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貺

《全生指迷方》~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辨脈形及變化所主病證法

浮脈之狀,在皮膚輕手得之,重按則似有若無。王於秋,主肺,主風,主虛乏短氣。秋得之為順,春得之為賊邪,冬得之為虛邪,夏得之為實邪,又為微邪,其病不治自愈。純浮為感風,浮弦為虛勞,浮緊為風寒,浮芤為衄血,浮滑為風痰,浮洪為風氣壅滯,浮微為氣不足,浮緩為風虛,四肢不隨,浮澀為傷肺咯血、嗽血,浮遲為傷憊,浮弱為虛損,浮濡為氣血俱不足。又看見於何部位,以臟腑經絡推之,余皆仿此消息。

白話文:

浮脈的症狀,在皮膚輕輕按壓即可發現,用力按壓則似有若無。浮脈出現在秋天,主肺,主風,主虛乏短氣。秋天出現浮脈是正常的,春天出現浮脈是邪氣侵犯,冬天出現浮脈是虛邪,夏天出現浮脈是實邪,也是細微的邪氣,這種病不用治療自己就會痊癒。純浮脈是感風了,浮弦脈是虛勞,浮緊脈是風寒,浮芤脈是衄血,浮滑脈是風痰,浮洪脈是風氣鬱結,浮微脈是氣不足,浮緩脈是風虛,四肢不隨,浮澀脈是傷肺咯血、嗽血,浮遲脈是傷憊,浮弱脈是虛損,浮濡脈是氣血俱不足。還要觀察浮脈出現在什麼部位,以此推斷臟腑經絡的病症,其他脈象也以此類推。

沉脈之狀,取於肌肉之下得之。主臟病,沉滯伏匿。在寸為心肺鬱伏,悲憂不樂。在關為肝脾不利,中滿善噫䐜脹。濕勝則腫滿溏泄,食不化,支膈,胠脅滿,善恐。在尺則為石水,腹腫硬,以指彈之殼殼然有聲,小便澀。沉緊為腸間積寒痛,沉澀結為五氣積聚成形,沉數或疾為骨蒸,沉滑為腎消、骨枯、善渴、小便數。純沉為腫重,足膝不利,不得履地,得之於陰濕之氣。

白話文:

沉脈是指脈搏沉伏,取之於肌肉之下。主治臟腑疾病,以沉滯伏匿為特徵。沉脈在寸口,反映心肺氣機鬱伏,情志悲憂不樂。沉脈在關脈,反映肝脾不利,腹部脹滿,呃逆吐酸或脹氣。此外,濕邪盛則腫滿,大便溏泄,食物不消化,出現脅肋滿痛,容易恐懼。沉脈在尺脈,反映腎水不足,腹腫堅硬,以手指叩之有聲響,小便不通。沉脈緊,為腸間積寒疼痛。沉脈澀而結,為五氣積聚成形。沉脈數或疾,為骨蒸。沉脈滑,為腎虛消瘦,骨枯,口渴,小便頻數。純沉脈,為腫脹沉重,足膝不利,不能行走,多因陰濕之氣所致。

沉而微,五臟氣衰,骨痿不能起。

遲脈之狀,往來極遲,一息三至。為陰盛陽虛之候,若手足厥不回者死。五臟氣短,不能朝於氣口,肺腎俱衰也。《太素脈訣》作肺腎俱絕。陳無擇《三因方》云:遲者應動極緩,與人迎相應,則濕寒凝滯,與氣口相應,則虛冷沉積,為寒為痛。遲而澀為癥瘕咽酸。

白話文:

遲脈的症狀是,脈搏跳動極慢,一息之間只跳動三次。這是陰盛陽虛的徵兆,如果手腳冰冷不回暖,則會死亡。五臟之氣虛弱,不能到達氣口,肺腎俱衰。《太素脈訣》中說肺腎俱絕。陳無擇在《三因方》中說:遲脈應當動作極緩,與人迎脈相應,則是濕寒凝滯;與氣口脈相應,則是虛冷沉積,為寒為痛。遲而澀的脈象是癥瘕咽酸。

