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5)

1. 服補瀉汗吐湯法

陶隱居曰。毒利藥。皆須空腹補瀉。其間自可進粥。(補闕肘後百一方序。)

孫真人曰。凡服利湯。欲得侵早。凡服補湯。欲得服三升半。晝三夜一。中間間食。則湯氣溉灌百脈。易得藥力。凡服湯不得太緩太急也。(按真本。此一句。作若如此。則太太須緩。不得速急也。)又須左右仰覆臥。各一食頃。即湯勢遍行腹中。又於室中行。皆可一百步許。

一日勿出外。即大益。凡服治風湯。第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須薄覆。勿令大汗。中間亦須間食。不爾令人無力。更益虛羸。(千金)

按華元化曰。轉下湯。為可早與。但當少與。勿令大下耳。少與當數其間耳(千金引。)蔣孝琬曰。凡服補湯者。相去遠久。服寫湯。相去近。(醫心方引。)近效。婆羅門僧。療大風疾方後曰。服法。患大風者。用火為使。在室中重作小紙屋子。屋子外然火。令病人在紙屋中發汗。(外臺引。)此術為佳。

徐洄溪曰。發散之劑。欲驅風寒出之於外。必熱服而暖覆其體。令藥氣行於營衛。熱氣周遍。挾風寒而從汗解。若半溫而飲之。仍當風坐立。或僅寂然安臥。則藥留腸胃。不能得汗。風寒無暗消之理。而營氣反為風寒所傷矣。通利之藥。欲其化積滯。而達之於下也。必空腹頓服。

使藥性鼓動。推其垢濁。從大便解。若與飲食雜投。則新舊混雜。而藥氣與食氣相亂。則氣性不專。而食積愈頑矣。(源流論。)

凡煎吐藥湯。及調散。或用酸米湯。或用白湯。或用稀來粥。須備十餘鍾。令病者頓服一鍾。即用指探吐。藥出再服一鍾。亦隨用指探吐。藥出再服再吐。以順溜快吐為度。則頭額身上。自有微汗。所有病證輕減。即為中病。不必盡服余藥。若過吐之。即使病盡除。恐損胸中陽氣也。(醫宗金鑑。)

按探吐。又有以篦子者。有以箸者。有以虀者。有以紙撚子者。有以釵股及雞羽者。有以鵝翎少抹桐油於尖上。曬乾者。又用吐緊勒肚腹。見丹溪心法。又用藥吐如下。以醋飯止之。古方往往謂之。(吐不止者用之。出千金咳嗽中。瀉不止者用之。出千金妊娠樸消蕩胞湯。外臺。

必效療癖方。近效大麝香丸後。及本草續隨子條。日華子說。)又諸劑服法。互見前卷。宜相參。

2. 服藥不必盡劑

楊仁齋曰。治寒以溫。治熱以涼。但中病即止。矯枉則過正也。蓋涼藥頻施。必至於嘔惡沉冷。溫藥頻施。必至於煩躁哄熱。所貴酌量權度。一毫無過用焉。是為活法。(直指方。)

唐恕齋曰。如當汗當下。逐水發吐之劑。皆一時攻邪。豈宜再服。故皆中病而已。不必盡劑。(原病集。)

按此說。本於傷寒論可汗吐下篇。成聊攝註解曰。要在適當。不欲過也。又曰。如承氣湯證云。若二服利則止後服。又云。若一服讝語止。更莫復服。是不盡劑也。

3. 嘔家服湯法(口噤)

孫真人曰。凡服湯。嘔逆不入湯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後服余湯。即流利更不吐也。(千金方。)

按此法甚驗。又本草柹條。陳藏器曰。火乾者名烏柹。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又聖惠開內障眼論曰。凡欲下針。預向人說。忽恐下手疾。人驚駭嘔吐。云云。或吐不定。含白梅咽津。仍預先合之。吐逆盛即難止。

吳仁齋曰。凡嘔而不止者。藥內必少加生薑汁一二匙。服之最效。凡服藥宜徐徐呷下。不可急也。(傷寒蘊要。)

孫臺石曰。諸病惟嘔證不能納藥。服時欲嘔。預備薑湯兼送。更以炒鹽二包。輪熨喉下至胸。多炒頻熨即安。(簡明醫彀。)

陳飛霞曰。大凡嘔吐不納藥食者。最難治療。蓋藥入即吐。安能有功。又切不可強灌。胃口愈吐愈翻。萬不能止。予之治此頗多。先將薑湯和土作二泥丸。塞其兩鼻。使之不聞藥氣。然後用對證之藥煎好。鮮出澄清。冷熱得中。止服一口即停之。半時之久。再服一口。又停之。

良久服二口。停之少頃。則任服不吐矣。斯時胃口已安。焉能得吐。愚人不知。明見其葉藥不納。偏以整杯整碗強灌之。則一吐傾囊而出。又何藥力之可恃乎。(幼幼成集。)

生薑半夏湯。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千金。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半夏湯。初稍稍進。恐氣衝上。格塞不得下。小小服通人氣耳。並是吳氏所本。又曾省翁活幼心書。必勝散。治小兒大人。病中聞藥氣即噁心乾嘔。不能療者。川白芷。銼曬。或焙。研為細末。抄一字及半錢。於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掌心盛之。以舌舐咽云云。

又按口噤難下藥者。或藥熨心胸。或搐藥鼻中。或楷藥齒齦。俟身關開。而後內套劑。方見於第九卷熨法及導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