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8)

1. 太一禹餘糧

味甘,平,無毒。主咳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大飽絕力身重。久服耐寒暑,不飢,輕身,飛行千里,神仙。一名石腦。生太山山谷,九月採。

白話文:

藥草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逆氣上升、癥瘕積聚、血閉不通、漏下、消除邪氣、肢體關節不利、吃得太飽,身體沉重無力的情況。長期服用可以忍耐嚴寒酷暑,不感到飢餓,身體輕盈,能御氣飛行千里,有神仙般的效果。別名為石腦。生長在泰山山谷,在九月採收。

杜仲為之使,畏貝母、菖蒲、鐵落。今人惟總呼為太一禹餘糧,自專是禹餘糧爾,無復識太一者,然療體亦相似,《仙經》多用之,四鎮丸亦總名太一禹餘糧。

白話文:

杜仲是它的引導藥,它害怕貝母、菖蒲、鐵落。現在的人只總稱它為太一禹餘糧,自己專門認為這就是禹餘糧,不再認識太一了,但治療的效果也是相似的,《仙經》中多用它,四鎮丸也總稱太一禹餘糧。

〔謹案〕太一餘糧及禹餘糧,一物而以精、粗為名爾。其殼如瓷,方圓不定,初在殼中未凝結者,猶是黃水,名石中黃子。久凝乃有數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黃,年多變赤,因赤漸紫,自赤及紫,俱名太一。其諸色通謂餘糧。今太山不見採得者,會稽、王屋、澤、潞州諸山皆有之。

白話文:

提示:太一餘糧與禹餘糧其實是同一種東西,只因為細緻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它的外殼像瓷器一樣,形狀各異。剛在殼中的時候還沒凝結,還是黃色的水,稱為「石中黃子」。時間久了才會有不同的顏色,有青色、白色、紅色或黃色,年紀越久顏色會越紅,由紅色漸漸變成紫色,從紅色到紫色都稱為「太一」。其他顏色的則統稱為「餘糧」。現在在太山已經看不到有人採集它了,會稽、王屋、澤、潞州等地的山中都有。

2. 石中黃子

味甘,平,無毒。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此屬餘糧殼中,未成餘糧黃濁水也。出餘糧處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黃子,非也。(新附)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情平和、沒有毒。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長壽命、保持青春不老。這種物質屬於餘糧殼內還沒變成餘糧的黃濁水。在出產餘糧的地方纔有。陶弘景說:芝類中有石中黃子,這是不對的。(新附)

3. 禹餘糧

味甘,寒、平,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赤白,血閉、癥瘕、大熱,療小腹痛結煩疼。練餌服之,不飢、輕身、延年。一名白餘糧。生東海池澤,及山島中或池澤中。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或性平,沒有毒性。主治咳嗽逆氣,寒熱、煩躁憋悶,排泄出鮮紅色或淡白色的糞便,血閉、癥瘕、大熱,治療小腹疼痛結塊煩悶疼痛。磨粉做餌服用,可以不飢餓、減輕體重、延年益壽。別名是白餘糧。生長在東海上池沼裡,以及山島的池沼中。

今多出東陽,形如鵝鴨卵,外有殼重疊,中有黃細末如蒲黃,無沙者為佳。近年茅山鑿地大得之,極精好,乃有紫華靡靡。《仙經》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澤中有一種藤,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蕷,謂為禹餘糧。言昔禹行山乏食,採此以充糧,而葉其餘,此云白餘糧也,生池澤復有彷彿。

白話文:

如今大多產出東陽,形狀像鵝鴨卵,外面有層層殼,中間有黃色的細末,像蒲黃,沒有沙子的最好。近年茅山鑿地,大量得到了這種東西,品質非常精良,還帶有紫華靡靡。《仙經》上說可以服用。

南方人又稱平澤中有一種藤,葉子像菝葜,根部塊狀有節,像菝葜但顏色偏紅,根的形狀像山藥,稱作禹餘糧。說是當年大禹在山裡行走,缺少食物,採摘這種東西充當糧食,而葉子則剩下,因此稱它為禹餘糧。禹餘糧在池澤中也生長著,還有彷彿。

或疑今石者,即是太一也。張華云:池多蓼者,必有餘糧,今廬江間便是也。適有人於銅官採空青於石坎,大得黃赤色石,極似今之餘糧,而色過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為雌黃,試塗物,正如雄黃色爾。

白話文:

有人懷疑現在的石頭,就是太一石。張華說:湖泊裡有大量蓼草生長的地方,必定會有餘糧,現在廬江地區就是如此。恰巧有人在銅官於石頭邊挖掘孔雀石,獲得大量黃赤色石頭,非常像現在的餘糧,但顏色過於鮮紅,懷疑這就是太一石。那個人稱它為雌黃,試著塗抹在器物上,顏色就像雄黃一樣。

〔謹案〕陶云:「黃赤色石,疑是太一。」既無殼裹,未是餘糧,疑謂太一,殊非的稱。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按)陶弘景說:「黃赤色的石頭,可能是太一。」但它沒有殼包裹,不像是餘糧。所以懷疑太一說法,並非正確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