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脹化臌丸

XIAO ZHANG HUA G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脾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10%
腎經 9%
膀胱經 7%
小腸經 4%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消脹化臌丸》方劑組成介紹

杏仁: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大戟: 大戟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淡豆豉: 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風熱表症、喉嚨腫痛、瘡瘍腫毒、水腫、腳氣等疾病,也可以治療胸悶、腹脹、逆氣、喘吸、便祕等消化不良問題。淡豆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易於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緩解各種症狀。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甘遂: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但由於甘遂有毒,應慎用,不可久服,以免傷正氣。此外,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服用甘遂。在服用甘遂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西洋參: 西洋參具有傳統的滋補功效,包括生津止渴、補氣、滋陰和安神。其中,西洋參最著名的功效是補氣,這也是它藥用價值的精髓所在,在中醫臨牀中應用廣泛。此外,西洋參還能滋陰清熱、生津止渴,適用於肺虛咳嗽、咽乾口渴、虛熱煩倦等諸症。此外,西洋參清心安神、治虛煩失眠、精神不安,對於心智受損的神經衰弱、健忘、癡呆、昏迷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療效。

延胡索: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其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改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此外,延胡索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療各種疼痛證候。

芫花: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葶藶子: 葶藶子的傳統功效包括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其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水腫、尿少、咽喉腫痛等症狀。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消脹化臌丸》方劑組成中,每味中藥都有其獨特的功效,搭配使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有效治療腹脹腹滿、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的症狀。其中,西洋參具有補氣、滋陰、安神的作用,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的作用,甘遂具有瀉下、逐水的作用,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的作用,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的作用,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的作用,豬牙皁具有利水消腫、通淋的作用,大戟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的作用,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芫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作用,葶藶子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西洋參2兩,巴豆霜1兩5錢,甘遂(炙)3兩,豆豉3兩,玄胡(炙)4兩,大黃5兩,牙皂8兩,大戟(炙)8兩,杏仁(炒)3兩,芫花(炙)6兩,葶藶子4兩,乾薑4兩,抽葫蘆8兩。
扶脾和中,利水消脹。
上為細末,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十六兩用滑石細粉四兩為衣。
每服5分。
孕婦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西洋參、巴豆、甘遂、淡豆豉、延胡索、大黃、豬牙皂、大戟、杏仁、芫花、葶藶子、乾薑等十三味中藥組成。其中,西洋參、巴豆、甘遂、淡豆豉、延胡索、大黃、豬牙皂、大戟、杏仁、芫花、葶藶子均具有消脹化臌的功效,而乾薑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消脹化臌、利水通便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腹瀉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消脹化臌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西洋參2兩,巴豆霜1兩5錢,甘遂(炙)3兩,豆豉3兩,玄胡(炙)4兩,大黃5兩,牙皂8兩,大戟(炙)8兩,杏仁(炒)3兩,芫花(炙)6兩,葶藶子4兩,乾薑4兩,抽葫蘆8兩。 主治:扶脾和中,利水消脹。主治:氣臌、水臌,中滿腹脹,四肢浮腫,水道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