數脈之狀,往來急數,一息六至。為陽盛陰微之候。寸脈見之為熱,為躁,為煩。左關為目赤頭痛煩滿,右關為口臭胃煩嘔逆。尺中見為小便黃赤,大便閉澀。與人迎相應為熱,與氣口相應或為瘡。

白話文:

脈搏的狀態,來回快速跳動,一呼吸間搏動六下。這是陽氣旺盛,陰氣微弱的徵兆。寸脈出現這種情況,是發熱、煩躁不安、心煩意亂的徵兆。左關脈出現這種情況,是眼睛發紅、頭痛、煩躁、頭脹滿的徵兆。右關脈出現這種情況,是口臭、胃部不適、嘔吐、反胃的徵兆。尺中脈出現這種情況,是小便黃赤、大便閉澀的徵兆。與人迎穴相應的部位發熱,與氣口穴相應的部位可能出現瘡癤。

洪脈之狀,大而隱指。若大而散漫,是謂氣衰。大而浮,風客於衛,咳出青黃膿如彈丸大,若不出則傷肺。下利得脈大,利益甚。霍亂得之吉。又其脈主夏,屬心。

白話文:

洪脈,脈象大而隱約。如果脈象大而散漫,這是氣衰的表現。脈象大而浮,是風邪侵襲了衛氣,咳嗽出來的膿痰像是青黃色的小球,如果不咳出來就會傷害肺臟。下利時脈象洪大,這是很有利的徵兆。霍亂時脈象洪大也是吉兆。洪脈與夏季相應,屬於心臟。

虛脈之狀,浮大無力,遲而且柔,又如蜘蛛絲。此陽氣衰少,陰氣獨居,為多汗亡陽,形氣蕭索,其人不壽。

白話文:

虛脈的表現是:浮、大、無力、遲、緩、柔,又像蜘蛛絲一樣。這是因為陽氣衰弱,陰氣獨存,導致多汗、陽氣耗盡,形體和精神都虛弱蕭索,這樣的人壽命不會長。

散脈之狀,浮而無力,至數不齊,渙漫不收,更甚於虛,或來多去少,按之如無。此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候。左寸軟散,為陽虛不斂。右寸見之,為氣耗汗出。肝脈軟散,色澤者,當病溢飲。脾脈得之,色不澤,當病足胻腫。尺脈見散,為精氣衰耗。又產婦得之生,孕婦得之死。

白話文:

  1. 散脈的症狀是:脈浮而無力,脈搏數目不齊,脈搏渙散不收,比虛脈更加嚴重,有時脈搏來得多,去得少,按脈搏時感覺不到脈搏。這是氣血俱虛,根本脫離的徵兆。
  2. 左寸脈軟散,是陽虛不斂的徵兆。右寸脈見軟散,是氣耗汗出的徵兆。
  3. 肝脈軟散,脈色澤者,應患有溢飲。脾脈得之,脈色不澤,應患足胻腫。
  4. 尺脈見軟散,是精氣衰耗的徵兆。產婦脈見軟散,主生;孕婦脈見軟散,主死。

芤脈之狀,如浮而大,於指面之下,其形中斷,又如流水不相續,或如瀉漆之形,斷而倒收,又似弦而軟。(《太素脈訣》云:芤脈之狀,中空弦散。)主吐血,嘔血,衄血,男子失精,婦人胞漏,半產,血崩。又曰,其狀弦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弦芤相搏,此名為革,金刑木而傷肝也。

白話文:

