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增訂偽藥條辨》~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蘄蛇(三)

真蘄州所產之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肋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胸形如連珠。市肆有用本地白花蛇偽充,欲辨真偽,但視蛇雖乾枯,而眼光不陷者為真。故羅願《爾雅翼》有云:蛇死目皆閉,惟蘄蛇目開如生耳。

炳章按:《虞初廣志》云:蚺蛇大者達十餘丈,圍可八九尺,為蛇中之最大者,故又名王蛇,屬動物學蛇類中之闊口類。其部分之構造,頭部以下,軀幹及尾,無顯然之判別。皮膚中含有色素,成特有之體色,外皮半脫數之,謂之蛇脫。此係蛇類之特別機關。因蛇類外皮無生長之力,故苟軀幹增大,勢必脫去之也。

心臟具二心耳,一心室,故生理學上之消化作用欠缺,而血行遲緩,其所以成冷血動物者此也。此蛇腹部之下,尚存有後足遺蹟,由動物學之歷史考之,可知其脫變之跡。現多產熱帶諸地,嶺南亦著,皆夙以為貢品。如《唐書·地理》所謂:廣州土貢鱉甲、蚺蛇是也。常棲樹上,雖無毒齒,而筋肉強大,能咬殺人畜。

候獐鹿過者,吸而吞之,至已溶化,即纏束大樹,出其頭角乃不復動。土人每伺而殺之。其所以能吞較己大之動物者,即以此蛇無胸骨,而體中筋肉可任意張縮也。《金樓子》有《楚辭》云「蛇有吞象其大如何」之句,或謂指巴蛇,或云即指此也。《埤雅》云:蚺蛇尾圓無鱗,身有斑紋,故如暗錦纈,似鼉行地,常俯其首。

膽隨日轉,上自近頭,中自近心,下自近尾。蚺蛇肉,俗謂食之闢蠱毒。其牙長六七寸,土人云:利遠行,避不祥。每枚值牛數頭,其說亦見於《括地誌》。然最貴者為膽,能療疾。唐時敕令桂、賀、泉、廣四州輪次以進。段公路亦云:廣州南海縣,每年端午日,嘗取其膽貢進。

蛇則諸郡採送事參親看出之。鄭重如此。實則由身中具一種特別之液體,利去風濕諸疾。其皮性堅韌,或鞔鼓。今潮州亦有為之者,其聲絕類象皮鼓。蓋蚺蛇全體殆無一非有用之材也,故《叔夜養生論》云:蚺蛇珍于越土。而《南裔異物志》亦云:蚺惟大蛇,既洪且長,彩色駁犖,其文錦章,食豕吞鹿,腴成養創,賓亨嘉食,是豆是觴,皆駁之也。《特晉中興書》所云:顏含嫂,病困,須蚺蛇膽不能得,含憂嘆累日。

忽一童持青囊授含,乃蛇膽也。其他如《簪云樓雜記》云:沈公某,其鄉人也,明萬曆間巡撫滇南,初至,文武來謁,有參將貌甚醜陋,厥首僅存白骨,絕無額、准、輔、頤,惟目光爍爍騰注。公大驚,獨留問故,自言茲地蚺蛇,千歲以上者高數丈,亙四五里,恆宵遊,遇豺虎諸獸則吸而吞之,其於人亦然。某曾夜歸,覺為風攝去,蹶趨如坐丹爐中,萬火齊發,腥穢且逼人。

某疑入蚺蛇腹矣。亟抽刀割之,約厚五六寸,任此蛇撼天搶地,奔躍數十里外,經時才出,而此蚺蛇己死。某通體殷紅,頰上皮肉俱盡,倦而寐,及寤始疼,閱半載方愈。此約長五里,山中人競取脂燃燈,鱗火如笠云。據前辨蚺蛇,乃產兩廣深山熱帶地者,故其形甚大。我浙江金、衢、嚴等所產亦多,惟大者絕少。

是蛇一日中惟午時閉眼。其捕法,以長竹竿端繩圈,打於叢草上,如下有蚺蛇,則草經打搖動,而蛇遂直立欲撲狀,即以繩圈套於蛇身抽緊,則蛇將繩纏緊,遂持竹竿於石上,將竹竿壓於蛇上,以利刃剖蛇腹去腸臟,以竹槍撐而曬乾,惟膽亦取出收藏,以作藥用。鄭君有言:以白花蛇偽充,白花蛇甚小,重不及兩。

干蚺蛇大者十餘兩,小者五六兩,斷不能可充。且白花蛇價昂蚺蛇十倍,惟初生小蚺蛇充白花蛇,或亦合理,惟斑紋亦有不同耳。

2. 紅點蛤蚧(四)

蛤蚧生於嶺南山谷及城牆或大樹間,形如大守宮,身長四五寸,尾與身等。自惜其尾,見人取之,多自齧斷其尾而去。藥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北戶錄》云:其首如蟾蜍,背綠色,上有黃斑點,如古錦紋,其聲最大。蘇頌云:入藥肆須雌雄兩用最靈。或云陽人用雌,陰人用雄。

雷斆曰:雄為蛤,身小尾粗;雌為蚧,皮細口尖,身大尾小。氣味鹹平,有小毒。治虛勞嗽喘,助陽益精,大有奇功。李珣曰:凡用須炙,令黃色,熟搗。口含少許,奔走不喘息者為真也。今市肆有一種紅點蛤蚧者,有大毒,萬不可服。用者須揀尾全者,細驗皮色有無紅點,方可入藥。

炳章按:《檐曝雜記》云:蛤蚧,蛇身而四足,形如虩虎,身有瘢,五色俱備,其疥處又似蝦蟆,最臭惡。余初入鎮安,路傍見之,疑為四足蛇,甚惡之,問土人,乃知為蛤蚧也。郡衙傍山,處處有之,夜輒聞其鳴,一聲曰蛤,一聲曰蚧。能叫至十三聲方止者乃佳。其物每年一聲,十三聲則年久而有力也,能潤肺納氣,壯陽益氣。

口咬物則至死不釋,故捕者輒以小竹片嬲之使咬,即攜之來,雖已入石縫中,亦可乘其咬而掣出也。遇其雌雄相接時取之,則有用於房中術,然不易遇也。藥肆中所售兩兩成對者,乃取其兩身聯屬之耳。其力在尾而頭足有毒,故用之者,必尾全而去其頭足。鄭君云紅點,或指活時言,其活時身上五色俱備。

在市上通行者,色皆青綠色,有鱗靨而無紅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