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二 (1)

1. 小兒序論

夫生人之道。莫不養小為大。若無於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高大。詩有厥初生民。傳云聲子生隱公。此之一義。即是從微至著。自少及長。人情共見。不待經史。然小兒氣勢微弱。醫人雖欲留心救療。立功難瘥。今之學者。多不存意。由嬰兒在於襁褓之內。乳氣腥臊。

白話文:

養育人命的道理,必定從小時候開始培育,如果沒有從小培育,最終也無法形成大能力。所以《易經》說:「逐漸積累小的力量,可以形成高大的成就。」《詩經》也有:「最初的人們誕生。」傳說中說:聲子生下隱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從微小逐漸發展到明顯,從幼年逐漸長大,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人之常情,不用依靠經書史料。但是小孩子的氣血勢頭很微弱,醫生即使想要用心救治,也很難起死回生。現在的學者,大多不把注意力放在嬰兒身上,因為嬰兒在襁褓之中,乳汁氣味腥臊。

醫者操行英雄。詎肯瞻視。靜而言之。可為太息者矣。小品曰。黃帝言。凡人年六歲以上為小。十六以上為少。二十以上為壯。五十以上為老。其六歲以下。經所不載。所以乳下嬰兒。有病難療者。皆無所承據也。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兒顱囟。以占夭壽判疾病死生。俗相傳授。

白話文:

醫生是操持仁術的英雄。怎麼能只顧看病而敷衍了事呢?靜靜想來,令人感嘆啊。

《小品》上說,黃帝說:六歲以上的稱「小」,十六歲以上的稱「少」,二十歲以上的稱「壯」,五十歲以上的稱「老」。至於六歲以下的,醫書上沒有記載,所以嬰兒在哺乳期間有病難治,都是無據可依的。

中古時代有巫醫,給小兒立顱囟,以此預測壽命和判斷疾病的生死,這種方法被民間廣泛流傳。

始有小兒方焉。凡百居家。皆宜達茲養小之術。則無橫夭之禍也。

2. 小兒初生將護法

凡小兒新生。出胎。便以綿裹指。拭口中及舌上青泥及惡血。此謂之玉銜。若不急拭。啼聲一發。即入腹成血病矣。

白話文:

每次小兒出生時,一從母體中娩出,就用棉布包裹手指,擦拭嘴中和舌頭上的青泥和污血。這個動作稱為「玉銜」。如果不及時擦拭,孩子一旦啼哭,那些污穢物就會進入腹部,形成血癥。

凡兒生。落地不作聲者。取冷水一器灌之。須臾當自啼。及以蔥白細鞭之。即啼。

白話文:

每當新生兒出生,就應該立即抱起來。抱起時間太晚,會讓寶寶著涼,肚子裡發出雷鳴般的聲響。先幫寶寶洗澡,然後迅速剪斷臍帶。不要用刀子割斷,請人隔著單衣用嘴咬斷。同時呵七口暖氣,再用布包紮起來。留下的臍帶要長到寶寶腳的長度。如果太短,會讓寶寶著涼,導致肚子不舒服,出現腹瀉的症狀。如果先剪斷臍帶再洗澡,臍帶裡會進水。水進到臍帶裡會引起腹痛。臍帶剪斷後,臍帶裡面會有許多蟲子。應該趕緊用鑷子將蟲子挑出來。如果不這麼做,蟲子會進入寶寶的肚子裡引起疾病。 凡兒初之生。即當舉之。舉之遲晚。則令寒中腹內雷鳴。仍先浴之。然後速斷臍。不得以刀子割之。須令人隔單衣物咬斷。兼將暖氣呵七遍。然後纏結。所留臍帶。當令長至兒足。若短即中寒。令兒腹中不調。當令下痢。若先斷臍然後浴者。則臍中水。中水則發腹痛。其臍斷訖。連臍帶中多有蟲。宜急剔撥去之。不爾入兒腹中生疾矣。

又曰糞青者冷也。與中水同。此當令兒腹痛。大啼呼。面青黑。此是中水之過。當灸之。乃可至八九十壯。若輕者不爾。臍大腫。但出汗。時時啼呼者。宜搗當歸末敷之。炙綿絮日日熨之。或至百日乃愈。以啼呼止為候。

白話文:

另外還有糞便青色的情況,是身體著涼所致,和中水症狀相似。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腹痛,大聲哭叫,面色青黑。這是中水症造成的,應該進行灸治療。灸法的壯數可以達到八九十壯。若症狀較輕,則不會出現這些情況,只是臍部腫大,出汗,時不時哭叫。這種情況可以用當歸粉末敷在臍部,每天用炙熱的棉絮按壓患處。有的時候需要治療一百天才會好。以哭聲停止為治療的指標。

