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後藤省

《傷風約言》~ 脈論

回本書目錄

脈論

1. 脈論

脈者。四診中之末。而其言不竢贅也。漢唐以來。方書取其一。舍其三。而一又未明。訛承掩藏。不肯勇革。是以本邦醫人。亦皆移於浮辭。可深嘆哉。凡四診之於病機也。彼此參伍。不可欠一。吾門於四診上。非惟加之按腹候背手足看法。且以鼻嗅知病人臭惡之氣。此可謂詳補古今未言及之缺典者矣。

於是乎邪之淺深久近。證之輕重緩急。斷然無復可疑者也。夫脈元是血氣活潑充灌之勢。內非各開三口沸騰而出。則一藏一府。一陰一陽之患。更無顯於兩手掌後之理。而況有運氣支於分配。假託之可言者乎。何也。有一病人。於茲暗坐室中。穴壁出手。嘿然不謂形色性情。

試使歷幾醫人。切其脈道。而預以辨識何病何證者。則予未之或聞也。意其持脈。即驗輕重生死之一事。而絕無某病見某脈之定規也。略可知矣。先以中指探掌後高骨上為關。得其關位。然後齊下鹽禁二指。若人臂長。則疏排其指。臂短則密排其指。輕手得之曰舉。重手得之曰按。

不重不輕委曲求之曰尋。所謂三指停穩者。自然之行也。二指不足。四指有餘。仍執其中焉耳。古不稱關。總寓尺寸。故素問似以中附為關位。關之前。去魚際為一寸。而鹽指之所下。因名曰寸。關之後去尺澤為一尺。而禁指之所下。因名曰尺。原其關名肇於八十一難。此以三指揣按之次。

猶兩州畫首之設一門也。又秦越人雖無明文。而不主喉傍跗上。獨取兩手掌後者。其見卓矣。蓋病脈之來。多不單至。然全屬大小浮沉遲數六脈。而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遲不數。調勻和緩。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謂之平脈。故緊弦細伏促結等脈。今之病者。雖多有之。亦無不自六脈而推焉。

其他華人。妄立脈名圖形韻語。以便記誦。而鹵莽滅裂。實不能自知者也。就其分呼。愈添蛇足。皆使後人以啟好異之心矣。方書論脈。非但七表八里九道之謬名。而如素問之鼓搏喘橫。張機之惵卑榮章綱損縱橫逆順。及奇經太素天和真藏關格妊娠。五運六絕七獨等脈。皆是無用餖飣。

不堪其煩也。畢竟脈者。惟察數與不數耳。脈數俗呼謂之脈進。即病進也。殆可以一言蔽矣。不問男女老幼。不別外感內傷。若指下脈數。或兼見沉細。則輕者必重。重者必危。危者必死。甚可畏焉。又有脈傍行者謂之反關。或有一手反關者。或有兩手反關者。或有反關得病。

則順行復原位者。至於其六脈之見則一也。此得之於有生之初。而不可必為病脈矣。大概有證脈相符者。有脈證相左者。或元氣頓虛之證。其初脈病也多。或元氣漸虛之證。其初脈病也少。故後世舍三取一之人。如夫脈之不始病者。飄然自外。而遂致篤證矣。嗚呼。學者朝研夕考。

翻悟前迷。則可免乎連代沿習之歧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