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11)

1. 治癭氣咽喉腫塞諸方

夫癭氣咽喉腫塞者。由人憂恚之氣。在於胸膈。不能消散。搏於肺脾故也。咽門者。胃氣之道路。喉嚨者。肺氣之往來。今二經俱為邪之所乘。則經絡否澀。氣不宣通。故令結聚成癭。致咽喉腫塞也。

白話文:

如果咽喉腫脹,以致阻塞不通,這是由於憂愁煩悶的情緒積聚在胸膈之間,不能散發,阻滯於肺脾所致。咽喉是胃氣通行的道路,喉嚨是肺氣出入的門戶。如今這兩條經絡同時受邪氣侵襲,因此經絡阻滯不通,氣血流動不暢。所以導致氣血凝聚成腫塊,使得咽喉腫脹阻塞。

治癭氣咽喉腫塞。心胸煩悶。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射干(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羚羊角屑(三分),木通(三分銼),桔梗(三分去蘆頭),昆布(三分洗去鹹味),檳榔(三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湯洗七遍去除滑膩) 射干(一兩) 牛蒡子(一兩,略微炒過) 杏仁(三分,浸泡在湯中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羚羊角屑(三分) 木通(三分,研磨成粉) 桔梗(三分,去除蘆頭) 昆布(三分,清洗去除鹹味) 檳榔(三分) 枳殼(半兩,炒至微黃,去除瓤) 赤茯苓(三分)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研磨成粉)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到剩六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趁溫熱飲用。

又方。

琥珀(一兩),皂莢子仁(一兩微炒),牛蒡子(一兩半生用)

白話文:

  • 琥珀:半斤
  • 炒皁角仁:半斤
  • 牛蒡子(一半生用):3/4斤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蔥白湯。調下二錢。

治癭氣胸膈壅塞。咽喉漸粗。宜服此方。

商陸(二兩),昆布(二兩洗去鹹味),射干(一兩),木通(一兩銼),海藻(一兩洗去鹹味),羚羊角屑(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牛蒡子(一兩半微炒)

白話文:

商陸(90克),昆布(90克,洗去鹹味),射干(45克),木通(45克,切碎),海藻(45克,洗去鹹味),羚羊角粉(45克),杏仁(45克,用熱水泡軟,去皮去尖端,切成兩半,炒至微黃),牛蒡子(67.5克,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癭氣。咽喉腫塞。妨悶。宜服此方。

木通(一兩銼),昆布(一兩洗去鹹味),乾薑(一分炮裂銼),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羚羊角屑(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海藻(半兩洗去鹹味),射干(三分),檳榔(三分)

白話文:

木通(30 克,切碎) 昆布(30 克,洗去鹽分) 乾薑(5 克,炮製後切碎) 甜葶藶(30 克,隔紙炒至紫紅色) 羚羊角粉(9 克) 人參(15 克,去掉根鬚) 海藻(15 克,洗去鹽分) 射干(9 克) 檳榔(9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海藻(三分洗去鹹味),龍膽(三分去蘆頭),昆布(三分洗去咸),土瓜根(三分),射干(三分),小麥(三分)

白話文:

  • 半夏:用清水洗三次,去除滑溜的物質
  • 海藻:洗三次,去除鹹味
  • 龍膽:去除蘆頭
  • 昆布:洗三次,去除鹹味
  • 土瓜根:取三分之一
  • 射干:取三分之一
  • 小麥:取三分之一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酒調下一錢。

又方。

羚羊角屑(一兩),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通(一兩銼)

白話文:

羚羊角屑(60 克) 昆布(60 克,洗淨鹹味) 桂心(60 克) 川大黃(60 克,搗碎後炒微黃) 木通(60 克,搗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癭氣。胸中滿悶。咽喉腫塞。宜服此方。

昆布(三兩洗去鹹味),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通(一兩銼),海藻(一兩洗去鹹味),射干(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牛蒡子(二兩),海蛤(一兩細研)

白話文:

昆布: 三兩,洗去鹹味。

川大黃: 一兩,切碎,略微炒過。

木通: 一兩,切碎。

海藻: 一兩,洗去鹹味。

射干: 一兩。

枳殼: 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瓤。

杏仁: 二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兩個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牛蒡子: 二兩。

