郭璞說:現在關中的地區有棣樹,它的果實像櫻桃,可以食用。《詩經》中記載:六月時節吃鬱果。《詩經傳》中說:鬱,是一種棣樹。劉稹在《毛詩義問》中說:常棣樹高五、六尺;果實像李子那麼大,顏色鮮紅,味道香甜。另外《詩經》中還記載了:常棣的花朵。

《傳》云:常棣,棣也。陸璣云:奧李,一名雀李,一曰李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子如李子,可食。沈括《補筆談》云:晉宮閣銘曰:華林園中,有車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侏。

白話文:

《傳》中說:常棣,就是棣棠花。陸璣說:奧李,又叫雀李,還有一種說法叫李下李,在山中各地都有。它的花,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在六月中旬成熟,個頭大,像李子一樣,可以食用。沈括在《補筆談》中說:晉朝宮殿的銘文中記載:華林園中,有車下李314株,有薁李1株。

4. 莽草

味辛,溫。主風頭癰腫、乳癰、疝瘕,除結氣、疥瘙(《御覽》有癰瘡二字),殺蟲魚。生山谷。

白話文:

此藥味辛,性溫。主要用來治療風熱引起的頭面腫脹、乳房膿瘍、疝氣硬塊,能消除結塊氣滯、疥瘡瘙癢(《御覽》中另有「癰瘡」二字),也能殺死蟲子和魚。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曰:莽草,一名春草。神農:辛;雷公、桐君:苦,有毒。生上谷山谷中或冤句。五月採。治風(《御覽》)。

白話文:

《吳普》說:莽草,又名春草。

《神農本草經》記載:辛味;

《雷公炮製藥性解》和《桐君採藥錄》記載:苦味,有毒。

生長在山谷中或冤句。五月採摘。

治療風痹(《御覽》)。

《名醫》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生上谷及冤句。五月採葉,陰乾。

白話文:

《名醫》中說:一種植物叫葞,也叫春草。產於上谷和冤句。五月採集它的葉子,在陰涼處晾乾即可。

案:《中山經》云: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又葌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可以毒魚。《爾雅》云:葞,春草。郭璞云:一名芒草。《本草》云:《周禮》云:翦氏掌除蠹物,以薰草莽之。《範子計然》云:莽草,出三輔者,善。陶弘景雲:字亦作兩。

白話文:

翻譯:

記載:《中山經》說:朝歌山上有種草,名叫莽草,可以毒魚。葌山上還有一種樹,形狀像棠樹,但是是紅色的,它的葉子可以毒魚。《爾雅》說:葞,是一種春天的草。郭璞說:別名為芒草。《本草經》說:《周禮》說:翦氏負責清除有害的蟲子,用薰草燻烤莽草。《範子計然》說:莽草,產自三輔地區的最好。陶弘景說:莽字也可以寫成兩。

雷丸(《御覽》作雷公丸),味苦,寒。主殺三蟲,逐毒氣、胃中熱,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兒百病(《御覽》引云:一名雷矢。《大觀本》作黑字)。生山谷。

白話文:

雷丸(《御覽》中記載為雷公丸)

味道: 苦,性寒

功效:

  • 殺死體內的三種寄生蟲
  • 排出體內的毒氣和胃熱
  • 對男子有益,對女子無益
  • 用於製作藥膏,可治療小兒百病(《御覽》引述:又名雷矢,《大觀本》中寫作黑字)

生長環境: 山谷中

《吳普》曰:雷丸,神農:苦;黃帝、岐伯、桐君:甘,有毒;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御覽》引云:一名雷實。或生漢中。八月採)。

白話文:

《吳普》說:雷丸,神農說它味苦;黃帝、岐伯、桐君說它味甘,有毒;扁鵲說它味甘,無毒;李氏說它大寒。(《御覽》引用中說: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雷實。可能生長在漢中。八月採集。)

《名醫》曰:一名雷矢,一名雷實。生石城及治中土中。八月採根,曝乾。

案:《範子計然》云:雷矢,出漢中。色白者,善。

白話文:

《名醫》中記載:一種名為雷矢的植物,又名雷實。生長於石城和土中。在八月採收其根部,曬乾即可。

另一典籍《範子計然》記載:雷矢生長在漢中地區,顏色越白的越好。

5. 桐葉

味苦,寒。主惡蝕、創著陰皮,主五痔,殺三蟲。花:主傳豬創,飼豬,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醫》曰:生桐柏山。

白話文:

草藥具有苦味,性寒。主治惡瘡、侵蝕皮膚的創傷、痔瘡,還能殺死寄生蟲。它的花:可以治療豬的傷口,餵豬食用,可以使其體重增加三倍。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記載:生長在桐柏山。

