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增訂偽藥條辨》~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洋扁豆(十一)

洋扁豆,顆粒較大,皮瘦色微赤,不堪入藥。當以蘇州所產色白者為勝。氣味甘,微溫,和中下氣。止泄痢,清暑氣,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方有功效。

炳章按:扁豆,浙江杭州、湖州、紹興出者,開白花。其實要白而有光,體飽滿者佳。江南安慶、江西俱出,惟亳州出者,顆大扁形,名洋扁豆,為不道地。

2. 赤豆(十二)

赤豆出江淮間,今關西、河北、汴、洛皆有。入藥以緊小赤黯者為良。氣味甘酸平,無毒。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今藥肆中有一種赤黑相間者,聞是相思子,每以偽充赤小豆。其謬已甚,夫既名為豆,豈可於五穀外求之耶?

炳章按:赤豆,浙江慈溪、餘姚、蕭山、龕山近沙地皆產之,粒小,細長如腰子,紫紅色,腰間有白紋如鳳眼,名杜赤豆。入藥能利小便,泄血分之濕熱,為最道地。又一種色紅赤,粒大團形,比黃豆略小,名紅飯豆,各處皆出,僅供食品,不入藥用。又一種名海紅豆,出海南,其子大而扁,今人亦誤作赤小豆,誠大謬矣。

半紅半黑者,名相思子,俗呼赤小豆,屬木本植物,與梅冰性相合,能令香不耗散,故近今梅冰中,多拌有此物,服食須知云。相思子出嶺南,樹高丈餘,白色,其葉似槐,其花似皂莢,其莢似扁豆,其子似赤小豆,惟半截紅半截黑為異。今廣東擔子上,以線綴成串,或作首飾以貨之。

其性味苦平,有小毒,能吐人及治貓鬼夜道病。俗又呼為雲南豆子,又能治蠱毒,除一切蟲。《搜神記》云:大夫韓憑妻美,宋康王奪之,憑自殺妻,投之臺下死。王怒,令塚相望,宿昔有文梓木生二塚之端,根交於下,枝錯其上。康王哀之,因號相思子。此說《段公路北戶錄》亦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