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5)

1. 扁豆

味甘,微溫。主和中,下氣。葉主霍亂吐下不止。

人家種之於籬垣,其莢蒸食甚美,無正用其豆者。葉乃單行用之。患寒熱病者,不可食之。

〔謹案〕此北人名鵲豆,以其黑而間白故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微溫。主治和胃調中,幫助氣往下行。葉子主治霍亂吐瀉不止。

人們將它種在圍牆邊,它的豆莢蒸食非常美味,沒有人正經用它的豆子。葉子則單獨用來治病。患有寒熱病的人,不可食用。

〔謹慎提示〕北方人稱它為鵲豆,因為它的顏色是黑色中夾雜著白色。

2. 黍米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

白話文: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食易熱,令人煩。

荊、郢州及江北皆種此。其苗如蘆而異於粟,粒亦大。粟而多是秫,今人又呼秫粟為黍,非也。北人作黍飯,方藥釀黍米酒,則皆用秫黍也。又有穄米與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乃言發宿病。

白話文:

荊州、郢州和江北一帶都種植黍。。它的幼苗像蘆葦,但與粟不同,而且顆粒更大。粟多是秫,現在人們又把秫粟稱為黍,這是錯的。北方人做黍飯、配製藥物釀造黍米酒,都使用秫黍。還有一種穄米與黍米相似,但顆粒特別大,吃了它對身體不好,據說會引發宿疾。

〔謹案〕黍有數種,以備註前條,今此通論黃黑黍米耳,亦全不似蘆,雖似粟而非粟也。穄即稷也,具釋後條。

白話文:

〔留心記錄〕黍有許多種類,由於備註在前面一條,現在這條概括地討論黃色和黑色的黍米,並且完全不像蘆葦,雖然像粟卻不是粟。穄就是稷,具體解釋在下一條。

3. 粳米

味甘、苦,平,無毒。主益氣,止煩,止泄。

白話文:

藥材味道甘、苦,性質平,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充元氣,消除煩躁,止瀉。

此即今常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大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前陳廩米,亦是此種,以廩軍人,故曰廩耳。

白話文:

這就是現在通常吃的米,只不過有白色、紅色、小型、大型等四、五種不同的品種,仍歸為同一類。前面講到的軍糧米,也是這種米,因為是軍隊口糧,所以稱作軍糧。

〔謹案〕傳稱食廩為祿。廩,倉也。前陳倉米曰廩,字誤作𧑓,即謂廩軍米也。苦廩軍新米者,亦為陳乎?

白話文:

〔按語〕傳說吃的穀物叫做「祿」。廩,是穀倉的意思。古時把倉中的米叫做「廩」,這個字寫錯成了「𧑓」,也就是指軍隊的糧食。吃軍隊的新米而覺得苦澀的,也說是「陳」嗎?

4. 稻米

味苦。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

白話文:

味道苦澀。主要用於溫暖中焦,讓人發熱,大便乾燥。

道家方藥有俱用稻米、粳米,此則是兩物矣。云稻米糠白如霜。今江東無此,皆通呼粳米為稻耳。不知其色類,復云何也!

白話文:

道家的藥方有一種使用稻米和粳米,這兩種穀物是不同的。據說稻米的糠是白色的,像霜一樣。現在江東沒有稻米,人們都把粳米叫做稻米。我也不知道稻米的顏色是怎樣的,更別提稻米糠了。

〔謹案〕稻者,穬谷通名。《爾雅》云:稌,稻也,粳者不粳之稱,一曰秈。汜勝之云:粳稻、秫稻,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即並稻也。今陶別為二事,深不可解也。

白話文:

(謹慎的考慮)稻子是指穬谷的統稱。《爾雅》裡說:稌是稻子,粳米則是不黏的米,另有一說是秈。汜勝說:粳稻和秫稻,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這兩種都是稻子。現在陶弘景把秈和稻分為兩件事,讓人迷惑不解。

5. 稷米

味甘,無毒。主益氣,補不足。

白話文:

味甘,無毒。主養氣,補虛不足。

稷米亦不識,書多雲黍稷,稷恐與黍相似。又有稌,亦不知是何米。《詩》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即八谷也,俗人莫能證辨,如此谷稼尚弗能明,而況芝英乎?