海蛤: 一兩,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癭氣。咽喉腫塞。宜服此方。

松蘿(一兩),昆布(二兩洗去鹹味),海藻(二兩洗去鹹味),羚羊角屑(一兩),木通(一兩銼)柳樹根鬚(一兩),檳榔(一兩)

白話文:

松蘿 (6 公克) 昆布 (12 公克),除去鹹味 海藻 (12 公克),除去鹹味 羚羊角粉 (6 公克) 木通 (6 公克),切碎 柳樹根 (6 公克) 檳榔 (6 公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2. 治瘤諸方

夫瘤者。為皮肉中忽有腫起。如梅李子。漸以長大。不痛不癢。又不結強。按之柔軟。言其留結不散。謂之瘤也。若不療之。乃至碗大。則不復消下。然非殺人之疾。亦慎不可輒破。但如癭法療之。當得瘥。

白話文:

所謂腫瘤,指的是皮肉中突然出現腫塊,就像梅子或李子一樣。它會逐漸長大,不疼不癢,也不硬結。按壓上去很柔軟。因為它堆積在那裡無法散開,才叫作腫瘤。如果不治療,它可能會長到碗口的大小,到那時就無法消退了。不過,腫瘤不會致人於死,但也切不可隨意用針破開。只要像治療頸側淋巴結一樣治療它,就能痊癒。

治瘤腫悶。宜服此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黃耆(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昆布(100公克,洗淨後去除鹹味) 黃耆(100公克,切片) 麥門冬(100公克,去除內部心) 川大黃(100公克,切碎,稍炒) 陳橘皮(50公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乾) 甘草(50公克,烤至微紅,切片) 杏仁(50公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海藻(一兩洗去鹹味),玄參(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芎藭(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延胡索(一兩),琥珀(一兩)

白話文:

大黃(2兩,切碎並炒製微黃) 昆布(1兩,去除鹹味) 海藻(1兩,去除鹹味) 玄參(1兩) 枳殼(1兩,用麩皮炒製微黃,並去除果肉) 川芎(1兩) 杏仁(1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取雙仁,再用麩皮炒製微黃) 延胡索(1兩) 琥珀(1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後以木通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末。加煉過的蜂蜜和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藥,請於飯後以木通湯送服 20 丸。

又方。

羊靨(一兩乾者),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燒銀砂鍋(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五丸。至七丸。如不吃酒。煎赤小豆湯下亦得。

白話文:

把上述的藥物搗碎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藥丸。每個藥丸像梧桐子的大小。每次在飯後,用溫酒送服五丸。最多服用到七丸。如果沒有酒,也可以用赤小豆湯煎服。

治二三十年痛。及骨瘤。肉瘤。膿瘤。血瘤。息肉。大如杯盆。久不瘥。致有癰潰。令人骨消肉盡。或潰令人驚惕。寢寐不安。身體瘛縮。愈而復發方。

烏賊魚骨(半兩燒灰),硫黃(半兩細研),白石英粉(半兩),鍾乳粉(半兩),丹參(三分),琥珀末(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燕糞(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川大黃(一兩),川芒硝(一兩)

白話文:

烏賊魚骨(半兩,燒成灰) 硫黃(半兩,磨成細粉) 白石英粉(半兩) 鍾乳石粉(半兩) 丹參(三分) 琥珀末(一兩) 附子(一兩,烘烤裂開去皮和肚臍) 燕糞(一兩) 乾薑(一兩,烘烤裂開磨碎) 川大黃(一兩) 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囊盛。勿泄氣。若瘡濕。即干敷之。若瘡干。以豬脂和敷之。日三四上。以效為度。

治肉中腫起生瘤。如梅李子大。漸漸長大。宜用此方。

芎藭,白礬當歸,川大黃,黃連黃芩赤芍藥(以上各半兩),吳茱萸(一分),白蘞(一兩)

白話文:

芎藭、白礬、當歸、川大黃、黃連、黃芩、赤芍藥(以上各 9 克),吳茱萸(1.8 克),白蘞(18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時。以雞子黃。調塗於故帛上。隨大小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