芤脈的脈象,好像漂浮而大,在手指的指面上,它的形狀中間斷裂,又好像流水不連續,或者像瀉漆的形狀,斷裂並且倒著收回去,又有點像弦脈一樣柔軟。(《太素脈訣》說:芤脈的脈象,中間空虛,弦脈散亂。)主吐血、嘔血、鼻血、男子失精、女子胞漏、滑胎、血崩。另外說,它的脈象弦大,弦則為緊,大則為芤,弦脈和芤脈搏動在一起,這種叫做革脈,是金刑木而傷肝。

芤而滑,嘔吐,甚則亡血。芤而數,陽陷陰中,血妄行。芤而急,風冷入血,下血如豚肝,臍腹痛,死不治。芤而弦,因失血致勞傷。芤而微或散,久成血枯。

白話文:

脈搏洪大而滑利,伴有嘔吐,嚴重者吐血不止。脈搏洪大而數急,為陽陷入陰中,血妄行。脈搏洪大而急促,為風寒之邪侵入血液,下血如豬肝,臍腹疼痛,病情危重危及生命。脈搏洪大而弦緊,是因失血過多致勞傷。脈搏洪大而微弱或散亂,久而久之會導致血枯。

濡脈之狀,極軟弱,如以指按水中綿,如有如無。(《太素脈訣》云:諸部脈形,按之極小。)為陰陽俱不足,濕冷霧露之氣所傷。為病,頭重如以濕熱之物裹首;大筋軟短,小筋弛長,為痿弱骨不能立;又為亡津液,精神不收;(《十便良方》云:精神乾急或偏枯,血脈痹,得之風冷濕氣也。余同前。)又為脛酸枯細,手足常厥冷,肉理不密。

白話文:

脈搏的狀態非常虛弱,就像用手指按在水中的棉花一樣,若有似無。(《太素脈訣》說:各個部位的脈象,按之極小。)這是因為陰陽都虛弱,被濕冷霧露之氣所傷。表現的症狀是頭重如濕熱之物裹著頭;大筋軟短,小筋鬆弛變長,導致虛弱無力,骨骼不能站立;還因為津液枯竭,精神無法集中。(《十便良方》說:精神乾枯或偏枯,血脈痹阻,是由於風寒濕氣引起的。我的看法與前者相同。)還表現為小腿痠痛枯槁細弱,手足經常冰冷,肌肉組織不緻密。

微脈之狀,極微,或似有似無。為氣血不足,為虛憊,亡血,亡汗,小便數或白濁。若微數為陰虛,客陽內熱,穀氣少也。若在尺部,腎脂枯,髓不滿骨。若在左關則肝虛血不足,目視𥉂𥉂,筋緩弱。若在右關則虛滑泄注,穀不化,腸鳴及漿粥不入胃。若在右寸,則為肺損背寒,口中如含霜雪,咳嗽肌疏,不可以風,短氣。

白話文:

微弱的脈搏,極細小,有時候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是氣血不足,身體虛弱,失血過多,出汗過多,小便頻繁或小便混濁引起的。如果脈搏微弱而快速,則可能是陰虛,邪陽內熱,穀氣不足。如果在尺脈上出現這種脈搏,則可能是腎精枯竭,骨髓不足。如果在左關出現這種脈搏,則可能是肝虛血不足,目光呆滯,筋脈鬆弛無力。如果在右關出現這種脈搏,則可能是虛滑泄瀉,穀物不能消化,腸鳴腹瀉,漿粥類食物不能進入胃部。如果在右寸出現這種脈搏,則可能是肺氣虛,背部寒冷,口中如含霜雪,咳嗽肌肉鬆弛,不能受風,呼吸短促。

若在左寸,為心虛恍惚,憂思不樂,多恐,如人將捕之。若六部俱微,則陽不及四肢,足脛冷,手足厥,常欲湯火暖之。陳無擇《三因方》云:微者,極細而軟,似有若無。與人迎相應,則風暑自汗。與氣口相應,則微陽脫泄。入里,病脈微,為虛,為弱,為衄,為嘔,為泄,為亡汗,為拘急。

白話文:

