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樸附丸

治脾元虛弱,飲食遲化,食必多傷,腹痛腸鳴,臟腑滑泄,晝夜無度,胃氣虛損,不美飲食,嘔噦惡涎。此藥性溫,兼治翻胃噁心,及久患脾泄冷瀉之人,最宜服此。

白話文:

針對脾臟虛弱的情況,導致食物消化緩慢,吃東西容易受傷,腹部疼痛、腸鳴,內臟功能滑脫,晝夜不停,胃氣虛弱,對食物沒胃口,還會噁心嘔吐。這種藥性溫和,還能同時治療反胃、噁心,以及長期患有脾洩冷洩的人,最適合服用。

厚朴(去粗皮,薑汁製),附子(炮,去皮,各一斤),神麯(炒,八兩),乾薑(炮,三斤)

白話文:

  • 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製作,一斤
  • 附子:炮製,去除表皮,一斤
  • 神曲:炒製,八兩
  • 乾薑:炮製,三斤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或鹽湯下亦得。

白話文:

上面很細小的藥粉,用酒煮開後,將麵糊丸製作得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 30 丸,空腹時,進食前服用,也可以用米湯或鹽湯送服。

2. 川楝散

治膀胱小腸氣痛,臍下撮疼,上衝心腹,面色萎黃,腳下隱痛,四肢倦怠,不思飲食,夜多旋溺,外腎瘙癢。

川楝子(蒸,去皮、核),破故紙(炒),茴香(炒,各四兩),乾薑(炮,一兩),葫蘆巴(酒浸,炒,三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白話文:

  • 川楝子:蒸熟後去除外皮和果核
  • 破故紙:炒香
  • 茴香:炒香(各 4 兩)
  • 乾薑:炮製後(1 兩)
  • 葫蘆巴:用酒浸泡後炒香(3 兩)
  • 附子: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1.5 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熱酒調下。

3. 雙和湯

治男子、婦人五勞、六極、七傷,心腎俱虛,精血氣少,遂成虛勞。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咳嗽咽乾,行動喘乏,面色痿黃,略有所觸,易成他疾。或傷於冷,則宿食不消,脾疼腹痛,瀉痢吐逆;或傷於熱,則頭旋眼暈,痰涎氣促,五心煩熱;或因飢飽動作,喜怒驚恐,病隨而至,或虛脹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心煩則虛汗盜汗,一切虛勞不敢服燥藥者,並宜服之。常服調中養氣,益血育神,和胃進食,補虛損。

白話文:

適用於治療男性和女性因過度勞累、過度消耗、受傷而導致的虛勞,表現為心腎虛弱,精血氣不足。全身虛弱消瘦,四肢疲倦無力,時冷時熱,咳嗽咽喉乾燥,活動時氣喘乏力,面色蒼黃,稍有刺激就容易引發其他疾病。如果因受寒損傷,則會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如果因受熱損傷,則會頭暈目眩、痰多氣促、五心煩熱;如果因飢飽勞動或喜怒驚恐而誘發疾病,虛脹而不想進食,或食量大但肌肉消瘦,心煩時出現盜汗,對虛勞症不敢服用燥性藥物的患者,皆宜服用。長期服用可以調理身體,養氣血,滋養精神、調理胃腸,促進進食,補益虛損。

白芍藥(七兩半),當歸(洗,酒浸),黃耆(蜜炙),川芎熟地黃(淨洗,酒蒸,各三兩)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見火,各二兩二錢半)

白話文:

白芍藥:7兩半 當歸:洗淨,用酒浸泡 黃耆:用蜂蜜炙烤 川芎:3兩 熟地黃:洗淨,用酒蒸,3兩 甘草:炙烤,2兩2錢半 肉桂:去皮,不直接烘烤,2兩2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忌生冷、果子等物。

白話文:

將藥粉研磨得很細。每次服用兩錢,加一杯半的水,三片生薑,一粒紅棗,煎到藥液剩六分之四,空腹、飯前服用。忌食生冷食物、水果等。

4. 平補鎮心丹

治丈夫、婦人心氣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異夢,忪悸煩郁,及腎氣傷敗,血少氣多,四肢倦怠,足脛痠疼,睡臥不隱,夢寐遺精,時有白濁,漸至羸瘦。(又方見後)