白話文:

稷米是什麼,書中多說黍稷,稷恐怕與黍相似。另外還有稌,也不知道是什麼米。《詩經》:「黍、稷、稻、粱、禾、麻、菽、麥」,這是所謂的「八穀」,一般人都不會分辨。連穀物的種類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說芝英了。

案汜勝之《種植書》有黍,即如前說。無稷有稻,猶是粳米,粱是秫,禾即是粟。董仲舒云:禾是粟苗名耳,麻是胡麻,枲是大麻,菽是大豆。大豆有兩種;小豆一名苓,有三四種。麥有大、小穬,穬即宿麥,亦謂種麥。如此,諸谷之限也。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餅。又漢中有一種名枲粱,粒如粟而皮黑,亦可食;釀為酒,甚消玉。

白話文:

汜勝之的《種植書》中有黍,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沒有稷,有稻,仍然是粳米,粱是秫,禾即是粟。董仲舒說:禾是粟苗的名字,麻是胡麻,枲是大麻,菽是大豆。大豆有兩種;小豆又名苓,有三、四種。麥有大、小穬,穬即宿麥,也可以稱作種麥。如此,這些就是各類穀物的歸類了。菰米又名雕胡,可以做成餅。另外,漢中還有一種名叫枲粱的穀物,顆粒像粟,但皮是黑色的,也可以食用;釀成酒,能夠很好地消食。

又有烏禾,生野中如稗,荒年代糧而殺蟲,煮以沃地,螻蚓皆死。稗亦可食。凡此之類,復有數種耳。

白話文:

烏禾生長在荒野裡,類似稗草,荒年時可做糧食充飢並殺死蟲害。用烏禾煮水澆灌土地,就能殺死螻蚓。稗草也可以食用。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中藥材。

〔謹案〕《呂氏春秋》云:飯之美者,有陽山之穄。高誘曰:關西謂之糜,冀州謂之䵖,《廣雅》云:䵖,穄也。《禮記》云:祭宗廟,稷曰明粢。《穆天子傳》云:赤烏之人。獻穄麥百載。《說文》云:稷,五穀長,田正也,自商以來,周棄主之。此官名,非谷號也。又案先儒以為粟類,或言粟之上者。

白話文:

《呂氏春秋》記載:「米飯中最美味的是陽山種植的穄。」高誘解釋說:「關西人稱穄為糜,冀州人稱穄為䵖。」《廣雅》記載:「䵖是穄。」《禮記》記載:「祭祀宗廟時,稷是明粢。」《穆天子傳》記載:「赤烏國的人獻上穄麥一百車。」《說文》記載:「稷,是五穀之長,是田官之正。從商朝開始,周棄是稷官,所以稷是官名,不是穀物名稱。」另外,先儒認為粟類,有時候指上品的粟。

《爾雅》云:粢,稷也。《傳》云:粢盛,解云黍稷為粢。汜勝之《種植書》又不言稷。陶云八谷者,黍、稷、稻、粱、禾、麻、菽、麥,俗人尚不能辨,況芝英乎?既有稷禾,明非粟也。本草有稷,不載穄,稷即穄也。今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糜,呼其米為黃米,與黍為秈秫,故其苗與黍同類。

白話文:

《爾雅》中說:粢,就是稷。《傳》中說:粢盛(指供奉宗廟社稷的五穀),解釋說黍稷為粢。(汜勝之)的《種植書》中也沒有說到稷。陶弘景說八穀為:黍、稷、稻、粱、禾、麻、菽、麥。俗人都不能辨別,況且芝英更不知道了。既然有稷禾,顯然不是粟。(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經集註》中有稷,沒有記載穄,稷就是穄。現在楚國人稱之為稷,關中地區的人稱之為糜,他們把這種米稱為黃米,和黍、糯、秫同類。所以它的苗與黍同類。

陶又引《詩》云:稷,恐與黍相似斯並得之矣。儒家但說其義,不知其實。尋鄭玄注《禮》:王瓜云是菝葜,謂楂為梨之不藏者。周官瘍人主祝藥,云祝當為注,義如附著,此尺有所短耳。

白話文:

陶弘景又引用《詩經》說:稷相當於現代的黍,那麼黍和稷可以並列。儒家只解釋這些字的意義,卻不知道它們實際的樣貌。翻閱鄭玄註解的《禮記》:王瓜是菝葜,楂是梨的一種,不能久藏。周禮中的瘍人掌管祈禱和藥物,祝字應該解釋為注,它的意思就像附著,因為這只是尺度上有差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