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水氣二十九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耆芍藥桂酒湯主之。

白話文:

有人問:黃汗這種疾病,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並口渴,症狀像風水,汗水沾濕衣服,顏色深黃如柏樹的汁液,脈象沉穩,這是怎麼得來的?

老師回答:由於汗水出入水中洗澡,水從汗孔進入身體而得,宜用黃耆、芍藥、桂枝和酒煮成的湯來治療。

黃汗為病,身體胕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上,色正黃如柏汁。此以汗出入水,水從汗孔入里,浸淫經絡,阻其營衛,衛鬱而為腫,營鬱而為熱。經熱鬱蒸,泄而為汗,肌肉滋濕,汗色正黃。緣脾為濕土,而主肌肉,土濕木鬱,則發黃色,木主五色,入土化黃故也。

白話文:

黃汗是一種疾病,身體浮腫,發熱出汗,口渴,症狀類似於風水病,汗液沾染在衣服上,顏色鮮黃如柏樹汁液。這是因為汗液出入水,水通過汗孔進入體內,浸濕經絡,阻礙氣血運行,導致氣滯而引起浮腫,血滯而導致發熱。經絡因發熱而鬱積蒸發,排出體外變成汗液,肌肉因此滋潤且出汗,汗液顏色鮮黃。這是因為脾胃具有濕潤的特性,主掌肌肉,如果脾胃濕潤且氣滯,就會發黃,而氣掌管五種顏色,進入脾胃就會化為黃色。

木鬱風動,是以發渴。木氣遏陷,是以脈沉。黃耆芍藥桂酒湯,黃耆、桂枝,行營衛之郁遏,芍藥、苦酒,瀉經絡之瘀熱也。

白話文:

當肝氣鬱結時,會導致風氣運行受阻,因此產生口渴。肝氣鬱結加重,會導致脈象深沉。使用黃耆、芍藥、桂枝、苦酒製成的湯劑,可以疏通營衛的鬱結,芍藥和苦酒具有瀉經絡瘀熱的作用。

黃耆芍藥桂酒湯(五十三)

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苦酒,即醋也。

白話文:

將這三種藥材(黃連、黃柏、黃芩)放入醋一升、水七升的混合液中,煮至剩下三升。趁溫熱時服用一升。適合治療心煩。服用六七天後症狀應能解除。如果心煩症狀未改善,可能是因為醋阻礙了藥物的吸收。醋就是醋酸。

2. 水氣三十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營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白話文:

出黃汗的症狀是雙腿發冷,假如有發熱的情況,這是風寒濕邪侵犯關節所致;飯後就出汗,而且晚上常常盜汗,這是營氣不足所致;出汗後反而發熱,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皮膚病變;持續發熱不止,很容易生惡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就變輕,久而久之會出現胸中疼痛,腰以上出汗而腰以下不出汗,腰痛且無力,感覺皮膚底下好像有東西在動,嚴重時會食慾不振、身體疼痛、煩躁不安、小便困難。這都是黃汗的症狀,要用桂枝加黃耆湯來治療。

黃汗之病,經熱內郁,而不外達,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是寒濕格其陽氣,外熱內寒,此屬歷節。黃汗外冷內熱,食後水穀未消,中氣脹滿,經熱愈郁,皮毛蒸泄,是以汗出。又暮常盜汗出者,此衛氣不斂,營氣之外泄也。若汗出之後,反更發熱者,經熱不為汗減,久而營血瘀蒸,不能外華,皮腠肌膚枯澀,必生甲錯。發熱不止,血肉腐潰,必生惡瘡。

白話文:

黃汗這種疾病,是體內熱氣鬱結,無法散發到體外,所以兩條小腿總是冰冷的。如果出現發熱的情況,那是寒濕阻滯了體內的陽氣,外熱內寒,這屬於關節病。黃汗是外冷內熱,飲食後食物沒有消化,導致腹脹氣滿,體內的熱氣更加鬱結,皮膚和毛孔蒸發出汗液。此外,到了晚上經常盜汗,這是因為衛氣不斂,營氣外泄導致的。如果出汗後反而更加發熱,說明體內的熱氣並沒有隨著出汗而減少,時間久了,營血淤積蒸發,無法外泄,皮膚和肌肉變得乾燥粗糙,必定會出現皮膚甲錯。如果發熱持續不斷,血肉腐爛潰爛,必定會產生惡瘡。

若身體沉重,汗後輒輕者,濕隨汗泄,暫時輕鬆,久而汗奪血虛,木枯風作,必生瞤動,瞤即風木鬱沖,胸中疼痛。風木升泄,故汗出腰半以上。風木鬱勃,經絡鼓盪,故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濕遏經絡,故身體疼重,煩躁。濕旺木鬱,故小便不利。此為黃汗,宜桂枝黃耆湯,薑、甘、大棗,培土而和中,芍藥、桂枝,通經而瀉熱,黃耆助衛氣以達皮毛。輔以熱粥,而發微汗,以瀉經絡之鬱熱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就覺得輕快,這是因為濕氣隨汗排出,暫時減輕了體內濕氣。但時間久了,汗液過多會導致血虛,就像樹木枯萎後導致風起,從而引起抽搐。抽搐是因為風木鬱滯上沖,導致胸部疼痛。風木向上發散,所以出汗只到腰部以上。風木鬱結,經絡會受到鼓蕩,因此腰肋會疼痛,感覺就像皮膚裡有東西。濕氣阻滯經絡,導致身體沉重,煩躁。濕氣過盛,風木鬱滯,所以小便不利。這是黃汗的症狀,可以使用桂枝加黃耆湯治療。薑、甘草、大棗可以補益脾胃,芍藥、桂枝可以疏通經絡,瀉熱。黃耆可以幫助衛氣到達皮膚。輔以溫熱粥,稍微發汗,以排除經絡中的鬱熱。

桂枝加黃耆湯(五十四)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黃耆(二兩)

白話文:

桂枝(18克),芍藥(18克),甘草(12克),紅棗(12顆),生薑(18克),黃耆(12克)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食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3. 水氣三十一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主之。

氣分,清陽之位,而濁氣痞塞,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此下焦陰邪逆填陽位,必緣土敗而水侮也。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甘、棗,培其土虛,附子溫其水寒,麻黃瀉其滯氣,薑、桂、細辛,降其濁陰也。

白話文:

氣分屬於清陽的位置,但是濁氣堵塞,導致心下堅硬如盤,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下焦的陰邪逆行,填塞在陽位,一定是因為土虛而水逆導致的。

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

  • 甘草、大棗:補充土氣虛弱。
  • 附子:溫暖寒涼的水分。
  • 麻黃:排出滯氣。
  • 薑、桂、細辛:降低濁陰。

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五十五)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二兩)

白話文:

桂枝(9克),生薑(9克),甘草(6克),大棗(12顆),麻黃(6克),附子(1顆,經過炙制),細辛(6克)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4. 水氣三十二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此緣水飲所作,以水旺土濕,胃氣上逆,壅阻膽經下行之路,因而痞結心下,堅硬不消。枳朮湯枳實瀉水而消痞,白朮燥土而補中也。

白話文:

心窩深處有塊堅硬的結塊,大如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因為喝水太多而造成的,因為水旺會讓土濕,胃氣往上逆,堵住了膽經下行的路,所以心窩底下才會生結塊,堅硬而不消解。枳朮湯可以瀉掉水氣來消除結塊,白朮可以乾燥脾土來補益中氣。

枳朮湯(五十六)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