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湯

SHANG X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四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心經 17%
脾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3%
腎經 8%
膀胱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傷心湯

組成:

茯神、黃芩、遠志、生地黃、甘草、阿膠、半夏、附子、桂枝、生薑、石膏、麥門冬、大棗。

功效:

心臟氣血不足,導致腹背相引疼痛,無法彎腰或仰身。

藥方介紹:

1. 桂枝:

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生薑:

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4. 大棗:

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大棗適用於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可調經理氣,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5.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6. 阿膠:

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7. 茯神:

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茯神常被用於治療失眠,驚悸,心神不寧等症狀;也可改善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腹脹等症狀;此外,茯神還能利尿消腫,改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8.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9.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10.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11. 生地黃:

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12. 石膏: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13. 遠志:

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總結:

傷心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茯神、黃芩、遠志、生地黃、甘草、阿膠、半夏、附子、桂枝、生薑、石膏、麥門冬、大棗等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補益氣血、活絡經脈、溫中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心臟氣血不足,導致腹背相引疼痛,無法彎腰或仰身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茯神3兩,黃芩3兩,遠志3兩,乾地黃3兩,甘草1兩,阿膠1兩,糖1兩,半夏2兩,附子2兩,桂心2兩,生薑2兩,石膏4兩,麥門冬4兩,大棗30枚。
以水1鬥,取煮3升,去滓,納糖、阿膠更煎,取2升2合,分3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茯神、黃芩、遠志、生地黃、甘草、阿膠、半夏、附子、桂枝、生薑、石膏、麥門冬、大棗,這些中藥可以分為四類:

  1. 補心氣的中藥:茯神、黃芩、遠志、生地黃、甘草、阿膠。
  2. 溫陽散寒的中藥:附子、桂枝、生薑、石膏。
  3. 緩急止痛的中藥:半夏。
  4. 補益脾胃的中藥:麥門冬、大棗。

這些中藥可以共同作用,補心氣,溫陽散寒,緩急止痛,從而改善心氣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俛仰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3. 本方有滑腸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傷心湯, 出處:《千金》卷十四。 組成:茯神3兩,黃芩3兩,遠志3兩,乾地黃3兩,甘草1兩,阿膠1兩,糖1兩,半夏2兩,附子2兩,桂心2兩,生薑2兩,石膏4兩,麥門冬4兩,大棗30枚。 主治:心氣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俛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