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竹木部 (4)

回本書目錄

竹木部 (4)

1. 密蒙花

味甘、平,性微寒。入肝經。潤肝燥,專理目疾,療青盲,去赤腫多淚,消目中赤脈、膚翳、羞明畏日及小兒瘡痘、疳氣攻目,風熱糜爛、雲翳遮睛。制用之法,宜蜜酒拌蒸三次,日乾用。

白話文:

藥味甘甜、平和,藥性微寒。歸屬於肝經。具有滋潤肝臟、治療眼睛疾病的功效,特別是對青光眼的治療。可以緩解眼睛發紅、流淚、消除眼睛中的紅血絲、翳膜以及怕光畏日等症狀。對於小兒的瘡痘、疳氣導致的眼睛問題,以及風熱導致的眼睛糜爛、雲翳遮擋視線的情況,也有治療效果。使用時,可以用蜂蜜和酒拌勻,蒸製三次後晾乾備用。

2. 雷丸

味苦,性寒。有小毒。殺三蟲,逐蠱毒、諸毒,降胃中實熱、痰火癲狂,除百邪惡氣並一應血積氣聚。

3. 大楓子

味辛,性熱。有毒。能治風癬疥癩,攻毒殺蟲,亦療楊梅諸瘡。

4. 蕪荑

味辛,平,性溫。主心腹冷氣、癥積疼痛,散肌膚風濕淫淫如蟲行,殺三蟲,去寸白及諸惡蟲毒,療腸風痔漏、惡瘡。和豬脂搗,塗熱瘡;和蜜,可治濕癬。

白話文:

味道辛辣,不寒不熱,性質溫和。用於治療心腹受寒引起的脹氣、塊狀疼痛,驅散肌膚風濕引起的潮濕感,就像蟲子在爬一樣,殺死各種寄生蟲,去除白癬和各種毒蟲毒素,治療腸風痔漏、惡性瘡瘍。將其搗碎與豬油混合,塗抹在熱瘡上;將其與蜂蜜混合,可治療濕癬。

5. 茯苓

味甘、淡,氣平。性降而滲,陽中陰也。有赤白之分,雖《本草》言:「赤瀉丙、丁;白入壬、癸」,然總不失為泄物,故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臟,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白話文:

甘淡味,性情平和。作用是降氣,滲透。陽氣中帶有陰氣。分為紅色和白色兩種。雖然《本草綱目》說:「紅色瀉丙、丁;白色瀉壬、癸」,但總體上是瀉下通便的,因此能通利竅道,去除濕氣。通利竅道能開心益智,排濁生津;去除濕氣能利尿健脾,補益中氣健胃。治療驚厥抽搐,潤腸通便,改善痰涎多,幫助藥物下行。因為它的味道微甘,所以說能「補陽」,但補得少,瀉得多,所以多吃會損傷眼睛,身體虛弱的人不太適合。如果用人乳拌著曬乾,乳粉多了,補陰也很好。

6. 茯神

附根而生近,故能入心經,通心氣,補健忘,止恍惚、驚悸。雖《本草》所言如此,然總不外於滲降之物,與茯苓無甚相遠也。

白話文:

附子生長在人參根部附近,所以能進入心經,疏通心氣,補益健忘,止住恍惚、驚悸。雖然《本草綱目》這樣記載,但附子總的來說還是屬於滲降之物,與茯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7. 豬苓

味微苦、甘,氣平。陽中陰也。性善降滲,入膀胱、腎經。通淋,消水腫,除濕利小便。因其苦,故能泄滯;因其淡,故能利竅;亦解傷寒濕熱、腳氣、白濁;亦治妊娠子淋、胎腫。

白話文:

  • 味道:微苦、甘
  • 性質:平
  • 歸經:膀胱經、腎經
  • 藥性:善於降泄、滲利

功效:

  • 通利小便,消散水腫
  • 除濕,利尿
  • 苦味物質具有瀉下停滯的作用
  • 淡味物質具有利尿通竅的作用
  • 能夠治療傷寒濕熱、腳氣、白濁
  • 也能治療妊娠期小便失禁、胎兒水腫

8. 柔寄生

味苦,性涼。主女子血熱崩中、胎漏,固血安胎及產後血熱諸疾,去風熱濕痹、腰膝疼痛,長鬚眉,堅發齒,涼小兒熱毒癰疳、瘡癩。

白話文:

苦味性寒。主治女性血熱導致崩漏、胎漏,固血安胎,以及產後血熱等疾病;祛除風熱濕痺、腰膝疼痛,使鬍鬚眉毛生長旺盛,頭髮和牙齒堅固,清涼小兒熱毒癰疽、皮膚瘡癤。

9. 琥珀

味甘、淡,性平。安五臟,清心肺,定魂魄,鎮癲癇,殺邪鬼精魅,消瘀血痰涎,解蠱毒,破癥結,通五淋,利小便,明目磨翳,止血生肌,亦合金瘡傷損。

白話文:

味道甘、淡,性質平和。安撫五臟六腑,清淨心肺,穩定精神,治療癲癇,驅邪祛鬼,化解血痰瘀滯,解毒,通經活絡,促進排尿,明目清翳,止血生肌,也可以用於治療外傷和損傷。

10. 松香

味苦、辛,溫。治癰疽惡瘡、頭瘍白禿、風濕疥癬。酒煮、糊丸,可治歷節風痛,亦治婦人崩帶;煎膏,則活血生肌,排膿止痛;塞牙孔,殺蟲;敷刺入肉中,自出;加銅末研摻,大治金瘡折傷。

白話文:

這味藥性味苦、辛,性質溫和。主治癰疽惡瘡、頭部膿腫脫髮、風濕疥癬。用酒煮後製成藥糊或藥丸,可治療四肢關節風痛,也可治療婦女崩漏;煎膏後,可以活血生肌,排出膿液止痛;塞入牙洞中,可以殺蟲;敷在刺傷肉中,能自動排出;加入銅粉研磨後敷用,可以有效治療金創(刀傷)和骨折。

11. 乳香

味苦、辛,性溫,微熱。辟邪惡諸氣,治霍亂,通血脈,止大腸血痢疼痛及婦人氣逆血滯、心腹作痛,消癰疽諸毒,托裡護心,活血定痛,舒筋脈,療折傷。煎膏,止痛長肉。

白話文:

味道苦且辛辣,性質溫和帶點熱。能驅散邪惡的氣息,治療霍亂,疏通血脈,止住大腸血痢的疼痛、婦女氣血逆滯、心腹疼痛,消除癰疽等毒物,保護內臟和心臟,活血止痛,舒展筋脈,治療骨折。煎成膏狀,能止痛生肉。

12. 沒藥

味苦,氣平。能破血散血,消腫止痛,療金瘡、杖瘡、諸惡瘡、痔漏、癰腫,破宿血癥瘕及墮胎、產後血氣作痛。凡治金刃跌墜、損傷筋骨、心腹血瘀作痛者,並宜研爛、熱酒調服,則推陳致新,無不可愈。

白話文:

它味道苦,性質溫和。具有化瘀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治療金瘡、杖瘡、各種惡瘡、痔漏、癰腫,化解宿血、癥瘕(腹中腫塊)以及墮胎、產後血氣疼痛。凡是治療金屬利刃或跌墜造成的筋骨損傷、臟腑血瘀疼痛的,都可以研磨成粉末,用熱酒調服,這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所有疾病都可能治癒。

13. 阿魏

味苦、辛,性熱。有毒。其氣辛臭,乃能闢奪臭氣,逐瘟疫、瘴瘧、傳屍鬼氣、惡氣,療霍亂、隔噎、頹疝、心腹疼痛,殺諸小蟲、牙蟲,破癥,消癖塊,除蠱毒及一切蕈菜、牛羊、魚肉諸毒。或散,或丸,隨意可服。

白話文:

具有苦味、辛味,性質偏熱。有毒。它的氣味辛辣刺鼻,可以驅散臭味,消除瘟疫、瘴氣、屍毒和惡氣。治療霍亂、噎塞、疝氣、心腹疼痛,殺死各種小蟲子和牙蟲,破瘀血,消散積塊,清除寄生蟲毒和各種真菌、牛羊肉、魚肉等毒物。可以磨成粉末或做成藥丸,隨意服用。

14. 樟腦

味辛、微苦,性熱。善通關竅,破滯氣,闢中惡邪氣,治疥癬,殺蟲除蠹。著鞋中,去腳氣;燒煙,薰衣筐、席簟,除蚤、蝨、壁蝨。北方新生小貓極多跳蚤,用此拌麵、研勻,摻擦之,則盡落無遺,亦妙方也。

白話文:

味道辛辣微苦,屬性溫熱。能暢通經絡孔竅,化解鬱滯之氣,驅除體內邪氣,治療皮膚疥癬,殺蟲除害。放入鞋子裡,可去除腳臭;燃燒燻蒸衣櫃和牀墊,可驅除跳蚤、蝨子和壁蝨。北方新生的幼貓身上常常有許多跳蚤,可以用此藥粉拌麵,研磨均勻,塗抹在貓身上,就能把跳蚤清除得一乾二淨,也是一個好方子。

15. 龍腦

(即冰片

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涼如冰而氣雄力銳。性本非熱,陽中有陰也。善散氣、散血、散火、散滯,通竅辟惡,逐心腹邪氣,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風痰、邪熱急驚、痘疔黑陷,凡氣壅不能開達者,咸宜佐使用之。亦通耳竅,散目熱,去目中赤膚翳障,逐三蟲,消五痔,療一切惡瘡聚毒、下疳、痔漏疼痛;亦治婦人氣逆難產,研末少許,新汲水服之則下。以熱酒服之則能殺人。

白話文:

味道微甜,非常辛辣。敷用時,它像冰一樣涼,但藥力卻很強勁。它的本性並不熱,陽中有陰。它擅長疏散氣血、清熱化火、消散積滯、通竅辟邪、驅散心腹邪氣,治療喉痹、頭痛、鼻塞、牙痛、傷寒導致舌頭伸出、小兒風痰、邪熱導致的急驚風、痘痘和疔瘡發黑化膿等。凡是氣血鬱結不通暢的,都適合使用它作為輔助藥物。它還能通耳竅,散熱清目,去除眼睛中的紅血絲和翳障,驅蟲、消痔瘡,治療各種惡性腫瘡、毒瘡、下疳、痔漏疼痛。它還能治療婦女氣機不順導致的難產,研磨成粉末,少許服用,用新鮮的水送服,就能幫助分娩。如果用熱酒送服,則可能致人死亡。

凡用此者,宜少而暫,多則走散真氣,大能損人。

16. 血竭

味甘、咸、微澀,性平。善破積血,止痛生肌,療金瘡、折傷打損、血瘀疼痛、內傷血逆、婦人血氣凝滯,亦能生血補虛,俱可為末,酒服;並治一切惡瘡癖疥、久不合口,然性能引膿,不宜多用。

白話文:

味道甘甜、鹹味、微澀,性質平和。

  • 擅長化解血瘀積塊,止痛生肌。
  • 治療刀傷、骨折等外傷,以及血瘀疼痛、內傷出血、婦女血氣凝滯。
  • 也能補血益氣,可製成粉末,用酒送服。
  • 還能治療各種惡性瘡瘍和疥瘡,長期傷口不癒合。但由於具有引膿的作用,不能過度使用。

17. 蘆薈

味大苦,性大寒。氣味俱厚,能升能降。除風熱煩悶,清肺胃鬱火,涼血,清肝明目,治小兒風熱急驚、癲癇、五疳、熱毒,殺三蟲及痔漏、熱瘡。單用,殺疳蛔;吹鼻,治腦疳、鼻熱、鼻癢、鼻痔;研末,敷蟲牙;同甘草,敷濕癬,殺蟲,出黃水,極妙。

白話文:

它味道非常苦,性質非常寒。氣味都很濃烈,既能升發又能下降。可以消除風熱煩悶,清熱降火,涼血,清肝明目,治療小兒風熱急驚、癲癇、五疳、熱毒,驅殺三蟲及痔漏、熱瘡。單獨使用,可以殺蟲蛔;吹入鼻中,治療腦疳、鼻熱、鼻癢、鼻痔;研成粉末,敷在蟲牙上;與甘草一起使用,敷在濕癬上,可以殺蟲,並排出黃水,效果極佳。

18. 乾漆

味辛,性溫。有毒,能療絕傷,續筋骨,殺三蟲,去蛔蟲,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聚之瘀血。用須炒熟入藥,不爾,損人腸胃。若外著其毒而生漆瘡者,惟杉木湯紫蘇湯、蟹湯浴之可解;或用香油調鐵鏽,塗之。

白話文:

這味藥辛辣味,溫和性質,有毒性。可以治療嚴重的傷口,續接筋骨,殺死體內寄生蟲,去除蛔蟲,消除積年累月的頑固積滯,化解長期積聚的瘀血。使用時必須先炒熟再入藥,否則會損傷腸胃。如果皮膚接觸其毒性而生出漆瘡,可以使用杉木湯、紫蘇湯或蟹湯沐浴治療;或者用香油調和鐵鏽塗抹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