如果脈象出現在左寸,則患者心虛恍惚,憂思不樂,多疑多慮,好像有人要抓他。如果六部脈搏都微弱,則陽氣不能到達四肢,足脛發冷,手腳冰涼,經常想要用熱水或火來暖和身體。陳無擇在《三因方》中說,微弱的脈象,極細而柔和,似有若無。如果微弱的脈象與人迎脈相應,則風熱自汗。如果微弱的脈象與氣口脈相應,則微陽脫泄。如果脈象沉入裏部,脈搏微弱,則為虛弱,為衄血,為嘔吐,為泄瀉,為亡汗,為拘急。

微弱為少氣,為中寒。

革脈之狀,渾渾革至如湧泉,謂出而不返也。為陰氣隔陽,又為溢脈。蓋自尺而出,上於魚際,亦謂之離經,無根本也。又覆脈之狀,自寸口下退,過而入尺,皆必死之脈也。

白話文:

革脈的徵象是:脈搏往返滾動,似泉水湧出,表示氣血已經溢出而不回去。這是因為陰氣隔絕了陽氣,另稱之為「溢脈」。它從尺脈發出,向上行至魚際穴,是屬於離經脈象,沒有根本。再者,覆脈的徵象是:從寸口脈下往下退,經過關脈然後進入尺脈,這都是必死的脈象。

伏脈之狀,重於沉,指下尋之方得,蓋時見時隱也。(《太素脈訣》云:伏脈之狀,其形沉伏,隱隱其位。)此陰陽之氣相伏也,或陰中伏陽,陽中伏陰。脈疾為伏陽內熱,身雖寒而不欲蓋衣。脈遲小,有來無去,此伏陰在內,陽氣不得入也,其人身雖熱而但欲覆被向火。

白話文:

伏脈的狀態,比沉脈更為深藏,手指按脈才能發現,這是因為伏脈有時會出現,有時又會隱藏。(《太素脈訣》中說:伏脈的狀態,其形狀隱藏、沉伏,它的位置隱約難見。)這是陰陽之氣互相掩藏的緣故,有可能是陰中藏著陽氣,也有可能是陽中藏著陰氣。脈搏跳動得快,這是伏陽內熱的表現,即使身體寒冷也不想蓋衣服。脈搏跳動得慢而且弱小,有來無去,這是伏陰在內,陽氣不能進入的表現,即使身體發熱也只想要蓋被子靠近火爐。

脈實者有伏氣在內,澀者有動氣,在左則左病,在右則右病,在臍則居臍上下,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

牢脈之狀,如弦而實,尋之則散。(《太素脈訣》云:指下尋之不動。)為五勞六極七傷之病。若加數疾則發熱,加短遲則發寒,疾遲不常則寒熱,肢體迫急,情思不樂。

白話文:

牢脈的症狀,就像琴絃一樣緊繃而堅硬,如果試圖觸診,就會散開。(《太素脈訣》說:用手指試探,不會移動。)這是五勞、六極、七傷等疾病的症狀。如果再加上數脈和疾脈,則會發熱;如果再加上短脈和遲脈,則會發寒;如果疾脈和遲脈交替出現,則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肢體也會感到緊張和緊迫,情緒也會不愉快。

實脈之狀,舉按有力,重按隱指愊愊然。氣不利,亦主伏陽在內,蒸熱勞倦,胃氣壅塞,為內癰。實數為三焦閉熱,大便秘實。滑為癖飲癥瘕留聚之病。實大為氣盛閉塞。(《太素脈訣》,)實大作實洪。實沉為臟腑氣不通,帶短(《太素脈訣》云:實而短。)為宿穀不化。

白話文:

實脈的狀態是,按下去有力量,用力按下去隱隱約約有彈跳感。氣不順暢,也可能是因為陽氣潛伏在體內,蒸熱導致勞累疲倦,胃氣鬱結,形成內癰。實數脈是三焦閉熱,大便祕結。滑脈是嗜好飲酒、癥瘕留聚的疾病。實大脈是氣盛閉塞。實大脈也作實洪脈。實沉脈是臟腑氣機不通,同時伴有短促的脈象(《太素脈訣》說:實而短促的脈象)是宿穀不化導致的。

