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9)

1. 治咽喉生谷賊諸方

夫谷賊者。禾裹有短穗。而強澀者是也。誤作米而食之。則令喉裹腫結不通。致風熱氣衝於喉間。與血氣相搏。則生腫結。如食飲疼痛妨悶。故謂之喉中生谷賊。不急治之。亦能殺人也。

白話文:

所謂「谷賊」,指的是禾稻裡頭有短小而堅硬的米粒。如果誤把它當成正常的米來吃,就會讓喉嚨裡長出腫塊,導致氣血不通。風熱之氣衝擊喉嚨,與血氣交戰,就會形成腫塊。吃東西時會疼痛,呼吸不暢,令人難受。因此稱這種情況為「喉中生谷賊」。如果不趕快治療,也有可能致命。

治咽喉生谷賊腫痛方。

蕓薹(半兩赤色者),大鱉子仁(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馬牙硝(半兩),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蕓薹(半兩,選擇呈紅色的) 大鱉子仁(半兩) 川大黃(半兩,切碎並輕微炒制) 馬牙硝(半兩) 半夏(一分,用湯洗七次以去除滑黏物質)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生谷賊腫痛。含化射干丸方。

射干(半兩),山柑皮(半兩),山豆根(二分),黃藥(一分),川升麻(半兩),硝石(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射干(15 克),山柑皮(15 克),山豆根(6 克),黃連(3 克),川升麻(15 克),硝石(3 克),甘草(3 克,炙成微紅色並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餳和丸。如櫻桃大。不計時候。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咽喉生谷賊。若不急治。亦能殺人。宜含乳香丸方。

乳香(半分),硇砂(一分),琥珀(半兩),松脂(半兩)

白話文:

乳香(0.5錢),硇砂(0.1錢),琥珀(1兩),松脂(1兩)

上件藥。搗研為末。化黃蠟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以瘥為度。

又方。

上以針刺破。令黑血出後。含馬牙硝一小塊子。咽津即瘥。

又方。

上以馬牙硝細研。綿裹半錢。含化咽津。以瘥為度。

2. 治咽喉生癰諸方

夫六腑不和。血氣不調。風邪客於喉間。為寒所折。氣壅而不散。故結而癰成也。凡結腫。一寸為癤。二寸至五寸為癰也。

白話文:

六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風邪侵襲咽喉,受寒氣抑制,氣血鬱滯難以疏散,於是凝聚成膿腫。一般來說,小於一寸的膿腫稱為「癤」,兩寸到五寸的膿腫稱為「癰」。

治咽喉中生癰瘡。腫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玄參(三分),黃耆(一兩銼),黃芩(三分),絡石(三分),敗醬(三分),白蘞(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50克) 玄參(15克) 黃耆(50克,切碎) 黃芩(15克) 絡石(15克) 敗醬(15克) 白蘞(15克) 大黃(50克,切碎後微炒) 甘草(25克,炙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川朴硝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喉中有瘡。唾血。不下食。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露蜂房(半兩微炙),薔薇根(一兩銼),絡石(一兩),射干(一兩),羚羊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玄參(半兩)

白話文:

黃耆(半斤,切片) 露蜂房(四分之一斤,略微烤過) 薔薇根(半斤,切片) 絡石(半斤) 射干(半斤) 羚羊角粉末(四分之一斤) 甘草(四分之一斤,烤至微紅,切片) 川大黃(半斤,切片,略微炒過) 玄參(四分之一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卒生癰腫。飲食不通方。

上燒秤錘令赤。納一盞醋中令沸。沸止。飲之。

又方。

上以炊帚燒灰。細研為散。每服。以漿水調下一錢。

又方。

上以韭一把。搗熬。乘熱以熨腫上。冷復易之。以醋和塗亦佳。

又方。

上以白頸地龍十四條。搗研。以塗喉外。亦治癰發喉中。

又方。

上以赤小豆一合。搗羅為末。以醋調塗之瘥。

又方。

荊木燒取瀝。稍稍咽之瘥。

又方。

薏苡仁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頓服。

3. 治癭初結諸方

夫癭初結者。由人憂恚氣逆。蘊蓄所成也。久飲沙石流水。毒氣不散之所致也。皆是脾肺壅滯。胸膈痞塞。不得宣通。邪氣搏於咽頸。故令漸漸結聚成癭。宜早療之。便當消散也。

白話文:

癭症的早期形成,是因人憂愁憤怒,氣逆上衝,鬱積於體內所致。長期飲用沙石混雜的流水,導致毒氣無法散發,也是形成癭症的原因。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脾肺氣滯,胸膈阻塞,氣血無法通暢。邪氣聚集在咽喉,逐漸結聚成癭。應趁早治療,以便消散。

治頸卒生結囊。欲成癭。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海藻(一兩熱洗去鹹水),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松蘿(一兩),桂心(一兩),蛤蚧(一兩塗酥炙令微黃),白蘞(一兩),琥珀(一兩)

白話文:

木通(半兩切片),海藻(半兩用熱水洗淨鹹味),昆布(半兩洗淨鹹味),松蘿(半兩),桂心(半兩),蛤蚧(半兩塗上豬油烤至微黃),白蘞(半兩),琥珀(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咽喉氣壅悶。漸結成癭。宜服海藻散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貝母(二兩煨微炒),土瓜根(半兩),小麥面(半兩炒微黃)

白話文:

海藻(100 克,洗去鹹味) 貝母(200 克,先蒸煮再小火炒微黃) 土瓜根(50 克) 小麥粉(50 克,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癭氣初結。咽喉中壅悶。不治即漸漸腫大。宜服昆布丸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訶黎勒皮(一兩),檳榔(一兩),松蘿(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木通(二兩銼)

白話文:

海帶(1 兩,洗去鹹味) 訶黎勒果皮(1 兩) 檳榔(1 兩) 松蘿(0.5 兩) 乾薑(0.5 兩,炮裂並研磨) 桂心(0.5 兩) 海藻(1 兩,洗去鹹味) 木通(2 兩,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海藻(一兩洗去鹹味),訶黎勒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去瓤)

白話文:

海帶(60克,洗掉鹹味),紫菜(60克,洗掉鹹味),訶子皮(60克),枳殼(30克,炒香後去核)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杏核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琥珀(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炮微炒),昆布(半兩洗去鹹味)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後。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檳榔(三兩),海藻(二兩洗去咸),昆布(三兩洗去鹹水)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小麥〔三(一)升以三年米醋三升浸之曝乾更浸候醋盡為度〕,昆布(五兩洗去鹹味)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二錢。如不飲酒。以水調服之。服盡即瘥。多服彌佳。不得引重及悲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