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二 (12)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二 (12)

1. 玄參

氣寒,味苦鹹,無毒,足少陰腎經君藥也。強陰益精,補腎明目。療溫瘧寒熱往來,洒洒時常發顫。逐腸內血瘕堅症,散頸下痰核癰腫。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統治咽喉腫痛,軟利而即消。去結熱,消腫毒。除心中懊憹煩渴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及肢滿狂邪,忽不知人。

白話文:

黃柏的藥性寒涼,味道苦鹹,沒有毒性,是足少陰腎經的君藥。它能強健腎陰,滋補精氣,補腎明目。治療溫熱瘧疾、寒熱交替出現,經常發抖。也能驅除腸道內的瘀血和堅硬的病竈,散解頸部以下的痰核、癰腫。它能統治上下諸氣,使氣機通暢,不致鬱滯。對咽喉腫痛有很好的療效,能使腫痛軟化消散。還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消除心中的煩躁不安、口渴失眠,以及心神恍惚、瀕臨死亡的感覺,治療血滯導致的小便不利。還能治療肢體腫脹、精神錯亂,突然不認識人。

並傷寒汗吐下後,毒不能散。誠為肅清樞機之劑,即此能治空中氤氳之氣,去浮游無根之火。又痰藥用之,即能消痰,何也?氣理,則痰自清也。反藜蘆

白話文:

汗吐下後,病邪毒氣仍無法散去。這時,用一些疏通氣機的藥物,確實能夠起到清肅作用,就像能驅散空中瀰漫的霧氣,熄滅漂浮無根的火焰一樣。此外,如果將這些藥物用於治療痰症,也能起到化痰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疏通了氣機,痰液自然就能消散。反藜蘆。

2. 地骨皮

氣寒,味苦,無毒,純陰。涼血之妙劑也。去皮膚上風邪,除骨節間勞熱。君四物湯鹿角膠佐以丹皮,治婦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湯生地黃臣以茜根,治痘家熱毒為良。又治足少陰手少陽有汗而骨蒸者。表寒忌用。

白話文:

這種藥材性寒味苦,沒有毒性,屬於純陰性質。是清涼血液的良藥。可以去除皮膚上的風寒,緩解骨節間的勞損發熱。

配合四物湯、鹿角膠和丹皮,治療女性骨熱潮紅最有效果。配合解毒湯、生地黃和茜根,可以治療痘痘引起的熱毒。還可以治療足少陰經和手少陽經出汗並伴有骨蒸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體表虛、發寒,則不宜使用這種藥材。

3. 側柏葉

氣微寒,味微苦。主吐血衄血痢血崩血尿血。久服輕身益氣,令人能耐寒暑,更治冷風歷節疼痛,此補陰之要藥也。其性善守。凡採,必須擇月建方向採之,為其得月令之氣也。但性多燥,須用蜜水浸之,飯上蒸熟,陰乾,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也。

白話文:

藥物特性:

氣味微寒、微苦。

功效:

主治吐血、鼻出血、痢疾、崩漏、血尿和血證。

長期服用:

可減輕體重、益氣,使人耐寒暑,還可治療風寒疼痛、關節疼痛,是補陰的重要藥物。

藥性:

善守。

採集:

採集時必須選擇合適的月份和方位,以確保藥物獲得月令之氣。

炮製:

藥性較燥,須用蜂蜜水浸泡,然後蒸熟,陰乾後服用。這樣可以大益脾臟,滋養肺部。

4. 牡丹皮

氣寒,味苦辛,陰中微陽也,無毒。涼骨蒸靈丹,止吐衄神方。惟其苦也,故除症堅瘀血留舍於腸胃之中。惟其辛也,故散冷熱血氣收作於生產之後。月水欠勻者,服之即調。風癇時搐者,用之可定。癰疽用之,消腫住痛。痘家用之,行血排膿。清胃湯中止牙疚,快斑飲內散血熱,何也?為其養真血,而攻壞血,固真氣,而行結氣耳。

白話文:

人參味苦辛,性溫,在陰柔中帶有少許陽氣,無毒。

它可用於製作「涼骨蒸靈丹」,是治療嘔吐、鼻出血的良方。

人參味苦,因此可以清除腸胃中的陳舊瘀血。

人參味辛,因此可以散開因生產後而聚集的冷熱血氣。

月經不調的女性服用人參,可以調節月經。

風癇(癲癇)時常抽搐的患者,服用人參可以安定病情。

人參可用於治療癰疽,消腫止痛。

人參可用於治療痘瘡,促進出膿,排出毒素。

人參可以製成「清胃湯」,用於治療牙痛;也可以製成「快斑飲」,用於散熱祛瘀。

這是因為人參可以滋養正常血液,清除壞血,鞏固元氣,讓凝滯的氣血運行起來。

又治手少陰神不足,足少陰志不足,故仲景八味丸用之。孕婦所忌。

5. 桑白皮

氣寒,味苦酸,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酸苦能補虛,故主傷中五勞羸瘦,補虛益氣也。氣寒能利水,故主除肺中水氣,止唾血,消水腫,利水道也。蜜炙用之,又主理肺氣,而止咳嗽。與阿膠同用,又能治血嗽,蓋阿膠補血,所忌者在斂肺耳,今得此劑以瀉之,則血得補而不患其為斂也。桑白皮乃監製阿膠之妙劑也,用之者,其可少乎。

白話文:

桑白皮的特性: 性質寒冷,味道苦酸,無毒。既能升發,又能降泄,是陽中帶陰。

桑白皮的功效: 酸苦能補虛,因此主治傷中虛勞、瘦弱,補虛益氣。寒性利水,所以主治排除肺中水氣,止咳血、消水腫,利尿。

桑白皮的應用: 用蜂蜜炙過後使用,還能調理肺氣,止咳。與阿膠一起用,還能治療血性咳嗽。因為阿膠補血,但會收斂肺氣,而桑白皮可以瀉肺,這樣就能補血而不怕收斂肺氣了。桑白皮是監製阿膠的絕佳輔料,用它的人豈能少呢?

6. 紅花

氣溫味辛,可升可降,陽也。惟入血分,專治女科。下胎死腹中,為未生聖藥。療口噤血暈,誠已產佳品。多用破血,少用養血。大都辛溫則能和血,故少用養血。若過於辛溫,則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經藥中宜用之,必須酒煮。東垣以為補血虛者,為其兼血藥用之,斯能行血養血,而有補血之功也。苗搗敷遊毒殊功,胭脂滴聤耳立效。

白話文:

氣味辛辣,能升能降,屬陽性。但是它能進入血液,專門治療婦科疾病。對於腹中死胎,它是不發育的「聖藥」。治療口噤、血暈等症狀,它確實是產科良藥。

通常用來破血,比較少用來養血。一般來說,溫和的辛味可以調和氣血,所以較少用來養血。如果辛溫過度,反而會導致氣血失散,所以比較常用來破血。

這類藥物適合用來通經,必須用酒煮。劉完素認為它可以補虛血,是因為它兼具補血作用,能夠促進氣血運行,同時達到補血的效果。

新鮮的苗藥搗碎敷在患處,能有效治療毒瘡。將胭脂滴入耳朵中,可以立刻見效。

7. 桃仁

氣寒,味苦帶甘,氣薄味厚,降也,陰也。入手厥陰胞絡及足厥陰肝經藥也。潤大腸血燥難便,去小腹血凝成塊。多用逐瘀血而止痛,少用生新血而通經。蓋多則苦勝,破滯氣也。少則甘奪,生新血也。然惟實症可用,若遇血枯之症,必須以滋血補血之藥為主,再以此劑佐之,自是其濡潤而無閉結之患矣。孕婦所禁。

白話文:

性質寒涼,味道苦中帶甜,藥效較弱,味道濃重,具有降低和陰氣的特性。屬於肝經藥,可以進入厥陰經絡和足厥陰肝經。

潤滑大腸,緩解因血燥引起的便祕,消除小腹中凝結的血塊。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止痛,少用於生血通經。因為用量多則苦味勝出,可以化解瘀滯之氣;用量少則甘味勝出,可以生長新血。