弱脈之狀,小而無力。為精不足,短氣,表裡俱衰,為暴下。陰並於陽,汗出不止者死。又為腳弱筋緩,足不能履地。惡寒,不可出風。

白話文:

弱脈的症狀是,脈搏微弱無力。這是因為精氣不足,呼吸短促,表裡俱虛,是由於突然下瀉引起的。陰陽並合,汗出不止的,就會死亡。還有就是腳部無力,筋骨鬆弛,不能站立行走。怕冷,不能見風。

細脈之狀,細細似線。(《太素脈訣》云:其形細微。)陰氣勝陽也。又為手足寒,氣少,慘慘不舒暢。又血不榮於四肢,謂寒則澀而不流行也。(《太素脈訣》云:又主冷泄痢。)

白話文:

細脈的外觀,細得像線一樣。《太素脈訣》說:細脈的形狀細微,這是陰氣勝過陽氣的緣故。此外,細脈還伴隨著手足冰冷、氣息微弱、精神不振、萎靡不振等症狀。這是由於血液不能榮養四肢,而寒邪則使氣血凝澀而不流通。《太素脈訣》說:細脈還主導冷泄、痢疾等疾病。

緩脈之狀,不遲不疾,一息四至,往來得中,實得土氣。(《太素脈訣》云:緩脈之狀,如柳葉也。)緩甚,為病四肢不收,受濕而痹。緩而沉,脾氣滯,志意不舒展,氣痞多噎。緩而澀,肌肉不仁,津液不流行,榮衛失度,因以致風。緩而微,為消氣。緩而滑,為熱中多食。

白話文:

脈搏緩慢的狀況,不快也不慢,一息之間脈搏跳動四次,往返之間節奏適中,這是得到了土的元氣。(《太素脈訣》中說:脈搏緩慢的狀況,就像柳樹的葉子。)脈搏過於緩慢,就會出現四肢不收縮,受到濕氣而導致痹症的病症。脈搏緩慢而深沉,脾氣滯留,心情意念不能舒展,氣塞多噎。脈搏緩慢而澀,肌肉不敏感,津液不能運行,榮衛失調,從而導致風病。脈搏緩慢而微弱,是氣虛的表現。脈搏緩慢而滑利,是熱中多食的表現。

緩而短,穀不化,為溏泄。緩而浮,為風嚲曳。陳無擇《三因方》云:緩者,浮大而軟,去來微遲。與人迎相應,則風熱入臟。與氣口相應,則怒急傷筋。緩而在下,為風為寒,為弱為痹,為疼為不仁,為氣不足,為眩暈。緩而滑為熱中。緩而遲,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

白話文:

  • 大便緩慢且短少,穀物無法消化排泄,稱為「溏泄」。
  • 大便緩慢且漂浮,是因風邪而導致的「風嚲曳」。
  • 陳無擇在《三因方》中說:「緩」是指大便漂浮、體積大而柔軟,排便遲緩。
  • 與「人迎」穴相關應,則風熱之邪侵入臟腑。
  • 與「氣口」穴相關應,則因憤怒急躁而損傷筋脈。
  • 大便緩慢且在下部,是因風寒之邪所致,可能出現身體虛弱、痹痛、疼痛、麻木、氣血不足、頭暈等症狀。
  • 大便緩慢且滑膩,是因熱邪在體內。
  • 大便緩慢且遲滯,是虛寒之邪相搏,食入生冷食物則會咽喉疼痛。

