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4)

1. 長(陽)

體狀相類詩

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反度自能量。

主病詩

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汪子良曰:浮洪而長,癲狂熱深。傷寒脈長,陽明熱伏。沉細而長為積。

分部主病

長主有餘,氣逆火盛。左寸長者,君火為病;長在左關,木實之殃;左尺見長,奔豚沖競。右寸長者,滿逆為定;長在右關,土鬱脹悶;右尺見長,相火專令。

白話文:

脾氣過剩,氣血上逆,火氣旺盛。

左手寸口脈長:

  • 主火氣旺盛,心火過強。

左手關脈長:

  • 主肝氣鬱結,木氣旺盛。

左手尺脈長:

  • 主心火上炎,氣血奔湧。

右手寸口脈長:

  • 主氣血逆流,脾氣虛弱。

右手關脈長:

  • 主土氣鬱結,脾胃脹悶。

右手尺脈長:

  • 主腎水不足,腎火過旺。

抉微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肝脈來軟弱招招,揭長竿末梢曰肝平。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故知長而和緩,即合春生之氣,而為健旺之徵;長而硬滿,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長脈在時為春,在卦為震,在人為肝,肝主春生之令,天地之氣,至此而發舒。

白話文: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肝臟的脈搏微弱、綿延不絕,就像竹竿末梢的感覺,代表肝臟健康。肝臟的脈搏有力、滑利,就像沿着長竹竿,表示肝臟有病。所以,肝脈細長而和緩,就符合春季生長之氣,是健康強壯的表現;肝脈細長而硬滿,就屬於肝火亢盛,是疾病的徵兆。細長的脈象對應的時間是春天,對應的卦象是震卦,對應的人體器官是肝臟。肝臟掌管春季生長,天氣也開始舒展。

《經》曰:長則氣治。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壯;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如上文主病云云,皆言病脈也。若病人脈長,病雖甚而可治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脈象長,表示氣血運行正常。李月池解釋說:心脈長,說明精神旺盛,氣血充足;腎脈長,說明腎氣充足,根基穩固。這些都是指正常的脈象。如上文中所說的疾病徵狀,都是指病態脈象。如果生病的人脈象長,雖然病情嚴重,但也還有治療的希望。

李士材曰:舊說過於本位,名為長脈,久久審度,而知其必不然也。寸而上過,則為溢脈;寸而下過,則為關脈;關而上過,即屬寸脈;關而下過,即屬尺脈;尺而上過,即屬關脈;尺而下過,即為覆脈。由是察之,長則過於本位,理之所必無,而義之所不合也。惟其狀如長竿,則直上直下,首尾相應,非若他脈之上下參差,首尾不勻者也。

白話文:

李士材說:過去的說法太過於以自身為本位,將脈象命名為「長脈」。經過長久觀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寸脈往上過度,就變成溢脈;寸脈往下過度,就變成關脈;關脈往上過度,就屬於寸脈;關脈往下過度,就屬於尺脈;尺脈往上過度,就屬於關脈;尺脈往下過度,就變成覆脈。從這些變化觀察,脈象如果過於自身本位,這在道理上是不可能的,也不合乎脈象的含義。

只因它的形狀像長竿,所以往上和往下都直上直下,首尾相接,不像其他脈象的上下錯落,首尾不均勻。

凡實牢弦緊四脈,皆兼長脈,故古人稱長主有餘之病,非無本之說也。

2. 短(陰)

體狀相類詩

短脈澀小,首尾俱俯,中間突起,不能滿部。汪子良曰:或前有後無,或前無後有,或兩頭俱無,如龜藏頭縮尾。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浮伏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澀微動結,皆兼短脈。

白話文:

脈象短促而澀滯細小,脈象兩端都往下沉,中間突然凸起,不能飽滿地覆蓋整個部位。汪子良說:這種脈象,可能是前面有脈象,後面沒有;或者前面沒有,後面有;或者兩頭都沒有,就像烏龜把頭縮起來,尾巴縮起來一樣。兩頭都縮起來叫做「短」;澀滯、短促、遲緩、細小且難以察覺。短促澀滯而浮沉不定,在春天容易遇到,表示有邪氣侵犯。澀滯微動且出現阻滯,這些都兼有短脈的特徵。

主病詩

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分部主病

短主不及,為氣虛證。左寸短者,心神不定;短在左關,肝氣有傷;左尺得短,少腹必疼。右寸短者,肺虛頭痛;短在右關,膈間為殃;右尺得短,真心不隆。

白話文:

手指短,氣虛不調。

左手寸口短: 心神不安定。 左手關口短: 肝氣受損。 左手尺口短: 下腹部疼痛。

右手寸口短: 肺氣虛弱,頭痛。 右手關口短: 橫膈膜有問題。 右手尺口短: 心鬱不暢。

滑伯仁曰:氣不足以前導其血也,為陰中伏陽,為三焦氣壅,為宿食不消。

楊仁齋曰:無力為氣虛,有力為壅,陽氣伏郁不伸之象。(下之則愈。)