白話文:

用來治療丈夫和妻子心氣虛弱,精神意志不堅,神情恍惚,夜間多做奇異的夢,心慌意亂,煩躁鬱悶,以及腎氣受損,血虛氣多,四肢倦怠,小腿痠痛,睡覺不能安穩,做夢遺精,時常有白濁,逐漸瘦弱。

酸棗仁(去皮、隔紙炒,二錢半),車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見火),麥門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兩二錢半),天門冬(去心),龍齒熟地黃(洗,酒蒸),山藥(薑汁製,各一兩半),人參(去蘆,半兩),硃砂(細研為衣,半兩),遠志(去心),甘草(炙,一兩半)

白話文:

酸棗仁(去掉外皮,用紙包裹炒至熟,25 克), 車前子(去除泥土,碾碎), 白茯苓(去掉外皮), 五味子(去掉枝梗), 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不經過火), 麥門冬(去掉根), 茯神(去掉外皮,各 125 克), 天門冬(去掉根), 龍齒, 熟地黃(清洗,用酒蒸), 山藥(用薑汁炮製,各 150 克), 人參(去掉鬚根,50 克), 硃砂(研磨成粉,用作藥衣,50 克), 遠志(去掉根), 甘草(炒至焦黃,150 克)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飯飲下,溫酒亦得,加至五十丸。常服益精髓,養氣血,悅色駐顏。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果。每次服用 30 粒,空腹時搭配飯菜或溫酒服用,逐漸增加至 50 粒。長期服用可增強精氣、養血活血,美容養顏。

翰林劉活庵云:平補鎮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味子、白茯苓、車前子、肉桂、人參、酸棗仁,非惟可以治心氣不足,而白濁消渴尤為切要之藥。《局方》無此六味,卻有生地黃、苦梗、柏子仁石菖蒲當歸,只宜治心氣不足,腎氣傷敗,血少氣多耳。

白話文:

翰林劉活庵說:可以平補鎮心安神的丹方有兩個,這個方子有五味子、白茯苓、車前子、肉桂、人參、酸棗仁,不僅可以治療心氣不足,對於白濁和消渴更是重要的藥物。《局方》裡面沒有這六種藥材,卻有生地黃、苦梗、柏子仁、石菖蒲、當歸,只適合治療心氣不足、腎氣受損、血少氣多的情況。

5. 十四味建中湯

治榮衛不足,腑臟俱傷,積勞虛損,形體羸瘠,短氣嗜臥,寒熱頭痛,咳嗽喘促,吐嘔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脫色,小腹拘急,百節盡疼,夜臥汗多,夢寐驚悸,小便滑利,大便頻數,失血虛極,心忪面黑,脾腎久虛,飲食失虧。

白話文:

治療氣血不足,內臟功能減退,積勞成疾導致虛弱,身體瘦弱不堪,氣短嗜睡,發冷發燒頭痛,咳嗽喘促,吐痰嘔沫,手腳冰冷,面色蒼白無光,小腹拘緊,全身疼痛,晚上睡覺出汗多,夢中驚悸,小便清長,大便次數多,失血過多導致虛弱極度,心神不安,面色發黑,脾腎虛弱已久,飲食不佳導致營養不良。

當歸(去蘆,酒浸,焙乾),白芍藥(銼),白朮(銼,洗),甘草(炙),人參(去蘆),麥門冬(去心),川芎(洗淨),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肉蓯蓉(酒浸一宿),半夏(湯洗七次),黃耆(炙),茯苓(去皮),熟地黃(洗去土,酒蒸一宿,焙乾,各等分)

白話文:

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浸泡,烘乾) 白芍藥(切碎) 白朮(切碎,清洗) 甘草(烤製) 人參(去掉蘆頭) 麥門冬(去掉芯) 川芎(清洗乾淨) 肉桂(去掉粗皮) 附子(炮製,去掉皮和臍) 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 半夏(用熱水清洗七次) 黃耆(烤製) 茯苓(去掉皮) 熟地黃(清洗乾淨,用酒蒸一晚,烘乾,各取等量)

上㕮咀,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上部舌苔粗糙、鬆散。每次服用三錢藥粉,加入一盞半的水,放三片生薑和一顆棗子,煎煮至只剩一盞水,過濾掉藥渣,在飯前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