澀脈之狀,往來極澀,如水不能流,或聚於指下,或綿綿如瀉漆,斷而倒收,又似止非止。(《太素脈訣》云:澀脈之狀,如刀口到指,不離其所。)主男子亡血失精,婦人胎妊不成,月候凝澀,或崩傷不止,五帶,敗血在腹,或血瘕成形,筋急寒痹。浮澀為肺病,咯血咳嗽,虛勞。

白話文:

澀脈的症狀是,往來脈搏極其澀滯,好像水流受阻無法順暢流動,有時候脈象停留在指下,有時脈搏綿延細弱如流動的油漆,脈搏斷斷續續,像是要停止但又沒有完全停止。(《太素脈訣》中提到:澀脈看起來像刀口觸及指頭,不離開它的位置。)預示男子有亡血失精的症狀,婦女容易胎兒不穩、月經不調或崩漏不止,還有月經帶下、敗血留在腹部,或者血凝塊成形,筋骨僵硬,寒痹症狀。浮澀脈是肺部疾病、咯血咳嗽、虛勞的徵兆。

澀中時弦,為金木相剋,脅下痛,不得臥者死。在左寸,為心痹寒慄,病積溲血。在左尺,為病小腹積氣。在右關,則病心腹時滿。在左關,則病筋急積寒。

白話文:

  • 如果在澀中的同時又有弦脈,這是金和木互相傷害而引起的,往往表現為左脅下疼痛,疼痛劇烈到無法平躺休息,這種情況下則病人往往會死亡。
  • 如果澀脈出現在左寸,這就是心臟氣血痹阻,導致身體發冷發抖,同時伴有排血尿的症狀。
  • 如果澀脈出現在左尺,表明小腹中有寒氣積聚,引起疼痛。
  • 如果澀脈出現在右關,表明心腹部時常感到飽脹。
  • 如果澀脈出現在左關,表明筋脈急迫,可能是由於寒邪積聚引起的。

結脈之狀,大小不定,往來不拘,數至時一止。主氣不流行,腹中症癖,氣塊成形。或因大病後亡津液,亡血,或驚恐神散而精不收,或夢漏亡精,又多慮而心氣耗也。若無是因,則其人壽不過一二年。

白話文:

脈搏的表現,大小不定,出現沒有規律,脈搏次數到一定程度時便會暫停。主因是氣血運行不暢,腹中有病症,氣塊成形。或者因為大病之後津液、血液虧虛,或者因為驚恐過度精神渙散、精氣不能收斂,或者夢中遺精,再或者思慮過多導致心氣消耗。如果沒有這些原因,那麼此人的壽命不超過一兩年。

代脈之狀,其來如斷絕,而相待其息以至時,搏而動。主血氣虧損,或驚憂積甚,形氣不相得也。

滑脈之狀,指下如水之流,或如轉珠而滯礙。(《太素脈訣》云:不緩、不洪、不實,如珠之形。)主嘔吐,主飲。滑而弦細者為支飲,咳逆倚息,面浮腫。滑而緊,停寒積飲吞酸,腸間漉漉有聲。滑而弦,留飲在胃,頭痛而眩。滑而數,為中暍,甚則為痓,手足瘛瘲搐搦也。

白話文:

滑脈的狀態,在指尖上感覺像水流,或像轉動的珠子但有些阻礙。(《太素脈訣》說:不緩、不洪、不實,像珠子的形狀。)主吐、主飲。滑且弦細的是支飲,咳嗽逆氣倚息,臉浮腫。滑且緊,是寒停積飲吞酸,腸間漉漉有聲。滑且弦,是留飲在胃,頭痛而眩。滑且數,是中暑,嚴重的話就是癎,手腳麻木抽搐。

滑而緩,熱中,消穀引食。滑而細沉為消渴,帶微為消中,不渴,小便數。滑實為氣盛上熱。滑大而數,為心氣熱越,多汗。滑而微小為多盜汗。在尺滑為狐風疝,在右寸口為肺風疝,在右關則為脾風疝,在左關則為肝風疝。

白話文:

  1. 滑而緩,熱中,消穀引食:脈搏滑而緩慢,表示體內有熱,容易消化食物,但也會引起食慾增加。
  2. 滑而細沉為消渴:脈搏滑而細弱,沉伏不清,表示有消渴症,即糖尿病。
  3. 帶微為消中,不渴,小便數:脈搏滑而微弱,病人不覺得口渴,但小便次數增多,表示有消渴症,即糖尿病。
  4. 滑實為氣盛上熱:脈搏滑而實,表示體內氣盛,上焦有熱。
  5. 滑大而數,為心氣熱越,多汗:脈搏滑而大,而且跳動數次,表示心氣熱盛,容易出汗。
  6. 滑而微小為多盜汗:脈搏滑而微弱,表示容易出盜汗。
  7. 在尺滑為狐風疝:在尺脈上脈搏滑動,表示有狐風疝,即一種與狐狸精有關的疝氣。
  8. 在右寸口為肺風疝:在右寸脈上脈搏滑動,表示有肺風疝,即一種與肺臟有關的疝氣。
  9. 在右關則為脾風疝:在右關脈上脈搏滑動,表示有脾風疝,即一種與脾臟有關的疝氣。
  10. 在左關則為肝風疝:在左關脈上脈搏滑動,表示有肝風疝,即一種與肝臟有關的疝氣。

緊脈之狀,如按繩繳指,三部通度,與弦相似而有力,舉按皆有餘。主中寒腹痛切急。在寸口,則中寒口噤,頭痛惡寒,欲得覆被火炙。在關上,則胃冷吞酸,中脘臍腹痛,下利筋寒,或轉筋霍亂,咳嘔膽汁。緊數為冷熱痢,下膿血,或身熱飲食如故,有痛處則結癰疽。在尺為寒疝痛。

白話文:

緊脈的狀況,就像用手按著琴絃,三部脈搏通暢,與弦脈相似但更有力,舉按都有餘力。主要症狀是中寒腹痛切急。在寸口脈上,則中寒口噤,頭痛惡寒,想要蓋被子烤火。在關部脈上,則胃寒吞酸,中脘臍腹痛,下痢筋寒,或轉筋霍亂,咳嗽嘔吐膽汁。緊脈數促則為冷熱痢,下膿血,或身熱飲食如常,有疼痛處則化膿成瘡。在尺脈上,則為寒疝痛。

促脈之狀,自尺上寸口促急,有來無去。(《太素脈訣》作有來時止復來。)此榮衛無度數,陰氣促陽也。又腎氣離經,升而不降,又為無陰而陽無以系也。若時氣促數,上出寸口,此陽並於血,病赤斑,十死一生。若脈見斷絕,為黑斑,獨陽攻臟,氣絕,死不治。

白話文:

促脈的症狀,從尺部到寸口部脈搏促急而迫促,有來脈而無去脈。(《太素脈訣》寫作有來時止復來)這是榮衛之氣失去節制,陰氣催促陽氣的緣故。另外腎氣離開經絡,升而不能降,也是因為沒有陰氣而陽氣不能約束的緣故。如果時間長了脈搏促數,上出寸口,這是陽氣與血相併,病情是赤斑,十死一生。如果脈搏出現斷絕,形成黑斑,純陽之氣攻伐臟腑,氣絕,死亡而不能治療。

動脈之狀,鼓動而暴於指下不常。氣血相乘,搏擊而動也。或鼓於陽,則一陽為鉤,如夏脈之盛。或鼓於陰,一陰為毛,如秋氣之急切勁烈。鼓陽勝而急曰弦,陰緩而陽急也。鼓陽至而絕曰石,陽闢而陰孤也。陰陽相過曰溜,氣相鼓作而動也。

白話文:

動脈的狀貌,按起來是跳動且突起於手指下,這種現象並不固定。這是氣血相乘、碰撞而產生的動靜。如果陽氣鼓動強盛,則一陽為鉤,就像夏天脈搏的盛大。如果陰氣鼓動強盛,則一陰為毛,就像秋天氣候的急切勁烈。鼓陽勝過陰陽,且急促則稱作「弦脈」,是陰氣緩慢而陽氣急促的象徵。鼓動的陽氣達到極限而中斷則稱作「石脈」,是陽氣外張而陰氣孤獨的象徵。陰陽互相過度則稱作「溜脈」,是氣相鼓作而動的象徵。

弦脈之狀,如張弓弩弦,應指有力,重按則軟弱。(《太素脈訣》云:狀如琴絃。)主春氣,主肝臟,主虛,主痰,主瘧,主勞。弦而微,氣不足,筋緩不榮。弦急似數非數,綿綿之狀,勞傷氣促急,四肢煎厥。無首尾而促疾,虛勞不足。弦弱而疾,夜多盜汗。弦短而大,榮衛勞傷,內急外緩。

白話文:

弦脈的形狀,就像一張彎弓弩弦,按壓時有力的感覺,用力按壓後就變得很微弱。(《太素脈訣》說:形狀就像琴絃。)主要是代表春天,主要對應肝臟,主要是虛症,主要是痰症,主要是瘧疾,主要是勞累。弦脈而且微弱,氣不足,筋脈鬆弛,氣血不夠。弦脈急促但不是數脈,而且是綿延不斷的樣子,勞傷氣促,四肢冷。沒有脈頭和脈尾,而且脈搏急促,是虛勞。弦脈虛弱而且急促,夜晚多盜汗。弦脈短而脈搏大,榮衛氣血勞傷,內臟急躁,外觀緩慢。

兼數則熱,目視𥉂𥉂,血不足也。兼遲則寒,筋脈急攣。弦澀因失血,女子則月閉血瘕。弦緊為虛寒裡急,寒疝少腹痛,面青下利。弦遲而澀,出入無首尾,為寒閉血少,筋乾急,(《太素脈訣》作弦而急。)或偏枯血脈痹,得之風冷濕也。(《十便良方》云:沉而微,五臟氣衰,骨痿不能起。

白話文:

同時有數個部位發熱,眼睛看起來直視前方,這是血不足造成的。同時有遲脈,則是寒氣造成的,筋脈急促攣縮。脈搏弦澀是由於失血,女性則會月經閉止、有血塊。脈搏弦緊是虛寒裡急,寒疝小腹疼痛,臉色青綠,下痢。脈搏弦遲而澀,出入沒有起點和終點,這是寒氣閉結、血少,筋乾急引起的(《太素脈訣》中寫作「脈弦而急」)。或者半身不遂,血脈痹阻,這是由於風寒濕引起的。(《十便良方》中說:脈搏沉而微弱,五臟之氣衰弱,骨骼痿弱不能起牀。

短脈之狀,往來極短,不待息盡而回,或無首尾,但見於指面,亦不待氣來而至。其人短氣息,或不能長息,又為大下脫氣,又主久病。

白話文:

短脈的症狀是,脈搏往來極短,還沒等脈搏完全消失就回來了,或沒有脈搏的開始和結束,只在手指上看到,也不等氣息到達就出現。這樣的人呼吸短促,或者不能長久呼吸,又由於大下脫氣,又說明患有久病。

長脈之狀,往來指下,息隨而盡,其有餘,如操帶物之長。(《太素脈訣》云:長脈之狀,往來至長。)稟賦氣強,勝血而氣擁,其人壽。若加大而數,為病陽盛內熱,當利三焦。

白話文:

長脈的狀態,脈象往來於手指之下,呼吸隨之結束,脈搏滑利而持久,有餘脈,如同手拿著一條長東西的感覺。(《太素脈訣》中說:長脈的狀態,往來至長。)稟賦氣血旺盛,氣血充盈,體力強盛,這個人壽命長。如果脈搏又大又數,是陽盛內熱的病症,要疏通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