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erb Database

古代中醫主治「疝氣」的中藥單方清單

關於疝氣的中藥方劑清單,總共數量是335個,最多顯示300個

疝氣是中醫古代疾病之一,又稱小腸氣、脫腸、墜腸等。中醫認為,疝氣多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所致,主要病機為氣虛、血虛、痰濕、熱毒等,導致腸管或其他臟器由正常位置下降到腹壁薄弱處,形成包塊。

疝氣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腹股溝或腹壁出現包塊,可自行縮回或用手推回,伴有疼痛、脹滿、下墜感等症狀。根據疝氣的發病部位不同,可分為腹股溝疝、臍疝、切口疝、白線疝等。

中醫治療疝氣,主要以扶正祛邪、行氣活血、補氣健脾、益氣固腎等法為主。常用方藥有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補氣固腎湯等。此外,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外治方法,對疝氣也有一定的療效。

疝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久站、久坐、重體力勞動。
  2. 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部用力。
  3. 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4.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5. 定期複查,及時治療。

如果出現疝氣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清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