案:《說文》云:桐,榮也;梧,梧桐木,一名梓。《爾雅》云:櫬梧,郭璞云:今梧桐。又榮桐木,郭璞云:即梧桐。《毛詩》云:梧桐生矣。《傳》云:梧桐,柔木也。

白話文: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桐」是指榮華昌盛。「梧」是梧桐樹,又稱為梓樹。《爾雅》提到:「櫬梧」指梧桐樹,郭璞解釋說:「就是現在的梧桐。」此外還有榮桐樹,郭璞說:「就是梧桐。」《詩經》中寫道:「梧桐生長了。」《詩經注釋》解釋說:「梧桐是一種柔軟的樹木。」

6. 梓白皮

味苦,寒。主熱,去三蟲。葉:搗,傳豬創,飼豬,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醫》曰:生河內。

白話文:

藥性:味道苦,性寒。

主治功能:治療熱症,祛除體內的寄生蟲。

葉子:搗碎後敷於豬的傷口上,並餵豬食用,可以讓豬長得比原來大三倍。

生長環境: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記載:這種藥材產於河內。

案:《說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檟,楸也。《爾雅》云:槐,小葉曰榎。郭璞云:槐,為楸楸;當細葉者,為榎;又大而皵,楸。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為楸。又椅梓,郭璞云:即楸。《毛詩》云:椅,桐梓漆。《傳》云:椅,梓屬。陸璣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梓、梓關;桐皮,曰椅。

白話文:

《說文解字》記載:梓,就是楸樹,有時候也寫作榟,而椅梓也是楸樹的一種。楸,也就是梓;檟,也叫楸。《爾雅》記載:槐樹,小葉的叫做榎。郭璞說:大葉的槐樹就叫做楸楸;葉子細小的就稱為榎;枝幹較粗、皮質較粗糙的就叫做楸。郭璞又說:樹老了,樹皮就會變厚,皮質粗糙的即為楸。另外,椅梓,郭璞說:就是楸樹。《詩經》記載:椅樹、桐樹、梓樹、漆樹。《詩經傳》記載:椅,屬於梓樹一類。陸璣說:梓樹,是楸樹中樹紋疏鬆、木材為白色的,能結果實的,又稱梓或梓關;樹皮為桐色的,稱為椅。

7. 石南

味辛,苦。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實:殺蠱毒,破積聚,逐風痹。一名鬼目。生山谷。

白話文:

(此藥材)味道辛辣,苦澀。主要功能是滋養腎氣,治療內傷、陰氣衰弱等症狀,還能強壯筋骨、皮毛。此外,對於実症,它具有殺死蠱毒、消散積聚、祛風除痺的功效。還有個別名叫做「鬼目」。此藥材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曰:生華陰。二月、四月採實,陰乾。

白話文:

《名醫》一書記載:生長在華陰。二月、四月採集成熟的果實,陰乾保存。

8. 黃環

味苦,平。主蠱毒、鬼注、鬼魅、邪氣在臟中,除咳逆寒熱。一名凌泉,一名大就。生山谷。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主治蠱毒、鬼祟侵擾、邪氣入臟,緩解咳嗽、逆冷發熱。別稱凌泉、大就。生長於山谷中。

《吳普》曰:蜀,黃環,一名生芻,一名根韭。神農、黃帝、岐伯、桐君、扁鵲:辛;一經:味苦,有毒。二月生。初出正赤,高二尺;葉黃,員端、大莖,葉有汗,黃白。五月實員,三月採根。根黃,從理如車輻,。解治蠱毒(《御覽》)。

白話文:

《吳普》記載:蜀,又名黃環,別名生芻或根韭。根據神農、黃帝、岐伯、桐君、扁鵲等醫家的說法,蜀味辛;根據《一經》記載,味苦,有毒。在二月生長。剛長出時呈深紅色,高約二尺;葉子呈黃色,圓頭大莖,葉面有黃白色汗液。五月結果,三月採收根部。根呈黃色,從莖上分出的根脈排列如車輪輻條。蜀可以解治蠱毒(根據《御覽》記載)。

《名醫》曰:生蜀郡。三月採根,陰乾。

白話文:

《名醫》上說:生長在蜀郡這個地方。三月時候採收其根部,在陰涼處晾乾。

案:《蜀都賦》有黃環。劉逵云:黃環,出蜀郡。沈括《補筆談》云:黃環,即今朱藤也。天下皆有,葉如槐,其花穗懸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師人家園圃中,作大架種之,謂之紫藤花者,是也。

白話文:

根據《蜀都賦》,有「黃環」這種植物。劉逵說:「黃環」產自蜀郡。沈括在《補筆談》中說:「黃環」就是現在的紫藤。這種植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葉子像槐樹的葉子,花序呈紫色,像葛藤一樣懸垂,花可以做菜吃,但是不能用火煮熟,而且有小毒。京城人家中的花園裡都會種上一個大架子,種上這種植物,把它叫做「紫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