抉微

按:風邪脈多弦長,見於左寸及氣口外側。短則氣病,故虛勞脈必於內側見之。脈之短長,可以參內傷外感之候。

白話文:

風邪導致的脈象,通常弦長,出現在左寸脈(寸口脈)和氣口脈的外側。如果脈象較短,則表明氣血虛弱,因此虛勞症的脈象會出現在寸脈的內側。脈象的長短,可以幫助鑑別是外感病(風寒等)還是內傷病(氣虛等)。

李士材曰:戴同父云:關不診短。以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陰陽絕脈,故短脈只見於尺寸。然尺寸可短,依然陰絕陽絕矣。殊不知短脈,非兩頭斷絕也,特兩頭俯而沉下,中間突而浮起,仍自貫通者也。

白話文:

李士材說:戴同父說:關脈不診斷短脈。寸脈完全不通,尺脈也無法觸到,表示陰陽氣脈絕斷,所以短脈只能在寸脈和尺脈上發現。可是,寸脈和尺脈可以有短脈,這還是因為陰絕陽絕的緣故。其實,短脈並不是兩頭完全斷絕的脈象,而是兩頭向下沉,中間凸起,仍然貫通的脈象。

朱改之先生曰:愚謂一指單按見短,是病脈。若三指齊按,仍上下貫通,非陰陽絕脈比也,故關可診短。

張路玉曰:短脈由胃氣阨塞,不能條暢百脈。或因痰氣食積,阻礙氣道,亦有陽氣不充而脈短。《經》謂寸口脈中手短者,曰頭痛是也。

白話文:

張路玉說:短脈是因為胃氣阻塞,不能暢通百脈。或者由於痰氣、食積阻礙氣道,也可能是陽氣不足導致脈搏短小。經典《內經》說:寸口脈(手腕橈動脈脈搏)手少陰心經的部位脈搏短小,說明頭痛。

短脈宜於肺說

《匯辨》云:《經》曰:短則氣病。蓋以氣屬陽,主乎充沛,若短脈獨見,氣衰之確兆也,然肺為主氣之臟,偏與短脈相應,何也?《經》曰:平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是氣不治而病也。

白話文:

《匯辨》說:古醫書《黃帝內經》記載:「脈短的話,就是氣出了問題。」這是因為氣屬於陽氣,負責全身充盈。如果脈象短促,表示氣虛衰弱的明顯徵兆。

但是,肺是主管氣的臟器,為何會跟脈短相關呢?《內經》說:「脈象平穩,但感覺疲倦無力,就像落下的榆莢一樣。」如果脈象雖然短促,但仍有和緩舒展的感覺,表示氣雖然虛弱,但還沒有問題。

如果脈象短促、深沉且澀澀的,表示氣已經無法運行,出現了病症。

李時珍曰,長脈屬肝,宜於春;短脈屬肺,宜於秋,但診肺肝,則長短自見。故知非其時,非其部,即為病脈也。叔和云:應指而回,不能滿部,亦非短脈之合論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脈象長屬於肝臟,適合在春季;脈象短屬於肺臟,適合在秋季。但是當檢查肺部和肝臟時,脈象的長短就會顯現出來。所以,如果脈象不符合季節或部位,就屬於病態脈象。徐叔和說,脈象應該隨著手指輕觸而回縮,不能滿布整個部位,這也不是短脈的正確論斷。

3. 洪(陽)

體狀詩

洪脈極大,狀如洪水,來盛去衰,滔滔滿指。《經》曰:大則病進,以其血氣方張也。

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

相類詩

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

洪而有力為實,實而無力為洪。

主病詩

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愁如。

分部詩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脈洪時金不堪,肝火胃虛關內察,腎虛陰火尺中看。

分部主病

汪子良曰:洪轉細兮,病退氣弱。暮洪朝細,老人六脈。浮洪兩寸,洪盛俱逆。

抉微

盛啟東曰:服涼藥而脈反洪大無力,法宜溫補。或曰:危症從陽散而絕,脈必先見洪大滑盛,乃真氣盡脫於外也,凡久嗽久病之人,及失血下痢者,俱忌洪脈。《經》云:形瘦脈大,多氣者死,可見形證不與脈合,均非吉兆。

白話文:

盛啟東說:服用涼藥後,脈象反而宏大而無力,治療方法應以溫補為主。有人說:危重疾病是由於陽氣散失殆盡而死亡,脈象必定會先出現宏大滑盛的現象,這是因為真氣完全脫離身體的緣故。凡是長期咳嗽、長期生病的人,以及失血、腹瀉的人,都忌諱脈象宏大。《內經》上說:形體瘦弱,脈象宏大,多氣的人會死亡,由此可見形證與脈證不符合,都不是吉兆。