又兒初生。以父故衣裹之。若生女。宜以母故衣裹之。勿以新綾絹衣。切須依法。令兒長壽。凡小兒洗浴。斷臍訖。䙀褓畢。宜取甘草可中指一節許。打碎。以水二合。煎取一合。以綿纏沾取。與兒吮之。可得一蜆殼入腹止。兒當快吐。吐去心胸中惡汁也。如得吐。余藥更不須與吃。

白話文:

當新生兒出生時,要使用父親穿過的舊衣服包裹他。如果生的是女兒,則使用母親穿過的舊衣服包裹。不要使用新的絲綢或紗布衣物。必須嚴格按照這個方法做,這樣孩子才能長壽。

當小嬰兒洗澡、剪斷臍帶並完成包紮後,取一小段甘草,大小約為中指的一個指節長。將甘草打碎,加入兩碗水煎煮成一碗。用棉花包住甘草水,給孩子吮吸。讓甘草水進入孩子的肚中,約為一個蚌殼的量。孩子就會吐出東西來。吐出來的東西是孩子心胸中的惡濁之氣。如果孩子吐出來了,就不需要再給他吃其他藥。

若不得吐。可消息計。如飢渴須復與之。若前服及更與。並不得吐者。但稍稍與之。令盡一合止。如得吐去惡汁。令兒心神智惠無病。一合盡都不吐者。是兒不含惡血。亦勿復與之。乃與朱蜜。以鎮心神定魂魄也。

白話文:

如果無法吐出,可以先暫停給藥。如果孩子覺得飢渴,才需要繼續給藥。如果之前給過的藥或新給的藥都無法吐出,就少少地給一次,讓孩子一次把一劑藥吃完為止。如果吐出了髒水,孩子的精神智力就不會受病症影響。如果一劑吃完都不吐,表示孩子沒有在體內殘留穢血,就不要繼續給藥。這時可以給孩子服用硃砂蜜,以穩定心神,安撫靈魂。

凡小兒始生。肌肉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即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若都不見風日。則令肌膚脆軟。便易傷損。皆當以絮著衣內。勿用新綿也。天和暖無風之時。令乳母將抱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即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幃帳之內。重密溫暖。

白話文:

剛出生的小孩,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不可以穿太保暖的衣服。因為保暖會讓筋骨變軟弱。應該要適時讓小兒接觸風日。如果完全不接觸風日,皮膚會變得脆弱柔軟,容易受傷。穿衣服時應該在內裡包棉絮,不要用新的棉花。天氣溫和、無風時,讓乳母抱著小孩在白天玩耍。多接觸風日,有助於血氣凝結、肌肉結實,能夠耐受風寒,不容易生病。如果長期被藏在蚊帳裡,環境溫暖密閉,

譬如陰地之草木。不見風日。軟脆不耐風寒也。又當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不可以春夏卒減其衣。即中寒。從秋習之。以漸稍寒。如此即必耐寒。冬月但當著兩薄襦。一復裳。常令不忍其寒。適當佳爾。愛而暖之。適所以害之也。當須消息。無令汗出。即致虛損受風寒。晝夜寤寐皆當慎之。

白話文:

就像生活在陰暗地方的草木,因為見不到陽光,才會變得柔軟細嫩,受不了風寒。所以穿衣服要漸進式地減,切忌在春夏季驟然減衣。一遇寒氣侵襲,容易著涼。應該從秋天開始循序漸進地穿少衣服,讓身體逐漸適應寒冷。這樣一來,就能夠耐寒。冬天穿兩件薄夾襖、一件棉襖即可,保持有些許寒意。適當適中才是最好的,過於愛惜和保暖,反而會適得其反。要掌握好分寸,避免出汗,這樣會虛耗元氣,受風寒侵襲。不論白天或夜晚,都要小心謹慎地護養身體。

其飲食乳哺。不能無癖。即常節適乳哺。若微不進乳。仍當將護之。

凡不能進乳哺。即宜下之。如此即終不致寒熱也。

又小兒始生。生氣尚盛。若覺微惡。即須下之。所下勿慮虛損。及其愈病。即致深益。若不時下。即成大疾。疾成即難將護。然有疾者不可不下。夏月下之後。腹中常當小腹滿。故當節乳食將護之。兒乳哺。當令多少須有常劑。兒稍大。食哺。亦當稍稍增之。若覺減少者。此是腹中已有少不調也。

白話文:

剛出生的小兒,生機尚旺。如果感到稍微不舒服,就要立即瀉下。瀉下不用擔心會虛損,等病好以後,反而能得到很大的益處。如果不適時瀉下,就會變成大病。病重了以後就難以調養。但有病時也不可以不瀉。瀉下後,小兒的腹部通常會感到稍有飽滿,因此在哺乳和調養上應有節制。嬰兒哺乳時,應當定量,不能時多時少。當嬰兒逐漸長大時,所食的奶量也應逐漸增加。如果奶量減少,說明腹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