但是,只能用於實證(體內有過多瘀血),如果遇到血虛證(體內血量不足),必須以滋補氣血的藥物為主,再配合此方,這樣才能起到潤澤而沒有瘀結的功效。孕婦禁止使用。

8. 蘇木

氣寒,味甘鹹,無毒。可升可降,陰也。諸血家之要藥也。與川芎同用,則散頭目之血熱。與紅花同用,則治產後之血瘀。與皂莢刺同用,則逐癰腫之血死。與四物湯同用,則滋骨蒸之血枯。要之熱去則血涼,瘀除則血新,死逐則血活,枯滋則血潤。

白話文:

天氣寒冷,味道甘鹹,無毒。既能升發,又能下降,性質屬陰。是治療各種血癥的重要藥物。

與川芎搭配使用,可以散去頭目的血熱。與紅花搭配使用,可以治療產後血瘀。與皁莢刺搭配使用,可以排出癰瘡內的壞血。與四物湯搭配使用,可以滋養骨蒸勞熱導致的血氣不足。

總之,火氣消除,血液便涼爽;瘀血除去,血液便煥然一新;壞死排出,血液便活絡起來;津液滋養,血液便潤澤起來。

9. 紫草

氣寒,味苦,無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竅利水。其氣寒,故能治腫毒癰疽。與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瘡未發。與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瘡已快。攻血泡,佐以紅花。消水泡,並以茯苓。同川芎赤芍青葙子,能醫眼目之赤障。用翹連荊防兼皂莢刺,善消癰疽之紅腫。

白話文:

這款中草藥性寒,味道苦,沒有毒。它的顏色為紫色,因此能促進血液循環。它的味道苦,因此能疏通經絡、利尿。它的氣性寒,因此能治療腫瘤和毒瘡。

與大力子一起使用,可以快速治療痘瘡未發。與淫羊藿一起使用,可以快速促使痘瘡康復。

治療血泡,加入紅花為輔。消退水泡,加入茯苓為輔。與川芎、赤芍一同加入青葙子中,可以治療眼睛發紅、視力障礙。

使用翹連、荊防、皁莢刺,可以有效消退癰疽的紅腫。

大都血家藥也,無問麻痘症,無論癰疽病,無問男女雜症,但見血紫血熱,及熱毒深者,俱宜用之。但瀉痢則忌。糯米監製無妨。

白話文:

大黃是治療血熱的良藥,無論是麻疹、痘症,還是膿瘍、腫瘤等疾病,無論是男女老少,只要出現血色發紫、發熱,以及熱毒積聚的情況,都可以使用。但是,對於腹瀉則不適合使用。用糯米監製大黃藥物不會影響其療效。

10. 茜草

氣寒,味苦,無毒,陰中微陽也。療中多蠱毒,治跌撲損傷。吐下血如爛肝,凝積血成瘀塊。虛熱崩漏不止,勞傷吐衄時來。室女經滯不行,婦人產後血暈,治之皆愈。大都皆血家藥也,故血滯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紅紫乾枯者,用之於活血藥中甚妙,外症瘡癤癰腫者,用之於排膿藥中立效。其曰除乳結為癰者何?蓋乳者,血之所為也,用此劑以行之,則血行而癰自散矣。

白話文:

寒性的氣味苦而不毒,是陰中的一點陽氣。常被用來治療中毒、跌打損傷等。吐出像爛肝一樣的黑色血塊、瘀血凝結形成塊狀。治療虛證發熱、崩漏不止、勞累後氣血上衝、吐血。治療女子經期不順、產後血暈,都有療效。這些都是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能治療血滯、活血化瘀,對於痘痘紅腫紫黑、乾枯的患者,加入此藥於活血化瘀的藥物中效果非常好。外傷性瘡癤腫脹,加入此藥於排膿化瘀的藥物中,效果顯著。文中提到的「除乳結為癰」,是因為乳汁是由血液轉化的,使用此藥可以活血化瘀,使血行順暢,從而消散腫瘤。