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九 (2)

1. 治赤痢諸方

夫赤痢者。由腸胃虛弱。風邪所傷。則夾熱。熱乘於血。則流滲入腸。與痢相雜下。故為赤痢也。

治赤痢。腹中疼痛。小便澀。口乾煩熱。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木香(半兩),黃芩(一兩半),地榆(三分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犀角粉末(三分),木香(半兩),黃芩(一兩半),地榆(三分,切碎),黃連(一兩,去根須,稍微炒過),當歸(一兩,切碎,稍微炒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二兩),黃柏(二兩以蜜拌合塗炙令盡銼)

白話文:

赤芍藥(50 克),黃柏(50 克,先用蜂蜜拌勻後,在火上炙一下,直到全部研成細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淡漿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用三錢藥粉,加一中碗淡水煎煮至剩五分之二。濾去藥渣,不拘時間,趁微熱服用。

治赤痢煩渴。腹痛不欲飲食。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地榆(一兩銼),當歸(一兩銼微炒),犀角屑(半兩)黃芩(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話文:

龍骨(60克) 黃連(60克,去掉根須,稍微炒過) 地榆(60克,切碎) 當歸(60克,切碎,稍微炒過) 犀角粉末(30克) 黃芩(60克) 阿膠(60克,搗碎,炒至呈黃褐色,微焦)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二)錢。

治赤痢。遠年不瘥方。

地榆(一兩銼),鼠尾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鼠尾草(一兩),秦皮(一兩),薔薇根(一兩銼),槲樹皮(一兩炙黃)

白話文:

鼠尾草(60 克),秦皮(60 克),玫瑰根(60 克,切碎),槲樹皮(60 克,炙烤至黃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痢。腹痛不可忍。艾葉丸方。

艾葉(一兩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木香(一兩),地榆(一兩銼),伏龍肝(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

白話文:

艾葉(1 兩,稍稍炒過),黃連(1 兩,去鬚,稍稍炒過),木香(1 兩),地榆(1 兩,切碎),伏龍肝(1 兩),阿膠(1 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當歸(1 兩,切碎,稍稍炒過),赤芍藥(1 兩),黃芩(1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細粉末。加入蜂蜜調和,再搗數百次。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送服 30 丸。

又方。

寒水石(一分),砒霜(半分)

上件藥。細研如粉。以軟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前。以冷甘草湯下三丸。忌食熱物。

白話文:

以上提到的藥物,細細研磨成粉末,用軟糯的粟米飯和成丸子,約綠豆大小。每次在吃飯前,用冷甘草湯送服三丸。服藥期間忌食熱性食物。

又方。

上用牛角䚡。燒為灰。細研。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黃連(二兩去須銼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以水酒共三大盞。煎取一大盞半。去滓。食前分溫三服。

2. 治白痢諸方

夫白痢者。由腸虛而冷氣客之。搏於腸間。津液凝滯成白。故為白痢也。

治白痢腹痛不止。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烏梅肉(二兩微炒),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乾薑(一兩炮裂銼)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當歸(一兩,切細,微炒) 烏梅肉(二兩,微炒) 阿膠(一兩,搗碎,炒至微黃乾燥) 乾薑(一兩,炮裂,切細)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細) 赤芍藥(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去臍)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至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取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白痢。四肢不和。腹內㽲痛。厚朴散方。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地榆(一兩銼),當歸(一兩銼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赤芍藥(半兩),赤石脂(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禹餘糧(二兩燒醋淬三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厚朴(1-2 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烤至香熟) 地榆(1 兩,切碎) 當歸(1 兩,切碎,略微炒過) 黃連(1 兩,去除須後,略微炒過) 赤芍藥(半兩) 赤石脂(2 兩) 乾薑(1 兩,烘烤後切碎) 禹餘糧(2 兩,用醋淬浸三次) 吳茱萸(半兩,浸泡於湯中七次,烘乾後略微炒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痢。腹內㽲痛。行數極多。色白如泔澱。不欲食。馬藺子散方。

馬藺子(二兩微炒),地榆(一兩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艾葉(一兩微炒),白朮(一兩),赤石脂(二兩),龍骨(二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肉豆蔻(一兩去殼)

白話文:

中藥配方:

  • 馬藺子(2 兩,略微炒一下)
  • 地榆(1 兩,切碎)
  • 厚朴(1 兩,去掉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氣濃鬱)
  • 艾葉(1 兩,略微炒一下)
  • 白朮(1 兩)
  • 赤石脂(2 兩)
  • 龍骨(2 兩)
  • 當歸(1 兩,切碎,略微炒一下)
  • 肉豆蔻(1 兩,去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痢腹痛。胸膈痞滿。不能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木香(三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兩炮裂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白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訶黎勒(1.5 兩,烘焙後用果皮):15 克 木香:30 克 附子(1 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10 克 乾薑(1 兩,炮製後切片):10 克 厚朴(2 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烘焙使其芳香):20 克 枳實(1 兩,麩炒微黃):10 克 白茯苓:10 克 甘草(0.5 兩,烘焙微紅,切片):5 克 當歸(1 兩,切片,微炒):1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痢。心腹脹滿。不能飲食。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乾薑(一兩炮裂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肉豆蔻(一兩,去殼) 厚朴(三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甘草(半兩,炙烤微赤,切成小段)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果皮) 乾薑(一兩,炮裂,切成小段) 陳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白瓤,烘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痢。腹痛不能飲食。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赤石脂(二兩),當歸(二兩銼碎微炒),白朮(一兩),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龍骨 1 兩 厚朴 2 兩(去粗皮,塗上薑汁炙烤使香熟) 赤石脂 2 兩 當歸 2 兩(切碎,稍稍炒一下) 白朮 1 兩 吳茱萸 3 分(用湯浸泡 7 次,焙乾,稍稍炒一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膿痢。晝夜無數。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龍骨(一兩),烏梅肉(半兩),白頭翁(半兩),女萎(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當歸(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牡蠣(一兩,燒成粉末) 龍骨(一兩) 烏梅肉(半兩) 白頭翁(半兩) 女萎(半兩) 黃連(半兩,去鬚,稍作翻炒) 當歸(半兩,切碎,稍作翻炒) 甘草(半兩,炙烤變稍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白痢腹痛。不思飲食。瘦瘁骨立。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神麯(一兩炒令微黃),當歸(一兩銼微炒),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三遍),赤石脂(二兩),酸石榴皮(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黃連(50克,去鬚稍炒) 乾薑(50克,炙烤後切碎) 厚朴(50克,去厚皮,塗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神曲(50克,炒至淡黃色) 當歸(50克,切片稍炒) 禹餘糧(50克,燒醋淬火3次) 赤石脂(100克) 酸石榴皮(50克) 川烏頭(50克,炙烤後去皮去烏頭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曲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艾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醋和麵糊將粉末和成丸,如同梧桐子的大小。每次服用,不受時間限制,用艾葉水送服三十顆。

治白痢。食不消化。烏梅丸方。

烏梅肉(二兩微炒),艾葉(二兩微炒),黃柏(二兩微炙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烏梅肉(二兩,微微炒過) 艾葉(二兩,微微炒過) 黃柏(二兩,微微火炙後炒過) 甘草(一兩,炙到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