便當微與藥。勿復哺之。但當乳之。甚者十數日。輕者五六日。自當如常。若都不肯食哺。而但飲乳者。此是有澼為疾重。要當下之。不可不下。不下即致寒熱。或吐而發癇。或致下利。此皆疾重。不早下之。致使然也。即難治療。但先治其輕時。兒不耗損。而病速愈矣。小兒所以病者。

白話文:

輕微的腹脹可用輕微的藥物治療,不用再進行灌餵。只要哺乳即可。腹脹嚴重的可能需要十幾天才能恢復正常,輕微的只需要五六天。如果孩子完全拒絕進食,只喝奶,這表明疾病較重,必須及時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孩子可能會出現發燒、嘔吐、抽搐或腹瀉。這些都是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治療起來也會更加困難。因此,應及時治療輕度的腹脹,以免孩子的病情惡化,疾病快速痊癒。小兒腹脹的病因如下:

其母懷娠。時時勞役運動骨血。即氣強。胎養安盛故也。若侍御多。血氣微。胎養弱。即兒軟脆易傷。故多病癇。兒須多著項衣。取燥菊花為枕枕之。兒母乳兒。三時摸兒項風池。若壯熱。即須熨使微汗。微汗不瘥。便灸兩風池及背第三椎。第五椎。第七椎。第九椎兩邊各二穴。

白話文:

母親在懷孕期間,經常勞動和運動,讓骨骼和氣血強健,所以胎兒養育得安穩茁壯。如果母親過於安逸,氣血虛弱,胎兒養育得較弱,出生後的孩子體質軟弱,容易受傷,因此容易得羊癲瘋。嬰兒應多穿保暖衣物,用乾燥的菊花做枕頭。母親餵奶時,要經常觸摸嬰兒的後頸部位(風池穴)。如果嬰兒發燒,需要進行小兒推拿或針灸,使嬰兒微微出汗。如果微微出汗不能緩解症狀,還可以針灸風池穴和背部第三椎、第五椎、第七椎、第九椎兩側,每側各兩個穴位。

其灸炷如麥粒大。一歲兒七壯。兒大者。以意節度。增艾炷壯數。可至三十壯。唯風池特令多。七歲以上可百壯。小兒常須慎護風池。諺云或養小兒護風池。在頸項筋兩轅之邊。有病乃治之。立夏後疾慎。不欲妄針灸。亦不欲輒吐下。所以然者。針灸傷經絡。吐下動腑臟故也。

白話文:

它的艾炷像麥粒一樣大。一歲的孩子灸七壯。孩子長大後,根據情況調整。可以增加艾炷的數量,最多可達三十壯。只有風池穴特別多,七歲以上可以灸百壯。小兒通常需要特別保護風池穴。俗話說「養小兒護風池」。風池穴位於脖子兩側肌肉的邊緣。只有在有病時才能針灸。立夏後對疾病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針灸或瀉吐。這是因為針灸會損傷經絡,瀉吐會動搖內臟。

但當除熱湯浴之。除熱散粉之。除熱赤膏摩之。又以臍中膏塗之。令兒在涼處。勿禁水漿。常以新水飲之。新生無疾。慎不可妄針灸。妄針灸即忍痛動其五脈。喜自成癇也。河洛間土地多寒。兒喜病寒。其俗生兒三日。喜灸其頰以防噤也。有噤者。舌上脈急牙車解急。其風俗土地。

白話文:

如果寶寶發燒,可以用熱湯洗澡。用散熱粉塗抹身體。用降熱的紅膏藥按摩。也可以用臍膏塗抹肚臍。讓寶寶待在涼爽的地方。不要限制寶寶喝水。經常給寶寶喝新鮮的水。如果寶寶是新生兒且沒有其他疾病,一定要注意不要亂針灸。亂針灸會讓寶寶忍痛,牽動五脈,容易讓寶寶得羊癲瘋。河南和洛陽地區的土地較為寒冷。寶寶很容易得寒病。當地風俗是寶寶出生三天後,喜歡在寶寶臉頰上灸艾,以預防牙關緊閉。如果寶寶出現緊閉牙關的情況,可以用急救的方法在舌頭上劃幾下牙車。這與當地風俗和土質有關。

皆決舌下去血。灸頰以防噤戾。蜀地溫無此疾。古方既傳之。此針灸法。又令人不詳南北之殊。若便案方用之。多害於小兒也。是以田舍小兒。任其自然。皆得無此夭也。又云。春夏決定不須下小兒。則任其自然。所以爾者。小兒腑臟之氣軟弱。易虛易實。下即必虛。益之上焦生熱。

白話文:

所有的人都說小兒舌繫會導致舌頭下血。因此在雙頰上施灸來預防因舌繫造成無法說話。在溫暖的四川蜀地沒有這種疾病。古方雖然已經流傳下來,但這個針灸的方法,並沒有考慮南北氣候的差異。如果按這個方法治療,會對許多小兒造成傷害。因此,鄉下的孩子,就順應自然。他們都能平安成長,沒有因舌繫而夭折的。又有人說,春天和夏天絕對不應對小兒施灸。這也是順應自然。因為小兒的腑臟之氣還很弱,容易虛弱也容易實熱。施灸後必定會虛弱,還會加重上焦的熱氣。

熱即增痰。痰即成病。自非當病。不可下之也。

小兒初生出腹。骨肉未斂。肌肉猶是血也。血凝。乃堅成肌肉爾。其血阻敗。不成肌肉。則使面目繞鼻口左右悉黃也。面黃而不啼。閉目聚口撮面。口中乾燥。四肢不能伸縮者。皆是血脈不斂也。多不育。如此者宜與龍膽湯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骨頭和肌肉尚未完全癒合,肌肉就像血肉一樣。血液凝固後,才會形成結實的肌肉。如果血液凝滯敗壞,無法形成肌肉,就會導致嬰兒的面部、鼻子、嘴巴周圍都發黃。

如果嬰兒發黃但不哭鬧,眼睛閉著、嘴巴抿著、臉上皺巴巴的,而且口中乾燥、四肢無法伸縮,都是因為血脈沒有癒合造成的。這種情況往往難以養育。遇到這種情況,應給嬰兒服用龍膽湯。

凡兒初生。不可溫衣。溫衣傷皮膚肌肉。害血脈。發諸瘡而黃也。

凡小兒一期之內。造兒衣裳。皆須用故綿及故帛為之。不得以綿衣蓋於頭面。冬天可以夾衣蓋頭。夏月宜用單衣。皆不得著面。及乳母口鼻吹著兒囟。凡綿衣不得太厚及用新綿。令兒壯熱。或即發癇。特宜慎之也。

白話文:

在嬰兒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製作嬰兒的衣物,必須使用舊棉花和舊布料來製作。不可以讓棉衣蓋住嬰兒的頭部和臉部。冬天可以用加絨的衣物蓋住頭部。夏天適合穿單衣,但都不能蓋住臉部。此外,哺乳時,乳母的口鼻不得對著嬰兒的囟門吹氣。棉衣不能太厚或使用新棉花,否則會導致嬰兒發燒或抽搐。這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凡兒匍匐已後。逢物即吃。奶母雖細意。必亦不能盡覺。春夏必飲滯水冷物。至秋初便皆疾作。初則多啼不食。或好伏地。面色青黃。或時腹痛。既不解說。唯反拗多啼。或逢水漿便吃。不可制止。或睡中驚啼。或大便秘澀。常人唯知與以紅雪鉤藤飲子。此二藥終日在口。然自不見其效。

白話文:

所有嬰兒在會爬行之後,看到東西就會吃。即使保母再細心,也不可能完全察覺。到了春秋季,孩子們一定會吃到不潔的水和生冷的食物。到了初秋,這些問題就會發作。一開始,嬰兒會哭鬧不止,不吃東西。有時候會喜歡趴在地上,面色發青發黃。有時候會腹痛。因為不會說話,只能哭鬧和反抗。有時候看到水或湯水就會喝,怎麼阻止都制止不了。有時候會在睡夢中驚醒哭泣。有時候大便不通,很便祕。一般人只知道給孩子服用紅雪鉤藤湯。這兩味藥雖然整天都在服用,但效果並不明顯。

況腹中滯結已多。冷熱衝擊頗久。二藥何能排去之。所以得秋氣風吹著背心腳心。便成瘧痢。庸醫與冷藥則腸滑不禁。與澀藥則氣壅不行。傷損臟腑。益令不食。遂使虛熱衝上。面黃發焦。滯惡在內。手足如火。自然風水橫溢。四肢便腫。如此將養。十無一存。但每經春夏。

白話文:

況且腹中滯積的東西已經很多。寒熱交替沖擊了很長時間。兩味藥如何能把它們排出呢?所以受到秋天的寒風吹著背部和腳心,就會變成瘧疾和痢疾病。庸醫給予冷藥,則腸道滑瀉不止。給予收斂藥,則氣血壅滯不通。損傷了臟腑,更加不能進食。於是虛熱上衝,導致面黃發焦。滯邪惡氣停留在體內,手足像著火一樣。自然風濕水氣橫行,導致四肢浮腫。如果這樣調養的話,十個病人中沒有一個能存活。只不過每到春夏季節,(這種情況就容易發生)。

不問有病無病。便須與四味飲子。多不三四劑。即萬一康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