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9)

1. 治風身體如蟲行諸方

夫人身體虛者。即風邪中於榮衛。溢於皮膚之間。與虛熱相併。故遊弈遍體。狀若蟲行也。

治風身體如蟲行。莽草散方。

莽草(一兩微炙),細辛(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麻黃(半兩去根節),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芎藭(三合),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黃耆(一兩銼),天麻(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凌霄花(三分),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當歸(三分)

白話文:

莽草(16克微烤),細辛(4.5克),人參(4.5克去根鬚),麻黃(8克去根節),杏仁(16克泡湯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芎(4.5克),甘草(4.5克微烤微赤切碎),黃耆(16克切碎),天麻(24克),防風(16克去根鬚),凌霄花(4.5克),白蒺藜(4.5克微烤去刺),當歸(4.5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藥一分。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又取此藥二兩。用苦參五兩。白礬五兩。桃柳枝各五兩。水一碩二斗。同煎至七斗。布濾去滓。暖室中浴。浴後宜服前散。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搗碎篩過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重的藥粉。加一大碗水。煎到剩下五分之三。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另外取此藥二兩。加上苦參五兩。白礬五兩。桃柳枝各五兩。加水一碩二斗。一同煎煮到剩下七鬥。用布過濾掉渣滓。在溫室中泡澡。泡澡後宜服前面提到的散劑。

治風遍身如蟲行。宜服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莽草(一兩微炙),石斛(一兩去根節銼),牛膝(一兩去苗),萆薢(半兩銼),赤芍藥(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山茱萸(半兩),細辛(半兩),白朮(半兩),芎藭(半兩),羌活(一兩),天麻(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柏子仁(120克),附子(240克,炮裂去皮臍),莽草(240克,微炙),石斛(240克,去根節、銼),牛膝(240克,去苗),萆薢(120克,銼),赤芍藥(120克),防風(120克,去蘆頭),桂心(120克),山茱萸(120克),細辛(120克),白朮(120克),芎藭(120克),羌活(240克),天麻(240克),麻黃(240克,去根),甘草(240克,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風在頭面眉間。如蟲行。或頭眩。目中淚出。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硃砂(半兩細研),乾薑(半兩炮製),莽草(半兩微炙),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

白話文: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桂心(半兩) 天雄(半兩,炮製後去除皮臍) 細辛(半兩) 烏頭(半兩,炮製後去除皮臍) 硃砂(半兩,研磨細膩) 乾薑(半兩,炮製) 莽草(半兩,微炙) 白蒺藜(半兩,微炒後去除刺) 附子(半兩,炮製後去除皮臍) 人參(半兩,去除蘆頭)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皮膚瘙癢如蟲行。頭目旋悶。宜服莽草丸方。

莽草〔一(二)兩微炙〕,天麻(一兩),川升麻(一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蟬殼(一兩微炒),細辛(一兩),赤茯苓(一兩),蛜𧌴(半兩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莽草(1-2錢,微烤) 天麻 (1錢) 川升麻 (1錢) 烏蛇 (2錢,用酒浸泡去皮去骨,微烤至淡黃色) 蟬殼 (1錢,微炒) 細辛 (1錢) 赤茯苓 (1錢) 蛜螬 (半錢,微炒) 附子 (1錢,烤裂去皮去肚臍) 芎藭 (1錢) 甘草 (1錢,微烤至微紅,切碎) 麝香 (1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白話文:

把上列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到均勻。加入蜂蜜和搗三、二百次,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藥前,用溫酒送服十五丸。

治風毒沖頭面瘙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心神煩悶。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黃耆(三分銼),獨活(三分),白芷(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薯蕷(三分),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三兩去蘆頭),黃連(一兩去須),葳蕤(半兩),地骨皮(半兩),桂心(半兩)

白話文:

  • 白蒺藜(100克,稍炒後去除刺)
  • 黃耆(30克,切碎)
  • 獨活(30克)
  • 白芷(50克)
  • 防風(50克,去除根鬚)
  • 山藥(30克)
  • 枳實(100克,麩皮炒成微黃色,去除果肉)
  • 人參(300克,去除根鬚)
  • 黃連(100克,去除根鬚)
  • 威靈仙(50克)
  • 地骨皮(50克)
  • 桂心(5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毒風攻四肢。周身如蟲行。搔之不解。宜服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半兩),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炮製),羌活(半兩),白殭蠶(半兩微炒),麻黃(三分去根節),白花蛇〔一(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犀角屑(三分),槐膠(半兩生用),梔子仁(一兩),槐實(半兩微炒)

白話文:

半夏 15 克 天麻 15 克 炮製白附子 15 克 羌活 15 克 微炒白殭蠶 15 克 去根節麻黃 9 克 酒浸去皮骨微炙白花蛇 30 克(或 60 克) 犀角屑 9 克 生用槐膠 15 克 梔子仁 30 克 微炒槐實 1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膩粉一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

白話文:

將以上中藥材搗碎成細末。另加入十分之一份量的膩粉(滑石粉),研磨均勻。加煉蜜,再搗三百到五百次。丸成像梧桐子般大小。服用時,不限時間,以溫酒送服十五丸。

治熱毒風沖頭面。癢如蟲行。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獨活(一兩),黃連(一兩去須),防風(一兩去蘆頭),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苦參(一兩銼),茵桂〔一兩(分)〕

白話文:

  • **枳殼:**一兩半,炒至微黃
  • **天門冬:**一兩半,去掉芯,烘烤
  • **獨活:**一兩
  • **黃連:**一兩,去掉鬚
  • **防風:**一兩,去掉蘆頭
  • **白蒺藜:**一兩,微炒後去掉刺
  • **烏蛇:**二兩,泡酒後去掉皮和骨,烘烤至微黃
  • **苦參:**一兩,切碎
  • **茵桂:**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身體癢。瘙之或生癮疹。如蟲行浴方。

茺蔚子(五兩),白蒺藜(五兩),羊桃根(五兩),苦參(五兩),蒴藋(一斤),漏蘆(五兩),鹽〔三分(合)〕,蒼耳莖葉(一斤),柳蚛末(半斤)

白話文:

  • 藿香:250 克
  • 白蒺藜:250 克
  • 羊桃根:250 克
  • 苦參:250 克
  • 熟地黃:500 克
  • 通草:250 克
  • 鹽:15 克
  • 蒼耳莖葉:500 克
  • 柳條蟲粉末:250 克

上件藥。銼。以水一碩。煎取七斗。去滓。飽食。看冷暖。浴浸之當汗出。水稍冷便出。宜避風。不過三上效。

治風皮膚痛癢。狀如蟲行。宜用此方。

蒺藜子〔二(三)兩〕,蛇床子(二兩),躑躅花(二兩),蒴藋根(二兩),凌霄花(二兩),苦參(二兩),大戟〔一(二)兩〕,川大黃(二兩),茺蔚子(二兩),白礬(三兩)

白話文:

  • 蒺藜子:2-3 兩
  • 蛇牀子:2 兩
  • 躑躅花:2 兩
  • 蒴藋根:2 兩
  • 凌霄花:2 兩
  • 苦參:2 兩
  • 大戟:1-2 兩
  • 川大黃:2 兩
  • 茺蔚子:2 兩
  • 白礬:3 兩

上件藥銼。以水五升。酒三升相和。煎取三升。去滓。次入白礬末。更煎三五沸。以瓷器盛之。旋用塗於癢處。

治風。身體如蟲行。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煉成松脂(三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薄荷湯下十丸。槐膠湯下亦得。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丸子大小如梧桐樹種子。每天早晚空腹,服用十顆丸子,搭配薄荷湯或槐膠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