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雜病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雜病下 (5)

1. 大度出丸

主萬病與前同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萬病與前同方

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前文所述的方法來治療。

牛黃(一兩),大黃(一兩),雄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真珠(一兩),甘草(一兩,炙),人參(一兩),射罔(一兩),丹砂(一兩),鬼臼(一兩),莽草(一兩),鬼箭(二兩),桂心(二兩),蜀椒(一兩,汗,去目、閉口者),紫菀(二兩),巴豆仁(八十枚,去心,熬),乾薑(二兩),野葛(一尺),蜥蜴(一枚),蜈蚣(一枚,炙),地膽(十五枚),芫青(二十枚),樗雞(三十枚),茯苓(一兩),麝香(二兩)

白話文:

  • 牛黃:1 兩
  • 大黃:1 兩
  • 雄黃:1 兩
  • 細辛:1 兩
  • 附子:1 兩(炮製後去皮)
  • 真珠:1 兩
  • 甘草:1 兩(炙)
  • 人參:1 兩
  • 射罔:1 兩
  • 丹砂:1 兩
  • 鬼臼:1 兩
  • 莽草:1 兩
  • 鬼箭:2 兩
  • 桂心:2 兩
  • 蜀椒:1 兩(炒過,去掉刺眼和閉口的辣椒)
  • 紫菀:2 兩
  • 巴豆仁:80 粒(去心,熬過)
  • 乾薑:2 兩
  • 野葛:1 尺
  • 蜥蜴:1 隻
  • 蜈蚣:1 隻(炙)
  • 地膽:15 枚
  • 芫青:20 枚
  • 樗雞:30 枚
  • 茯苓:1 兩
  • 麝香:2 兩

上二十六味,搗末蜜丸,飲服二丸如小豆,日二丸,先食,後服之。

白話文:

將二十六味藥材搗碎成細末,再加入蜂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兩顆,大小約如小豆。每日服用兩次,在進食前服用。

2. 細辛散

主風入五臟,悶絕,常自燥痛,或風注入身,冷注鬼注飛屍惡氣腫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內或外,針灸流移,無有常處,驚悸腹脹,氣滿,又心頭痛,或恍惚悲懼,不能飲食,或進或退,陰下濕癢,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黃,房中勞極方:

白話文:

風邪入侵五臟,導致氣血不通塞,身體經常出現痠痛。或風邪進入體內,化為寒氣、熱氣、邪氣,在身上形成腫塊,腫塊可出現在左邊或右邊,前面或後面,體內或體外,針灸也不能固定在某處,經常流動。患者還會出現驚悸、腹脹、氣滿、心痛、恍惚不安、恐懼、飲食不佳等症狀。此外,患者可能出現陰部濕癢、大便帶血、小便赤黃、房事後過度疲勞等症狀。

附子(二分,炮去皮),秦艽(三分),人參(三分),牡蠣(三分,熬),蜀椒(三分,汗,去目、閉口者),乾薑(五分),桂心(五分),茯苓(一兩),桔梗(一兩),防風(一兩半),白朮(一兩),當歸(一兩),獨活(一兩),柴胡(五分),黃芩(三分),烏頭(半兩,炮去皮),甘草(三分,炙),麻黃(三分,去節),芎藭(三分),石南(半兩),莽草(半兩),牛膝(半兩),天雄(半兩,炮去皮),栝蔞(半兩),杜仲(半兩,炙),細辛(二分)

白話文:

附子(2 錢,炮製後去除皮) 秦艽(3 錢) 人參(3 錢) 牡蠣(3 錢,熬製) 蜀椒(3 錢,微汗後去除眼睛和閉口者) 乾薑(5 錢) 桂心(5 錢) 茯苓(1 兩) 桔梗(1 兩) 防風(1.5 兩) 白朮(1 兩) 當歸(1 兩) 獨活(1 兩) 柴胡(5 錢) 黃芩(3 錢) 烏頭(半兩,炮製後去除皮) 甘草(3 錢,炙製) 麻黃(3 錢,去除節) 芎藭(3 錢) 石南(半兩) 莽草(半兩) 牛膝(半兩) 天雄(半兩,炮製後去除皮) 栝蔞(半兩) 杜仲(半兩,炙製) 細辛(2 錢)

上二十六味,搗篩為散,仍別秤之合和也,旦以清酒服五分匕,訖,如行十里久勢欲歇,更飲酒五合,佳。

芥子薄主遁屍飛屍,又主暴風毒腫,流入四肢、頭面諸風方:

芥子(一升,蒸熟)

白話文:

用 26 種藥材搗碎篩過,分量個別秤好混合在一起。早上用清酒送服五分勺,服用完畢後,如過行走十里路般感到疲倦想休息,再喝五合酒,這樣很好。

芥子薄主治屍遁、飛屍,又主治暴風毒腫,毒流入四肢、頭面諸風:

芥子(一升,蒸熟)

上一味,搗下篩,以黃丹二兩攪之,分作兩處,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熱,以敷痛處,當更迭蒸袋,常使熱敷之,如此三五度即定。

白話文:

上一個步驟中搗碎的藥物,過篩後,加入二兩黃丹攪拌均勻,再分成兩份,用稀鬆的布袋盛裝,繼續蒸熱,用來敷蓋疼痛處。要輪流蒸熱布袋,保持持續的熱敷,如此反覆三到五次即可疼痛定下來。

3. 太一備急散

主卒中惡客忤,五屍入腹,鬼刺鬼排,及中蠱毒注,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滿寒熱,毒病六七日方:

白話文:

對應於中惡客忤、五屍入腹、鬼刺鬼排、以及中毒蠱毒導致的吐血、下血,以及突發的心腹劇痛、腹滿寒熱等毒症發作在六七日內的治療方法:

雄黃(二兩),丹砂(一兩),桂心(一分),藜蘆(七銖),附子(五分,炮去皮),蜀椒(半兩,汗,去目、閉口者),野葛(二十一銖),芫花(十銖),巴豆仁(三十五個,去心熬)

白話文:

雄黃:2 兩 丹砂:1 兩 桂心:1 錢 藜蘆:7 克 附子:5 錢(炮製後去皮) 蜀椒:0.5 兩(出汗後,去除種子、封口) 野葛:21 克 芫花:10 克 巴豆仁:35 個(去心,熬製)

上九味,惟巴豆別治如脂,餘下篩,以巴豆合和更搗之,令和調,瓷器中貯之,密封勿瀉氣,有急疾,水服錢五匕,可加至半錢匕,老小半之,病在頭當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當汗出,此所謂如湯沃雪,手下皆驗,秘之千金,非賢勿傳也。

白話文:

九味中只有巴豆處理方式不同,像脂肪一樣。其他藥材篩選後,與巴豆混合再搗碎。均勻調和後貯存在瓷器中,密封以防洩氣。如有急病,用水送服 5 匕匙,最多可加至半錢匕匙。老人小孩減半。如果病在頭部,應流鼻血。在橫膈膜上方,會嘔吐。在橫膈膜下方,會腹瀉。在四肢,應出汗。這就是所謂的「如湯沃雪」,效果立竿見影。這是千金難求的祕方,非賢德之人不可傳授。

治暴心痛,面無色欲死方:

以布裹鹽如彈子,燒令赤,置酒中消,服之利即愈。

白話文:

用布包裹鹽,捏成彈丸大小,放入火中燒紅,然後放入酒中讓鹽溶解,服用即可立刻痊癒。

4. 還魂湯

主卒忤鬼擊飛屍,諸奄忽氣無復覺,或已死口噤,拗口不開,去齒下湯,湯入口活不下者,分病人發左右捉踏肩,引之藥下,復增取盡一升,須臾立蘇方:

白話文:

當主治者受到鬼怪攻擊時,導致病人氣息奄奄,失去知覺;有的甚至已經死亡、嘴巴閉合,牙關緊咬無法打開。這時,(主治者)應去除病人口中的穢物,讓湯藥入口。如果湯藥無法下嚥,則由病人身邊的人分頭握住他的左右肩膀,引導藥物入喉,再加大量到一升。這樣過一會兒,病人就能蘇醒的方子:

麻黃(四兩,去節),桂心(二兩),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枚,去尖皮、雙仁)

白話文:

麻黃(240 克,去除節點) 桂心(120 克) 炙甘草(60 克) 杏仁(70 顆,去尖端外殼,雙仁)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卒中鬼擊,及刀兵所傷,血漏腹中不出,煩滿欲絕方:

雄黃粉以酒服一刀圭,日三,血化為水。

白話文:

配製四種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八升水煮沸,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

治療卒中鬼擊,或因刀兵所傷導致血漏腹中不出,煩躁腹脹欲絕的方劑:

雄黃粉末用酒送服一刀圭,每天三次,血將化為水排出。

論曰:凡諸大備急丸散等藥,合和時日,天晴明,四時王相日合之,又須清齋不得汙穢於清淨處,不令一切雜人貓犬六畜及諸不完具人女人等見,則藥無靈驗,不可具言,若不能如法則必不須合之,徒棄財力,用之與朽木不殊。余以武德中合玉壺丸,時值天陰,其藥成訖,後卒不中用,終棄之。

白話文:

論述說:凡是各種大型急救藥丸、散劑等藥物,在製作的時候,天氣要晴朗,最好選擇四時王相日(指八字中天干地支相生的日子)來製作。而且,必須齋戒沐浴,不得在汙穢的地方製作,也不能讓貓狗、牲畜和任何殘疾或女性看到,否則藥物就不會有靈驗,這一點不可具體說明。如果不能遵守這些規則,那麼就根本不必製作藥物,否則不僅浪費錢財,而且藥效和朽木無異。我曾在武德年間製作玉壺丸,當時天氣陰沉,藥物製作完成後,最終無法使用,最後只好棄之不用。

此等多是上古仙聖,憫苦厄人,遂造此方以救之,皆云買藥不可爭價,當知其深意云爾。

白話文:

此等良方乃上古仙聖出於憐憫苦難之人而創造,特為救人之苦而傳授。服用藥物時,切莫計較價格,應知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