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燒酒

YAO SHAO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5%
肺經 14%
胃經 12%
腎經 11%
心經 8%
大腸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1%
三焦經 1%
小腸經 0%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藥燒酒

整體功效: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 風氣濕痹,胃脘肚腹疼痛,疝氣,腰膝疼痛,膈噎瀉痢,氣逆積滯,痞塊,感寒冒風頭痛,胸腹脹悶,呃逆,瘡癩風疾,婦女經閉,赤白癥瘕。

藥燒酒是一味中藥方劑,由胡桃仁、大棗、蜂蜜、酥、蒼朮、陳皮、厚朴、白朮、香附、當歸、砂仁、生地黃、烏藥、何首烏、茯苓、輕粉、補骨脂、白芍、川牛膝、枳殼、半夏、川芎、五加皮、杏仁、花椒、虎骨、甘草、茴香、獨活、羌活、防風、荊芥、木香、白芷、沉香等多種中藥組成。它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氣濕痹、胃脘肚腹疼痛、疝氣、腰膝疼痛、膈噎瀉痢、氣逆積滯、痞塊、感寒冒風頭痛、胸腹脹悶、呃逆、瘡癩風疾、婦女經閉、赤白癥瘕等症。

方解: 藥燒酒由多種中藥組成,其中胡桃仁、大棗、蜂蜜、酥具有補益肝腎、潤腸通便的功效;蒼朮、陳皮、厚朴、白朮、香附、當歸、砂仁、生地黃、烏藥、何首烏、茯苓、輕粉、補骨脂、白芍、川牛膝、枳殼、半夏、川芎、五加皮、杏仁、花椒、虎骨、甘草、茴香、獨活、羌活、防風、荊芥、木香、白芷、沉香等中藥均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藥燒酒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氣濕痹、胃脘肚腹疼痛、疝氣、腰膝疼痛、膈噎瀉痢、氣逆積滯、痞塊、感寒冒風頭痛、胸腹脹悶、呃逆、瘡癩風疾、婦女經閉、赤白癥瘕等症。

注意事項: 藥燒酒性溫,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
  • 《醫林纂要》
  •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胡桃肉斤,小紅棗(去核)斤,白蜜半斤,酥油4兩,蒼朮(炒)2兩,陳皮2兩,厚朴(薑炒)2兩,白朮(炒)2兩,香附(炒)2兩,當歸2兩,砂仁2兩,生地2兩,烏藥2兩,赤白何首烏(竹刀去皮)2兩,白茯苓1兩,蘇子1兩,破故紙(炒)1兩,白芍(炒)1兩,牛膝(去蘆)1兩,枳殼(炒)1兩,半夏(薑制)1兩,川芎1兩,五加皮1兩,杏仁(去皮)1兩,川椒(去目)1兩,虎骨(酥炙)1兩,甘草5錢,小茴香5錢,獨活5錢,羌活5錢,防風5錢,荊芥5錢,木香5錢,白芷5錢,沈香5錢。
上銼,生絹袋盛,堆花燒酒一大壇,入藥固封,浸百日。
隨證上下,飢飽隨量服。

方劑組成解釋


藥燒酒由多種中藥組成,其中胡桃仁、大棗、蜂蜜、酥具有補益肝腎、潤腸通便的功效;蒼朮、陳皮、厚朴、白朮、香附、當歸、砂仁、生地黃、烏藥、何首烏、茯苓、輕粉、補骨脂、白芍、川牛膝、枳殼、半夏、川芎、五加皮、杏仁、花椒、虎骨、甘草、茴香、獨活、羌活、防風、荊芥、木香、白芷、沉香等中藥均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藥燒酒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氣濕痹、胃脘肚腹疼痛、疝氣、腰膝疼痛、膈噎瀉痢、氣逆積滯、痞塊、感寒冒風頭痛、胸腹脹悶、呃逆、瘡癩風疾、婦女經閉、赤白癥瘕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藥燒酒性溫,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腹股溝疝氣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坐骨神經痛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月經稀少睪丸疼痛腫脹打嗝呃逆

相同名稱方劑


藥燒酒,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四。 組成:胡桃肉半斤,小紅棗(去核)半斤,白蜜半斤,酥油4兩,蒼朮(炒)2兩,陳皮2兩,厚朴(薑炒)2兩,白朮(炒)2兩,香附(炒)2兩,當歸2兩,砂仁2兩,生地2兩,烏藥2兩,赤白何首烏(竹刀去皮)2兩,白茯苓1兩,蘇子1兩,破故紙(炒)1兩,白芍(炒)1兩,牛膝(去蘆)1兩,枳殼(炒)1兩,半夏(薑制)1兩,川芎1兩,五加皮1兩,杏仁(去皮)1兩,川椒(去目)1兩,虎骨(酥炙)1兩,甘草5錢,小茴香5錢,獨活5錢,羌活5錢,防風5錢,荊芥5錢,木香5錢,白芷5錢,沉香5錢。 主治:風氣濕痹,胃脘肚腹疼痛,疝氣,腰膝疼痛,膈噎瀉痢,氣逆積滯,痞塊,感寒冒風頭痛,胸腹脹悶,呃逆,瘡癩風疾,婦女經閉,赤白癥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