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沈括

《蘇沈良方》~ 卷第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4)

1. 小建中湯

治腹中切痛。

桂(削),生薑(切各三分),甘草(炙半兩),大棗(十二枚擘),白芍(一兩半),膠飴(二兩以上並細切)

白話文:

  • 桂(五錢,去除外皮並切成薄片)

  • 生薑(切成薄片,約五錢)

  • 甘草(炙烤過的甘草,約二錢五分)

  • 大棗(十二枚,剖成兩半)

  • 白芍(一兩半,切成薄片)

  • 膠飴(二兩以上,切成小塊)

上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內飴更上火微煮,令飴化。溫服三合,日三服。嘗有人患心腹病不可忍,累用良醫治之皆不效。灸十餘處亦不差,士人白芍善醫,投一藥遂定。問之,乃小建中湯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主腹痛,常人見其藥性溫平,未必信之。古人補虛只用此體面藥,不須附子硫黃。

白話文:

首先將水煮到兩升,再煮到剩下九分,之後過濾掉渣滓,再加入飴糖,重新放到火上煮,直到飴糖融化。溫熱服下三合,一天三次。曾有一個人患有心腹病,難以忍受,反覆找名醫治療都沒有效果。灸十幾個穴位也沒有好轉,有個讀書人白芍擅長醫術,給他一服藥就治好了。問他用的是什麼藥,原來是小建中湯。這種藥專門治療腹中虛寒,補血,尤其針對腹痛,一般人看到它的藥性溫和,不一定相信它有效果。古代人在補虛時只用這種體面的藥物,不需要附子、硫磺之類的藥物。

承用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卻不甚痛。此止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痛,此虛寒證也,此藥尤相當。按《外臺》,虛勞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婦人少腹痛,宜服《仲景傷寒論》。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此不瘥,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服用此藥治療腹痛有奇效。然而,腹痛按壓時疼痛,按壓用力反而不怎麼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氣痛,如果重重按壓越痛,而且感到堅硬,那麼應該確診為有積塊了。氣痛不能下泄,下泄會加重疼痛,這是虛寒證,服用此藥治療效果尤其顯著。根據《外臺》,虛勞引起的腹中疼痛,夢中遺精,四肢痠痛,手足發熱,口乾咽燥,婦女小腹疼痛,都應該服用《仲景傷寒論》。陽脈澀,陰脈弦,症狀表現為腹中劇痛,先服用此藥物不見好轉,則服用小柴胡湯。

此二藥皆主腹痛,予已於小柴胡湯敘之。若作散,即每服五錢匕,生薑五片,棗三個大者,飴一慄大。若疾勢甚,須作湯劑,散服恐力不勝病。元豐中,丞相王郇公,病小腹痛不止。宣差太醫,攻治備至皆不效。凡藥之至熱,如附子硫黃五夜乂丸之類,用之亦不瘥。駙馬張都尉,令取婦人油頭髮燒為灰,細研篩過,溫酒服二錢,即時痛止,(女用男發)

白話文:

這兩種藥都主治腹痛,我已經在小柴胡湯中敘述過了。如果製成散劑服用,每次服用五錢匕,生薑五片,棗三個大一點的,飴糖一慄子那麼大。如果病情很嚴重,必須製成湯劑服用,散劑服用恐怕藥力不足以勝過病情。元豐年間,丞相王郇公,患了小腹痛一直沒有停止。宣召御醫,用盡了各種方法治療,都沒有效果。凡是藥性極熱的藥物,如附子、硫黃、五夜乂丸之類,用來治療也沒有見效。駙馬張都尉,叫人取婦女的油發燒成灰,研磨篩過,用溫酒送服二錢,疼痛立即停止。(女用男發)

2. 進食散

青皮陳皮(去穰各一分),草豆蔻(三個),甘草(一分炙),訶子(去核煨五個),高良薑(薄切炒一分),川烏頭(一個炮去皮臍),肉桂(一分去外皮)

白話文:

青皮、陳皮(各去掉果肉一份),草豆蔻(三個),甘草(烤焦的一分),訶子(去除果核並且烘烤過的五個),高良薑(切薄炒熟的一分),川烏頭(一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肚臍),肉桂(去除外皮的一分)

上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生薑二片,煎至七分,食空時服,此《盧州李潛方》。治脾胃虛冷,不思食。及久病入脾虛,全不食者,只一二服,便頓能食。潛名醫也,予目見在真州。治賈使君女子,已五十餘日,病脾多嘔,都不進食,醫絕無驗,潛投此藥一服,遂食蒸餅半枚,明日百味皆思。潛云此藥進食極神速。予疑此藥太熱,潛云不然。用之三十年無不效者。

白話文:

每服一錢藥,加水一杯,生薑兩片,煎至藥液減至七分,飯前空腹服用。這是盧州李潛的方子。治療脾胃虛寒,不思飲食。以及久病入脾虛,完全不吃的,只服一、兩劑,就能突然想吃東西。李潛是有名的醫生,我親眼見過他在真州給賈使君的女兒治病。她已經五十多天了,脾病嘔吐多,都不進食,醫生都沒有辦法治好,李潛給她服用這個藥一劑,她就能吃下半個蒸餅,第二天就能吃各種食物了。李潛說這個藥進食極快。我懷疑這個藥太熱,李潛說不是。用它三十年了,沒有不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