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5)

1. 犀角散

治風寒暑濕,毒氣攻注,經脈凝澀,蓄於筋骨經隧之間,或在四肢,肉色不變,發作連骨髓痛,乍歇乍作,或晝靜夜發,去來不常,並宜服之。

白話文:

治療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導致經脈氣血瘀滯,蓄積在筋骨肌肉中,或者在四肢,皮膚顏色不變,發作時疼痛深入骨髓,時而緩解、時而發作,或者白天安靜、晚上發作,時間不定,都可以服用此藥方。

犀角(鎊),當歸白芍藥(各二兩),牛膝(酒浸一宿),沉香木香,虎頭骨(酥炙。各四兩),槲葉脈(二大握),麝香(半兩)

白話文:

犀牛角(磨成粉末),當歸,白芍藥(各 80 克),牛膝(泡在酒中一夜),沉香,木香,虎頭骨(烤焦後研細。各 160 克),柞樹葉脈(兩大把),麝香(20 克)

上件除麝香外㕮咀,每用藥一兩,水三盞半,煎至一盞半,濾取清汁,內麝香抄半錢攪勻,放溫服,食前,日進三服。

白話文:

除掉麝香以外的藥材全部打碎,每使用一兩藥材,配上三杯半的水,煎煮到只剩一杯半,過濾取清澈的藥汁,加入半錢的麝香攪拌均勻,放溫後服用,飯前服用,一天服用三劑。

2. 擒虎散

若有前證,或臟腑稍實,宜間服擒虎散三兩服,疏導腸胃中澀滯鬱積毒氣。

白話文:

如果前面有相關症狀,或臟腑有點壅塞,可以使用擒虎散,每隔幾天服用三次,以疏通腸胃中的瘀滯氣體。

沒藥當歸黑牽牛(生),大黃(各一兩),甘草(生一錢)

白話文:

沒藥、當歸、黑牽牛(生)、大黃(各 30 克),甘草(生 3 克)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用皂角刺七個,捶破隔宿,以酒一升浸之,來日取酒一盞,更加水一盞,內栝蔞子七粒,同煎至十分,去滓,取及盞內八分許,放溫服,遠以後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上藥為粗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七根皁角刺,敲碎隔夜,用一升酒浸泡。第二天取出酒一碗,再加水一碗,放入七粒栝蔞子,一同煎熬至藥液只剩十分之一。過濾掉渣滓,取到八分滿的碗中,放溫後服用。適度服用,以大便通暢為宜。

3. 何首烏散

治風癢瘡,揉之汁出。

何首烏(四兩)

上為粗末,每用水一大碗,入艾葉半抄,煎至半碗,入藥末一大匙,再煎三兩沸,去粗熱洗,拭乾後,敷貼艾煎膏

白話文:

最上面的是粗末的藥物,每次要用一大碗水,放入半抄艾葉,煎到半碗,加入一大匙藥末,再煎三到四次,去掉粗渣,洗淨擦乾後,敷上艾草煎成的膏藥。

4. 鎮肝丸

治瘰癧結核腫硬,令內消。

皂角六挺(去皮弦,內二挺塗酥炙黃,二挺用陳皮末二兩水調塗皂角上,炙,二挺用青皮末二兩水調塗皂角上,炙黃)

白話文:

六根皁角(去除外皮和種子,其中兩根塗抹酥油後烤至金黃,兩根用陳皮粉末兩錢加水攪拌均勻塗抹在皁角上,烤製,兩根用青皮粉末兩錢加水攪拌均勻塗抹在皁角上,烤至金黃)

上為細末,用精羊縷肉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五六十丸,溫水下,臨臥食後。

白話文:

這種藥的成分很細小,要用精瘦羊肉搗成肉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30丸,逐漸增加到50-60丸,用溫水送服,在臨睡前吃完飯後服用。

5. 麝香散

治瘰癧結核,腫硬不消,疼痛,宜服之。

麝香(半錢,研),枳殼(去穰,二錢半,麩炒),白丁香(二兩)

白話文:

麝香(半克,研磨成粉),枳殼(去掉果肉,五克,用麩皮炒香),白丁香(四克)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半盞調勻,食後,日進一服。

6. 淋渫吳茱萸湯

治風毒瘡久不瘥。

吳茱萸,川烏頭(生用,不去皮),蛇床子,桂(各一兩),荊芥穗,附子(生,不去皮。各半兩)

白話文:

吳茱萸、川烏頭(生用,不去皮)、蛇牀子、桂花(各 60 克)、荊芥穗、附子(生用,不去皮,各 30 克)

上為粗末,每用藥半兩,水半碗,煎三兩沸,去粗,用帛子蘸藥淋掃患處,臨臥頻頻用之,後用楓香散

白話文:

外面是藥渣,每次使用半兩藥渣,半碗水,煎煮到沸騰三次,去掉藥渣,用布蘸著藥液塗抹患處,睡前頻繁使用。之後再使用楓香散。

7. 楓香散

治諸風毒瘡,發癢白屑起。

楓香脂大黃,輕粉(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油調稀,擦患處。

8. 榼滕子丸

治腸癖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榼藤子(一個重七錢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皂角刺(燒存性),蝟皮(燒存性),枯白礬白附子(炮),枳殼(麩炒黃,去穰),樗皮(焙乾。各半兩),乳香(二錢半)

白話文:

榼藤籽(一個重7錢,用酥油烤焦,連皮使用) 茴香(炒過) 皁角刺(燒成灰,保留藥性) 蝟皮(燒成灰,保留藥性) 乾白礬 炮白附子 麩皮炒黃的枳殼(去掉內膜) 烘乾的樗皮(各半兩) 乳香(2錢半)

上件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酒下,食前。如有痔瘡疼痛,醋研五七丸,津唾塗患處。

白話文:

以上方法治細微痔瘡,用醋和麵粉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五十粒,用溫酒送服,在飯前服用。如果出現痔瘡疼痛,用醋研磨五到七粒丸子,用唾液塗抹患處。

9. 治漏藥

獨角仙(一個,河南地分出,火炙去殼),甜葶藶,砒(各半兩,同研)

上件同細末,煉蜜為鋌子。每用臨時覷瘡口大小,旋捏作鋸,任於瘡口內,其蟲俱出,即時見效。

10. 地榆散

治足脛濕毒,腫滿,按之不起。

地榆荊芥蒴藋苦參(各等分)

白話文:

地榆、荊芥、蒴藋、苦參,各取等量。

上為粗末,每用藥二兩,水三大碗,煎三五沸,去粗,避風處熱淋洗患處,冷即再溫。

11. 消腫木香散

治濕毒腫,皮肉色不變。

木香當歸射干莽草黃柏(另為末),大黃(各等分)

白話文:

木香、當歸、射干、莽草、黃柏(研磨成粉末)、大黃(各等量)

上件為細末。每用藥一大匙,入白麵一匙頭,淡醋調稀,慢火上熬令稠,攤在紙花子上,貼患處,勿令大幹,另換新藥,一日四五次。

白話文:

上面所述是更細緻的做法。每次用一湯匙藥粉加入一湯匙麵粉,用淡醋調勻,用小火熬煮至濃稠,攤在紙花子上,貼在患處,不要讓它完全乾掉,需要更換新藥,一天貼四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