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十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 (8)

1. 黏痛散

澡浴藥。

當歸(去蘆頭),赤芍藥,藁本(去土),防風(去蘆頭),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土),黑狗脊(去毛),骨碎補(去毛),自然銅(醋淬七返),萆薢(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當歸(去掉根須),赤芍藥,藁本(去掉泥土),防風(去掉根鬚),桂皮(去掉粗皮),細辛(去掉根鬚和泥土),黑狗脊(去掉毛),骨碎補(去掉毛),天然銅(用醋淬七次),萆薢(以上各一兩)

上件為粗末,每用二兩,用手帕包定,上用熱鹽包納在痛處,熨之。

2. 立馬烏

定粉(一錢),瓦粉(一錢),密陀僧(半錢),龍骨(半錢),輕粉(三桶重),朴硝(一錢),鉛白霜(一錢),韶腦(半兩),花減(六錢),玉霜(一兩三錢)

白話文:

  • 定粉(5克)
  • 瓦粉(5克)
  • 密陀僧(2.5克)
  • 龍骨(2.5克)
  • 輕粉(3錢)
  • 朴硝(5克)
  • 鉛白霜(5克)
  • 韶腦(25克)
  • 花減(30克)
  • 玉霜(65克)

上為細末,先用白土黃丹副過髭地,候乾,將前項藥水調,再上髭鬢上,用紙裹,候少時,其髭便黑,用新水洗去,過時不中。

白話文:

表面要先使用白土和黃丹塗抹在鬍鬚上,待乾後,將前面提到的藥水調勻,再塗抹在鬍鬚和鬢角上,用紙包裹,等一會兒,鬍鬚就會變成黑色,用清水洗去,時間太長就沒用了。

3. 陳元膏

摩治諸風拘攣疼痛,麻痹不仁,風瘙癢疥癬,腹中疼痛積聚,並可治之。

當歸(切,三兩),硃砂(研,飛),細辛(去土),川芎(各二兩),附子(一十二銖,銼如指面大),桂(去粗皮,一兩二銖),天雄(二兩三銖),乾薑(三兩一十七銖),雄黃(三兩二銖,研),松脂(半斤),大醋(二升,即米醋也),生地黃(二斤,研取汁),白芷(以上並銼細,二兩),豬肪脂(十斤,去肋膜,切作指大)

白話文:

當歸(切碎,三兩),硃砂(研磨,飛揚),細辛(去除泥土),川芎(各二兩),附子(十二銖,切成指肚大小),肉桂(去除粗皮,一兩二銖),天雄(二兩三銖),乾薑(三兩一十七銖),雄黃(三兩二銖,研磨),松脂(半斤),米醋(二升),生地黃(二斤,研磨取汁),白芷(以上皆切碎,二兩),豬板油(十斤,去除肋膜,切成指頭大小)

上以地黃汁、大醋漬九物一宿,並脂合煎之十五沸膏成,新綿濾去滓,入雄朱和令凝。不令小兒、婦人、六畜見之,切須忌也。每用少許,摩擦患處,熱徹為度。

白話文:

先用地黃汁液和大醋浸泡九種藥材一晚,然後加動物脂肪一起煎煮,煎煮十五次直到膏狀形成。用新棉布過濾掉殘渣,加入硃砂混合攪拌均勻使其凝固。切忌讓小孩、婦女和牲畜看到或觸摸。每次使用少量,塗抹在患處,以感到熱氣通透為準。

4. 白龍膏

治一切惡瘡赤腫痛。

沉香(二錢半),白檀,白茯苓(去皮),木香(各一錢半),白附子(一錢),桔梗(一錢),白芨(二錢),白蘞(半兩),白芷(一錢半),白薇(一錢),白朮(一錢半),黃耆(二錢半),川芎(一錢半),甘草(二錢),防風(二錢半),白芍藥(二錢半),當歸(洗,焙,半兩),生乾地黃(一錢),栝蔞根(一錢半),杏仁(湯浸,去皮尖),桑白皮桃仁(湯浸去皮尖。各二錢),木鱉子(去殼),人參(去蘆頭。

白話文:

沉香(10 克),白檀香,白茯苓(去皮),木香(各 6 克),白附子(4 克),桔梗(4 克),白芨(8 克),白蘞(20 克),白芷(6 克),白薇(4 克),白朮(6 克),黃耆(10 克),川芎(6 克),甘草(8 克),防風(10 克),白芍藥(10 克),當歸(洗淨、烘焙,20 克),生乾地黃(4 克),栝蔞根(6 克),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桑白皮,桃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各 8 克),木鱉子(去殼),人參(去蘆頭)。

各二錢半),木通獨活,川升麻槐白皮零陵香葉(以上各二錢半),苦參(一錢),臘日澄清芝麻油(一斤二兩),上好瓦粉(一十四兩)

白話文:

木通、獨活、川升麻、槐白皮、零陵香葉(各兩錢半),苦參(一錢),臘日澄清芝麻油(一斤二兩),上好瓦粉(一十四兩)

上件並粗銼碎,用上項油浸七日七宿,於淨石鍋或銀器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色放溫,以新綿濾去滓,於瓷罐子內密封,澄三日三宿,候取出傾於鍋內,以慢火輕溫,再濾去滓,傾在上好瓷碗中,用慢火再熬動,次下黃蠟一十四兩,用竹篦子不住手攪,令勻,放溫,次入瓦粉再攪令勻,以慢火再輕熬動,抬下攪令勻,續次再上火,三日方欲膏成,於瓷盒內盛,密封。每用藥時,用軟白絹子上攤藥貼。

白話文:

先前準備的材料,全部粗略搗碎,用頭一項列出的油浸泡七天七夜,放入乾淨的石鍋或銀器中用小火煎熬,等到白芷煎成焦黃色時,取下放涼,用新棉花過濾掉渣滓,放入瓷罐中密封,靜置三天三夜,然後取出倒入鍋內,用小火輕輕加熱,再次過濾掉渣滓,倒入質量好的瓷碗中,用小火再次加熱攪拌,然後加入十四兩黃蠟,用竹篦子不停攪拌,使之均勻,放涼,然後加入瓦粉,再次攪拌均勻,用小火再次輕輕加熱攪拌,取下,攪拌均勻,再次加熱,煎熬三天後膏狀物才會形成,放入瓷盒中,密封保存。每次用藥時,用柔軟的白色絹布將藥膏攤開,貼敷在患處。

5. 摩風膏

摩風止癢,消腫定痛。治頭面唇鼻諸瘡,肌肉裂痛。

黃耆(去粗皮,一兩二錢),當歸(去蘆頭,三錢),白芍藥,茅香,甘草防風(各二錢半),白芷杏仁(湯浸,去皮尖),桃仁(湯浸,去皮尖),藿香葉(去土),檀香川芎零陵香(各三錢),白附子沉香,白芨,白蘞天麻獨活木香(各二錢半),木通(二錢),大栝蔞穰(銼,一個),龍腦(研,四錢),清油(一斤二兩),黃蠟(冬月用九兩半,夏月用一十二兩半)

白話文:

黃芪(去除粗皮,半斤) 當歸(去除蘆頭,半兩) 白芍藥,茅香,甘草,防風(各一兩二錢半) 白芷,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 桃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 藿香葉(去除泥土) 檀香,川芎,零陵香(各一兩五錢) 白附子,沉香,白芨,白蘞,天麻,獨活,木香(各一兩二錢半) 木通(一兩) 大栝蔞穰(切碎,一個) 龍腦(研磨,兩兩) 清油(六兩) 黃蠟(農曆十二月使用四兩七錢五分,農曆六月使用六兩二錢五分)

上並銼碎,用清油浸七日,於淨石器、瓷器、銀器中以慢火煎,候白芷微黃色,以白綿濾去滓,於淨瓷罐子內密封,澄一宿再濾過,於上等瓷碗中慢火再輕溫熬動,次下黃蠟,和令勻,放溫,次下研細龍腦,摻面,於瓷盒子內盛定。每用藥少許,摩擦患處。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油浸泡七天。使用乾淨的石器、瓷器或銀器,以小火慢慢煎煮。當白芷變成微黃色時,用白棉過濾掉渣滓。將過濾後的藥液放入乾淨的瓷罐中密封,澄清一晚後再過濾。接著,在高檔的瓷碗中用小火溫和地煮沸,然後加入黃蠟,攪拌均勻。放涼後,加入研磨成細粉的龍腦,混合均勻,最後放入瓷盒中保存。使用時,每次取少許藥物塗抹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