論鉤之義

《匯辨》云:按洪脈在卦為離,在時為夏,在人為心。時當朱夏,天地之氣,酣滿暢遂,脈者得氣之先,故應之以洪。洪者大也,以水喻也。

白話文:

《匯辨》說:「根據洪脈的卦象為離,時令為夏季,與人體的心臟相對應。夏季是陽氣旺盛的季節,天地間的氣候溫暖舒暢,洪脈是脈象中率先感受到這一氣候特點的,所以表現出洪大的特徵。洪就是大,用來比喻水勢。」

又曰鉤者,以木喻也,夏木繁滋,枝葉敷布,重而下垂,故如鉤也,鉤即是洪,名異實同。夏脈心也,南方火也,萬物所以盛長也,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白話文:

另外一句話說,"鉤"字是用來比喻樹木的,在夏天,樹木茂盛,枝葉繁密,重量下垂,所以像鉤子一樣。鉤就是洪,名稱不同,實際上是一樣的。夏脈就是心脈,代表南方的火,萬物因此而旺盛生長。它的氣息來勢洶湧,去勢衰弱,所以稱為"鉤",違背這個規律就會生病。

它的氣息來勢兇猛,去勢也兇猛,這叫做"太過",病在體表;它的氣息來勢不兇猛,去勢反而兇猛,這叫做"不及",病在體內。"太過"會讓人身體發熱、皮膚疼痛,變成浮腫。"不及"會讓人心情煩躁,出現咳嗽和吐痰的症狀,腹中氣體積聚。

論脈平賊虛實微邪

《脈經》曰:夏脈洪大而散,名曰平。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剋火,為賊邪,死不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心,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心,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為微邪,雖病即瘥。

白話文:

《脈經》中記載:夏天時脈象洪大而分散,稱為「平脈」。如果脈象反而表現為沉穩、濕潤而滑利,說明是腎氣侵犯了心氣,水克火,為「賊邪」,預後不佳,難以痊癒。如果脈象反而表現為洪大而緩和,說明是脾氣侵犯了心氣,子氣扶助母氣,為「實邪」,雖然有病但會自行痊癒。如果脈象反而表現為弦細而長,說明是肝氣侵犯了心氣,母氣歸順子氣,為「虛邪」,雖然有病但容易治療。如果脈象反而表現為浮淺、澀滯而短促,說明是肺氣侵犯了心氣,金氣剋制火氣,為「微邪」,雖然有病但會很快痊癒。

審疑似

《診家正眼》云:《經》以洪脈,為來盛去衰,頗有微旨。大抵洪脈,只是根腳闊大,卻非堅硬,若使大而堅硬,則為實脈,而非洪脈矣。《經》又云:大則病進。亦以其氣方張也。

白話文:

《診家正眼》中說:中醫經典提出「洪脈」,意指脈象強大旺盛,來勢洶洶,去勢衰弱,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總的來說,洪脈只代表脈象根基寬闊、充盈,但並不堅硬。如果脈象既大又堅硬,則稱為實脈,而非洪脈。中醫經典還說:脈象強大,說明病情正在發展。這也是因為脈氣正處於旺盛膨脹的階段。

脈洪壞病

有屢下而熱勢不解,脈洪不減,謂之壞病,不可救治。洪為陽氣滿溢,陰氣垂絕之脈,故靄靄然如車蓋者,為陽結。

白話文:

如果連續發汗多次,但發熱的狀況仍然沒有好轉,脈象也依然很強勁,這種情況稱為「壞病」,難以治癒。強勁的脈象代表陽氣充盛,陰氣將盡,因此像車輪蓋一樣熱氣蒸騰的狀況,就是陽氣鬱結的徵兆。

附:論大脈

丹溪曰:大,洪之別名。病內傷者,陰虛為陽所乘,故脈大,當作虛治;外傷者,邪客於經脈亦大,當以邪勝治之,皆病方長之勢也。

白話文:

丹溪說:「『大』是『洪』的別名。因內傷導致疾病的人,是陰虛被陽氣所侵襲,所以脈象強盛,應當用補虛的方法治療;因外傷導致疾病的人,是邪氣侵入經脈,脈象也強盛,應當用治療邪氣的方法來治,都是病情持續發展的徵兆。」

《素問》云: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伯仁曰:大脈浮取若洪而浮,沉取大而無力,為血虛,氣不能相入也。

徐春甫曰:脈為血氣之精華,無邪氣相干,則自雍容和緩,今病雖未形,而邪已形於脈,恣其盛大之勢,所以逆知病之必進也。

白話文:

徐春甫說:脈搏是血氣的精華,沒有邪氣影響,那麼脈搏就會自然和緩順暢。現在雖然還沒有出現疾病的症狀,但邪氣已經顯示在脈搏上了,放任它發展壯大,所以可以預知疾病必定會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